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德里奇退役了,有些突然。心脏不是小事情,阿德做了正确的决定,祝他退役后的人生一帆风顺。

在我印象里,阿德好像一直是对手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2009年的时候——他出道还没多久——跟姚明打了一轮系列赛。阿德场均砍下19.5分,真实命中率51.9%,以今天的标准看,不算高效,以当时的标准看,作为产量型球星就说得过去了(阿德失误不多),特别是开拓者赢球的两场,当时感觉阿德有点狠。开拓者得分主要靠他和罗伊,火箭这边4人上双,姚明和斯科拉的真实命中率是63.3%和59.4%,精致而高效。

阿尔德里奇人品(那个一直的对手和老朋友)(1)

所以对不住啦,那大概是我们这代球迷最爽的系列赛之一,因为姚明过了首轮。

人有这样的记忆习惯,开心的时候记住的一切都是好的,即便是对手。所以,我猜阿德给中国球迷留下的初印象不会差。

后来阿德的几次名场面,好家伙,怎么总有火箭球迷参与:

2014年季后赛,有一个叫利拉德的年轻人投中了杀死系列赛的最后一击。那轮系列赛的前两场,阿德合计砍下了89分;

2017年季后赛第二轮G6,伦纳德不打,球迷们普遍认为这将是一轮抢七的系列赛,然后你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阿德bang!bang!bang!

好狠。

我打赌现在篮网球迷里有不少老火蜜,阿德终于来到自己这边了,然后他退役了......看来此生注定是要当对手的。

如果你站在火箭视角,的确,阿德总是对手。击败他的时候他打得不差,被他击败的时候被他打得没脾气。所以阿德是个强者形象,他直臂跳投准的时候能把人打出阴影,这样的球员,你服气。

阿德还有一些代表作,也属于打出对手阴影的类型。2016年季后赛打雷霆的前两场准得令人发指。2019年常规赛又是打雷霆,他统治了,亚当斯5犯,格兰特6犯,简直挡我者死。56分,全是冲筐或者球场左侧低位的翻身跳投,下面这一幕就发生在两年前。

阿尔德里奇人品(那个一直的对手和老朋友)(2)

几天前,阿德面对庄神的力不从心,跟两年前这个画面恍如隔世。岁月夺走人的风华往往就是那么一瞬,何况困扰阿德的还有不规律的心跳。

阿德的高光比赛,震撼感会尤其强烈,这大概是因为他打球的方式——低位最没落时代的坚守者,相比三分或者快攻大师们,这种方式上分来得太慢,也正是因为慢,当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你就会感觉,满眼都是阿德命中。

说低位最没落时代应该没有用错词。阿德从07-08赛季开始成为了联盟低位得分最多球员的竞争者,当时总产量能排在他前面的也只有霍华德、杰佛森、姚明和邓肯——阿德才二年级。在这之后,他都留在榜单的前列,在杰佛森不行了之后,15-16赛季,阿德成了全联盟低位得分最多的球员——430分,但这还没有二年级的阿德低位得分多,你能想到联盟打法的变化趋势。

阿尔德里奇人品(那个一直的对手和老朋友)(3)

换句话说,不是阿德低位得分越来越多,而是这技艺只有他在坚持,中生代不这么玩了,新一代低位巨兽恩比德这时候还只能在推特上口嗨。

阿德像个老手艺人,在工业文明吹进江南时还摇着纺车,你不可能跟机器比效率的。但纺车是个情怀,对于那一代人来说,算催泪的东西。

很难界定阿德的巅峰期,开拓者版本跟马刺版本接近,非要说的话,应该是岁数不小的17-18赛季和18-19赛季,这可能是阿德复古打法的最巅峰,这两季,他用低位分别轰下了697分和727分。

什么概念呢?

复兴了巨兽时代的数据单,这还是没有姚明巅峰期干得多,但也可以比一比了。

挺有意思的,这看起来就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诺基亚,或者出席年轻人派对的时候穿得像个房屋中介。17-18赛季,阿德场均23.1分,真实命中率57%,这是他产效结合最好的赛季之一,然后,马刺进攻排在联盟第17——马刺的进攻在这个世纪几乎就没这么差过。

阿尔德里奇人品(那个一直的对手和老朋友)(4)

你要指责阿德打法落伍吗?

