“管鲍之交”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春秋时期的管仲和鲍叔牙,一个比较穷,一个比较富有,但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

管仲如何赏识鲍叔牙(管仲别羡慕我你以为鲍叔牙这样的至交好友)(1)

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分红的时候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但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那是他家生活困难,这是我自愿让给他的。”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你的问题,是时机不好,别介意。”

管仲曾做了三次官,但每次都被罢免,别人都说管仲没才能,但鲍叔牙则认为这是管仲没遇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又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却为他解释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

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管仲如何赏识鲍叔牙(管仲别羡慕我你以为鲍叔牙这样的至交好友)(2)

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想一想,有这么一位了解自己、体谅自己的朋友是多么难得啊!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管仲能有鲍叔牙这样一位至交好友,真是人生了无遗憾。在这当中,我们看到了鲍叔牙的难得之处:宽宏大量,不计较,而又信任朋友,谁人不想拥有这样的朋友?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我能拥有这样的朋友吗?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至交好友,又如何处世待人呢?

管仲如何赏识鲍叔牙(管仲别羡慕我你以为鲍叔牙这样的至交好友)(3)

掩卷遐思,仔细探索,我觉得“管鲍之交”给了我4点启示:

一,“交友贵在深”。

朋友宜少不宜多—— 与其把时间花在一些泛泛之交之上,倒不如把时间拿来多了解一个人;要知道相互了解何其重要,时间才是维系和发展友谊的保鲜剂啊!

二,“好好地做人”。

你说谁不想拥有像鲍叔牙这样相知最深、可以无比信赖的至交好友,问题是你配得上拥有吗? 要知道,只有能量相等、气味相投的人才能够相互识别,相互吸引;因此我想说,你想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就先把自己活成什么样的人吧。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管仲也必定有着他人性的光辉,只是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我们不知道罢了;否则,以鲍叔牙这样一个人物,又怎么会交上管仲这么一个朋友呢。

管仲如何赏识鲍叔牙(管仲别羡慕我你以为鲍叔牙这样的至交好友)(4)

三,“体谅源于深知”。

平常我们遇到问题找毛病的时候,都提倡要从人自身的内部去找原因,而不要把责任推到别人和外部的条件上去,但是很明显,鲍叔牙一直是在为管仲找外部原因,这是在偏袒维护他吗?

我想,肯定不是。

管仲临终前曾对齐桓公说:鲍叔牙是个君子,即使千辆兵车的大国,不以其道送给他,他都不会接受。即使这样,国家大政也不适合托付给他,因为他这人虽然为人好善,但善恶又过于分明,别人一点过错,他都会念念不忘,记个一辈子。

可见鲍叔牙是个君子,但不见得是个宽容之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并不宽容之人,为何却能够多次为管仲做出善意的揣测(归因)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通则:对越陌生者的言行,我们越容易做内在归因,而对认识越深、了解越多的人(特别是自己),则越会认为他们的某些言行其实是特殊情境所造成。管仲感念鲍叔牙对他的“相知之深”,说的正是这个。

了解越多,就会带来越多的体谅。但更重要的是,我对你的行为做出体谅性的解释,并非我宽宏大量,而是我非常了解你,这也是朋友的“相知之道”。

管仲如何赏识鲍叔牙(管仲别羡慕我你以为鲍叔牙这样的至交好友)(5)

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人最会“体谅”自己,将自己或朋友的某些表现作外在归因,不只是因为了解较多,其实也是一种“体谅的解释”。

“体谅”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要善解人意。

一个人如果一味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自然难以为别人着想,无法“善解”人意。我们为人处世,交朋结友,自然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但也不应该过于苛刻;对于自己,我们不妨多一点的严格要求,而对于别人,则应该适当的予以宽容,唯有这样,才能和睦共处,收获人生的美好境界。

世人都在替鲍叔牙打抱不平,以为他在管鲍之交的这一段友谊当中吃尽了亏,然而我却以为,殊不知管仲在两人的相知过程中又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

管仲如何赏识鲍叔牙(管仲别羡慕我你以为鲍叔牙这样的至交好友)(6)

当年鲍叔牙不愿出仕,是管仲鼓动了他走上仕途;当年鲍叔牙以为自己辅佐的小白没有什么前途而意气阑珊,是管仲为他指点迷津给了他无限希望,也正因此两人有了“同进同退”的誓约,也才有了后面鲍叔牙举荐管仲的佳话;至于齐桓公要起用鲍叔牙为相而管仲反对一事,世人大多以为管仲对得起桓公对得起国家却负了叔牙,这实在是对管仲的一大失觉与误读啊。

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鲍叔牙推荐了管仲,管仲却推举了公孙隰朋而没有推举好朋友,我们很为他鲍叔牙抱不平,但鲍叔牙知道了这事却并不在意,他笑着说:“管仲说得很对,这样才是对国君负责。”

而可惜的是,公孙隰朋虽然人品确实不错,但年事也高了,竟在管仲死后一个月就去世了。齐国当时没人能胜任国相,于是齐桓公就把管仲不推荐的鲍叔牙提起来担任相国。

鲍叔牙在担任相国以后,果然就如管仲所说的那样:爱憎分明,容不下有毛病的人。他力谏齐桓公把易牙、公子开方和竖刁这样的小人撵出宫外。齐桓公很听话,果然把三个佞臣赶出宫外。可是身边没了溜须拍马左右逢迎之人的桓公,一下就又感到了寂寞,很是不习惯,于是又把三个佞臣喊了回来。这下鲍叔牙不高兴了,极力反对,桓公这回不听他的话了,鲍叔牙很伤心,很难受,结果抑郁而终。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管仲之所以不举荐鲍叔牙,除了觉得鲍叔牙没有当宰相的气度与气量,搞不好会影响到齐国以外,更重要的还是他知道老朋友的性格,想更好地保护他!可惜桓公最终还是没有听仲父的话,最终害的自己不得好死,也害了鲍叔牙让他不得善终。

管仲如何赏识鲍叔牙(管仲别羡慕我你以为鲍叔牙这样的至交好友)(7)

假使鲍叔牙不是这般的爱憎分明,或者说管仲的 临终之言能让他有所警醒有所悔悟的话,完美主义者的眼睛里面也就揉得了沙,那么,他和桓公的人生以及齐国的命运或许都将改写。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人生也不可再来,管鲍之交的佳话最终留给我们的,依然是一个唏嘘的结尾。

我在想,假使我们都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世界是否会变得很美好呢?

管仲如何赏识鲍叔牙(管仲别羡慕我你以为鲍叔牙这样的至交好友)(8)

(本文作者一纯,今年19岁,在家自学国学四年,有所感悟,愿能与您分享交流,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谢谢!*^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