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的侠士形象(相较天龙八部的求而不得)(1)

一提到武侠,金庸是一座永远绕不过的高峰。而金庸十四部小说中,《天龙八部》又是其中的巅峰之作。

  天龙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除了里面神奇的武功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众生皆苦,求而不得”的主旨。

  乔峰一心带领丐帮抗辽,最后发现自己就是辽人。段誉为了不练武而离家出走,却阴差阳错成了绝世高手。虚竹成了缥缈峰灵鹫宫主人,还娶了公主,三人羡慕。可他真正的想要的,只是在少林寺当个小和尚而已啊。

  《天龙八部》的确算得上一部武侠的巅峰之作,但我总觉得太过于悲观了些。人在面对命运的时候,难道真的只能引颈就戮,争不得吗?一本叫《少年歌行》的小说告诉了我答案。

  从整体来看,《少年歌行》毫无疑问是比不上《天龙八部》的,但是就立意来说,我却更喜欢前者。

  一间漏风的客栈,一个成为废人的皇子,故事便这样开始了。

  跟天启城内的两位皇子比起来,这个开局着实太惨。白王萧崇,师从怒剑仙颜战天。赤王萧羽,受尽皇帝的宠爱,更是孤剑仙洛青阳的义子。便是在海外当海贼的琅琊王之子萧凌尘,也拥有大将军叶啸鹰和三神将的支持,声势远甚于他。

  这皇位,还争吗?

  当然要争!就凭他是萧瑟,一个十七岁就入逍遥天境的绝世天才,一个靠一己之力赢下敌国一座城池的无双少年!

  有的人注定是天生的王者,只要振臂一呼,便有无数人舍命相随,当年的琅玡王萧若风如是,如今的萧瑟亦如是。很快,萧瑟的身边就出现了各种帮手。一个废人,那又怎样呢?世间之事,只要去做了,便存在着可能。

  跟萧瑟比起来,另外两个人的故事则显得更加壮烈。

  雪月城大弟子唐莲为了保护萧瑟,独自迎战暗河二十一位绝世杀手。为了杀敌,他连喝六盏星夜酒,而敌人却还剩下了八个。唐莲知道,一旦喝下第七盏酒,他会死。如果不喝,萧瑟可能会死。所以,他喝了。人世间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人世间最勇敢的事情,亦是如此。

  道剑仙赵玉真一出生便引得青城山天师全体出动,天赋之高让人赞叹。这是他的机缘,却也成了他的枷锁。青城山掌门吕素真曾窥得天机,赵玉真若居青城,则青城山百年兴旺。可若他下山,则天下大乱,自己也会惨死人间。

  于是,这个天赋异禀的少年便一直呆在青城山上,看那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唯一的乐趣便是等待山上的桃子成熟,直到那个倾国倾城的女子出现。那一日,雪月剑仙李寒衣上山问剑,赵玉真才发现,原来仙女是真的存在的。跟她比起来,这漫山的桃花却也不算什么了。

  只可惜,山就在那里,他下不去,而她也因为某些误会不愿再来。若干年后,已成青城掌门的赵玉真收到了李寒衣的口信,约他下山一见。赵玉真走了,没有丝毫犹豫地走了,带着他那把叫做桃花的剑。

  那一战,为了救下李寒衣,赵玉真强行一剑入神游。李寒衣活了,可他却要死了。天下最凄美的情话莫过于:“小仙女,我终于见到你了,可我却要死了。”

  萧瑟被废去一身武功,明知九死一生,却依然一人一马踏上了征途。唐莲明明可以自保,却为了兄弟舍生取义。赵玉真明知必死,却义无反顾下山见李寒衣。求不得,就不求了吗?争不得,那就不争了吗? 《倚天屠龙记》中,范遥劝说赵敏,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有些事勉强不来。赵敏却说:“我偏要勉强。”我们许多人,在面对许多事的时候,不过就是少了这四个字而已。

  小说的最后,萧瑟回到了那间被他成为“雪落山庄”的客栈,重新当上了掌柜。归来仍是少年,也许这就是所有故事里最美好的结局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