看看这支马刺,没有一个能出场的伦纳德,德罗赞还没来,马努老得不能更老,盖伊还没缓过来,三分少而精的特点在这一季也没能维持。这是一支进攻端数来数去只有阿德一个攻坚强点的球队,而一个强点干不成大事——库里是NBA历史上进攻最好的球员(之一),完全靠他自己也带不出一支攻击火力在联盟上半区的球队。

阿德其实干得不错,事实上,阿德职业生涯大部分赛季里身处于一支进攻强队,他起码是核心之一,这一定程度能为低位在他所处时代应有的价值正名——但你的球队里最好有一些其他拔升效率的球员或打法,阿德能帮你托住球队的下限,但他冲不破球队的上限,这是产量型球星的特点。

整个职业生涯算下来,阿德各个区域的命中率是:

0-3英尺篮下,70.4%;

3-10英尺近筐,44.6%;

10-16英尺中距离,41.8%;

16英尺外长两分,42.4%;

三分命中率,32.1%。

阿德有71.6%的出手来自3英尺到三分线之间的中距离,而他在效率洼地的效率并不支持他靠这种方式维持高效。历史顶级中距离大神,这些区域一般有接近50%的命中率。在中距离这个领域,准星是划分档次最直接的标准,45%-50%档(乔、诺、杜),他们即能保下限,也能冲上限。40%-45%档,他们暴击时能贡献神奇的夜晚,更多时候,他们更像那个大家要是不行,就把球给我,能帮你解决问题的定海神针。

阿德有点像碳水。我们都知道补充优质蛋白质的意义,但你不能真的全吃蛋白质——这就好像全扔三分一样,极端的一定不健康——虽然碳水吃多了会长胖,但那还是填饱肚子最快的办法。

把球给阿德,他给你干25分,剩下的你们想办法,这是阿德大部分比赛的意义。

这种方式也一直有效的持续到了上个赛季。然后,阿德真的有些老了,强攻力度越来越难弥补脚步的下滑,而在这个大家都追求篮下或三分线的空间时代,一支球队囤积一堆中距离主攻手本就是诡异的事情。某种意义上,德罗赞是最不适合阿德的另一个核心——就像前文说的,你不能把阿德当做球队唯一的首选,你需要更多拔升效率的手段,而德罗赞跟阿德干的是相同的事情。

阿德终于成了改变的那个,他出手了生涯最多的三分——虽然也不过是每36分钟3.2次——命中率38.9%,但这可能成为了德罗赞进入生涯巅峰期的助力器之一,虽然现在看来,德罗赞的起飞自己涨球的因素更大。

阿德开始尝试三分,这是让人高兴的事情。老将内线转型空间型,无疑是延长职业生涯的不二手法。有意思的是,本以为阿德去到主攻手颇多的篮网会更多扮演空间点的角色,没想到纳什给阿德的战术低位并不低,他打低位,参与掩护战术,在球队不错的环境支持下更多到距离篮筐更近的位置出手,于是,阿德在篮网最后的5场比赛,竟成了他生涯效率的巅峰。

所以,忘掉阿德被庄神碾开的画面吧,你不能强求一个心脏在痛的老将去抵挡一个从四肢到大脑都充实了肌肉的家伙。阿德在篮网是想拼一下而不仅仅当个捡漏侠或者摆在三分线的花瓶,但现在是力有余,心不足了。

挺可惜的,本想看一看,是不是存在一个“精致效率版本”的阿德,那会是他职业生涯完全的反面,现在没机会了。

后转身直臂跳投,前转身突破勾手,低位坚守者,可能是最后的低失误中等效率消化球权型中距离大神,他能让你吃饱不饿,不保证让你吃好,他留下了那些我们刚好熟悉的,却把我们打碎的高光画面。

阿尔德里奇人品(那个一直的对手和老朋友)(5)

这大概就是阿尔德里奇的职业生涯,从头至尾,从大前锋到中锋,最终也没能跟现代化握手言和,带着上个时代的老手艺转身离开,就像个技艺纯粹的匠人。他让你带着翻身直臂跳投而不是别的的印象与他道别,那个时代又有一个画面被写入了记忆,再不能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