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患者做完心电图就开始担心,他们看到检查报告单上出现了窦性心律或心律不齐的字眼,就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往往这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讲,先别自己吓自己,心律失常或许没你想的那么严重,用不用治疗,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下面我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心律失常这个问题。
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心律失常跟心率是不是一样的?
虽然只差一个字,但心率和心律并不完全一样,人的心率是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的次数,正常情况下是60-100次每分钟,受到职业、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心率会有一定的差异,专业运动员的心率会比普通人要慢一点。而心律指的是心脏跳动的节奏,正常的话一般是均匀的,如果心动过速或过缓,就叫心律不齐了。
为什么会出现心律失常?
根据心脏跳动的频率,心律失常有快速性和缓慢型,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属于快速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心律不齐时,人一般会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短、视线模糊、晕厥、腹胀等多种症状,类型不同,表现也有差异。
心律不齐有生理性原因,也有病理性原因,先跟大家讲一下生理性原因:
情绪波动大——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在特别生气、紧张或激动时,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比平常快,这时候的心率可能是不规则的,而情绪波动大也会影响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使其调节失常,进而引起心律失常。这个原因在情绪不稳定的人和压力大的上班族身上比较常见。
体位改变——人的体位出现改变时,体内血液动力学也会出现一定改变,比如一开始是立位,后来变成卧位,调节能力比较差的人,可能就会出现暂时的心律失常。
饮食因素——经常大量抽烟、酗酒,容易刺激到人的自主神经,不仅容易引起心律失常,还可能会影响到血压,不利于血管健康。烟酒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会对心肌细胞造成强烈的刺激。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容易影响到心脏跳动的节律,容易引起心率不齐,对于长期服用药物的人来说,较为常见。
对于这些生理因素引起的心律不齐,一般来说,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大家不用太过担心。及时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平稳的情绪,不要让自己处于高压状态中,日常饮食要合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用特殊治疗,不代表就可以忽视,因为即使一开始没有明显不适,但如果忽视了,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就会出现症状,心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心律失常≠心脏病
心律失常可能是心脏病引起的,在病理因素上,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病都可能会引起心律不齐,但反过来说则不成立。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的心律失常,就需要及时治疗,因为心律失常会影响到正常的血液循环,进而引起患者肾缺血,甚至会增加猝死风险,如果不当回事,可能会带来不可逆的后果。
【划重点】心律失常不是心脏病,但如果患有心脏病确实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如果是生理性因素,不用特殊治疗,若是病理性因素,一定要积极治疗。
还有的人熬夜时,发现心脏突然咯噔一下,有时还会伴有胸闷,之后又好了,担心自己得了心脏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种现象叫做心脏早搏,窦房结还没有下达指令,心肌细胞就开始跳动,所以你就会感到心脏突然咯噔一下。如果本身没有心脏相关疾病,熬夜引起的心脏早搏,一般是偶发性的,不用特殊治疗,但劝你以后最好还是规律作息,不要熬夜。但如果还是继续熬夜,长期熬夜,可能就会发展成房性心动过速,长期下去,对心脏的危害就变大了,猝死几率也会增加。
总之,心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心律失常,我们要重视,建议心律失常的人定期做一下心电图,必要时可以做动态心电图,更便于评估。想要预防心律不齐,请大家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一个好情绪,也要预防引起心律失常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