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是明朝的第十三代皇帝,后世有“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指责他在位后期不理朝政,致使国家机器无法正常运转,并导致了内忧外患。可万历皇帝身上并非一无是处,虽然他没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那样的雄才大略,但他在位期间经济迅猛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能人辈出,令世人瞩目。仔细分析,这和他在用人方面强调实绩而不拘资格是密不可分的。

万历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万历皇帝并非平庸之辈)(1)

​万历皇帝在用人方面不拘泥于资历,而看其能力是否堪任,这种原则,在封建时代还是较为难能可贵的。万历十一年(1583年)九月,兵部和吏部推荐宣大总督郑洛为协理京营戍政,四川巡抚孙光裕为南京大理寺卿,从这一人事调动情况来看,万历皇帝显然体现出他的过人之处。

郑洛,字禹秀,保定安肃人。万历二年(1574年)出任山西巡抚,万历七年(1579年)出任宣大总督。他在督办俺答贡市及确保边境安宁等问题上,确实是运筹有方。

兵部的奏疏呈进后,万历皇帝颇有感想,他立即召来首辅申时行,谈论了自己对这次人事调动的看法。他认为,郑洛在宣大边镇,能够保镇安民,又能为朝廷节省钱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官,边镇正是用人之际,如果让他到京任职,就等于把他放在了闲职的位置上。而孙光裕在任时间并不长久怎么能马上提升呢?

万历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万历皇帝并非平庸之辈)(2)

​申时行的想法是,郑洛在边镇已经九年,孙光裕先任应天巡抚三年,现在又任四川巡抚一年,按照资历应该予以提升。万历皇帝却说:“既然卿等已奏朕就按你们说的点用。今后凡各处要紧事情重大的,不一定要以资历为原则,必须推举能够任用的 。”后来洮河用兵时,万历皇帝下诏,把郑洛调为陕西甘肃山西经略,使郑洛筹边安邦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平台召对是明代皇帝的重要事务之一,也是皇帝了解大臣的一种主要手段。平台召对再次体现了万历皇帝人尽其才的精神。

万历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万历皇帝并非平庸之辈)(3)

​万历十五年(1587年)五月十九日,万历皇帝在平台召见内阁辅臣议论朝政。万历皇帝把陕西巡按御史董子行奏章递给首辅申时行。申时行接过奏章,因他日前已见过这道奏章,便一边批阅一边复述奏章中所写的内容。当他说到董子行奏章里提到的第四点:沿边的同知、通判等官要特别慎重地选用、破格和迁除时,申时行盛赞董御史言词切中要害。

万历皇帝却说:“不对,边事重大,抚镇不亲历地方,专门委派小官,岂不误事!”申时行说:“确实如皇上所言,边镇之事全靠抚镇。如果每年抚镇都能亲自巡视地方,下人就不敢欺瞒上级,尽心料理边事。另外,出任时间短不能推升也是皇上圣明,只有任职时间久了,情况熟悉,人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百姓也得安宁。”

万历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万历皇帝并非平庸之辈)(4)

​万历皇帝说:“这就对了,如果有任职年久的,宁可加俸加衔,不能轻易更动。”万历皇帝的一番教诲,使申时行心悦诚服,这个年轻的皇帝 ,在用人原则上,确确实实要比他的阁臣们高明许多。

为了加强边防有人提议,从朝廷大臣中举荐可以担任将帅的人才。兵部经过考虑,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万历皇帝却认为不妥,他说:“选将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经过战场上的考验,你们靠什么识别讷?”他坚决不主张在朝廷大臣中举荐将帅,而应该从地方上任职年久的总督、巡抚、巡按中访求贤能之人,真有特殊才干,允许在常规之外,特殊选拔简用。

万历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万历皇帝并非平庸之辈)(5)

​万历皇帝幼年登基,束发从教,人都称其为早熟的 皇帝,从它能够洞察吏治和边事这点上,我们不难看出,他确实不是庸碌之辈。这也是万历前期出现了比较繁荣的局面,可惜的是,万历皇帝具备一个优秀帝王的潜质,却未能从一而终,晚年不理朝政,致使国家败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