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腾格尔把张韶涵的成名曲《隐形的翅膀》,生生地唱成了“钢铁的翅膀”,没想到,这种唱法反而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喜欢。

之后,腾格尔一发不可收拾,柔情似水的《一帘幽梦》唱成草原钢铁风,《日不落》唱成了《日不敢落》,《卡路里》唱成了《卡沟里》。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

奔放、豪迈、逗趣还有梗,腾格尔完全甩掉了身上的偶像包袱,摇滚乐、二次元等各种风格元素都出现在了他的作品中,他不顾旁人的评价,乐在其中。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

1960年,腾格尔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下面的一个旗,家中有兄弟姐妹5人,腾格尔排第三,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

腾格尔的父亲,是当地不多的文化人。

早年学过汉语,那时,懂汉语的蒙古族民众不多,父亲毕业后就被安排到了当地做翻译。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4)

左二为腾格尔

从小,父亲就有意识让孩子们学习汉语,家里经常是蒙汉两种语言交替交流。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小小年龄的腾格尔,在上小学后,成为班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懂汉语的孩子,也为他日后走出草原, 打下了基础。

家里孩子多,腾格尔的童年,大部分是和姥姥在一起。

姥姥是他的天,有姥姥的庇护,腾格尔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不过兄弟姐妹5人中,腾格尔的成绩是最差的。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5)

100分的试卷,腾格尔经常能拿0分回来,有时他不敢让父母知道,就把试卷撕了,告诉父母没有考试。

父母很快就知道他说谎,接下来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这时候,姥姥就会站出来,护着腾格尔。

我们现在看,姥姥的这种溺爱不可取,可在孩子的世界里,姥姥就是世上对他最好的人。

在腾格尔11岁那年,姥姥生病了,先是腿脚不利索,然后不到两个月就走了。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6)

腾格尔觉得心一下子被抽空了,他还不太明白生死,但却知道那个最爱他的人走了。

没有姥姥的庇护,母亲的鞭子时不时会落到他身上,他不得不开始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没有好的基础,成绩哪里是说赶就能赶上来的,进入初中后,腾格尔还是班上那个拖后腿的。

不过那时的人们,对孩子的成绩没有今天看得那么重。偶尔腾格尔拿个二三十分的试卷回家,还能得到父亲的表扬,说他有进步。

父亲的鼓励,给了腾格尔很大的信心。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7)

有一次,腾格尔说了一句当时犯忌的话,被同学告发到校长那里,校长觉得事态很严重,让腾格尔回家请家长来学校。

腾格尔踌躇着,不敢回去告诉父母。

母亲脾气暴躁,不管什么事先打了再说。

甚至在腾格尔读大学时,有一次参加别人的婚礼,喝醉了没有按时回家。

第二天,母亲骑着马来到新郎家,当着新郎亲戚的面,抽了他好几鞭子,弄得腾格尔特别没面子。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8)

旁边一个小男孩问腾格尔,刚才打你的人是谁,腾格尔说是我妈,小男孩惊讶地说:天啊,你都这么大了.......

腾格尔知道,这件事母亲如果知道了,自己挨打是跑不掉的了,说不定还会影响到父母。

那一刻,腾格尔万念俱灰。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9)

可镇上最高的楼房只有两层,他突然想起正在建的文化馆,有五层高,他和同学们放学后,去那里玩过。

打定主意后,腾格尔煞有其事地写了一封“遗书”交给班长,让他转交给哥哥(哥哥当时也在同一所学校)。

腾格尔走后,班长打开一看,吓傻了,赶紧找到腾格尔的哥哥。最后,哥哥骑着自行车,把腾格尔追回来了。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0)

1973年,内蒙古艺术学校来县里招生,腾格尔得知后,毫不犹豫就报名了。

腾格尔之所以报考艺术学校,与大姐也有一定的关系。

大姐当时已是县乌兰牧骑的骨干,乌兰牧骑是富有内蒙特色的文化宣传队, 经常到农村牧区去演出,虽然辛苦,却很受人尊敬。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1)

腾格尔天性爱自由,他想如果自己有一天也成为乌兰牧骑中的一员,那就可以到处去演出了。

怀揣着有一天成为像姐姐一样的梦想,腾格尔踏进了内蒙古艺术学校(现内蒙古艺术学院),他被舞蹈专业录取了。

看到别人在舞台上那曼妙的舞姿,腾格尔觉得做舞蹈演员也不错。

可第一天上课,他就后悔了。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2)

压腿,压肩,踢后退,劈腿跳,下腰,这些累人的训练先不说,舞蹈学生要保持体形,每天只能吃七分饱。

正在长身体的年龄,每天带着全身的酸爽和饿得咕咕直叫的肚子入睡,再这样下去,自己有一天肯定会逃走的。

而且他本来就不爱运动,能躺着绝对不会坐着。想到后半生要一直这样跳,他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于是,腾格尔舔着脸找到老师,将自己的“难处”一一陈述给老师,没成想,老师还被他说动了。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3)

最后,他选了一个他看起来没那么辛苦的专业,学乐器。

三弦,马头琴,钢琴,古筝,这些乐器,腾格尔都学了。

毕业后,腾格尔顺利留校了,成了艺校的一名老师。

腾格尔当老师,最开心的还是妈妈。

可妈妈还没开心两天,儿子的想法又变了。

1979年,腾格尔得到了学校去中国音乐学院进修的名额。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4)

第一次到北京,腾格尔就被北京的繁华和文化底蕴震撼了。

而与进修同学之间的交流,更让他意识到自己世界的狭小。

他要继续学习,去寻找更广阔的天地。

从来敢想也敢做的他,没有和家里商量,就报考了几所音乐学院,并最终被天津音乐学院录取。

接到录取通知书,腾格尔才回家和父母摊牌。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5)

腾格尔父母都是公社干部,两个人虽然都有工资,但还要供两个妹妹在上学,家里经济不宽裕,本来指望腾格尔参加工作了,家里的经济能够宽松一点的。

当腾格尔把录取通知书放到父母面前时,母亲说什么都不同意腾格尔把学校的工作辞了,还是父亲开明,觉得娃考上了,还是要送去读。

学费有着落了,在生活费方面,腾格尔不忍心提太高的要求。

家里每个月给的生活费,仅能让腾格尔吃饱饭,腾格尔做梦都想着吃牛羊肉。

偶尔做点兼职有点收入,他第一时间就是和同学们大吃一顿。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6)

毕业后,腾格尔分配到了中央民族歌舞团,成了民乐队的一名三弦演奏员。

初参加工作的工资,不能满足腾格尔日常开销,因为经常是工资没发下来几天,就被他请客花光了。

那时,民乐队工作相对比较少,腾格尔花了大量时间在作曲上,渐渐地,开始有人请他作曲。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7)

有一次腾格尔拿到了1000元的酬劳,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

他特意到银行开了一个帐户,将这1000元存了起来,梦想着存折上的钱会越来越多。

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这1000元,不到半个月就被他取了个精光了。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8)

1986年,腾格尔参加了东方歌舞团的青年歌手大赛,他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蒙古人》,闯进了前10。

这次比赛,让腾格尔开始在圈内小有名气。

开始找他演出的单位越来越多,腾格尔窘迫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缓解。

1987年,腾格尔参加家乡内蒙的一台大型晚会时,碰到了一个小学同学。而这个小学同学的大学同学,是当晚的主持人——哈斯高娃。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19)

在同学的介绍下,两人认识了,并且相互还都有好感。

哈斯高娃曾经是乌兰牧骑的演员,当时已经是蒙古族家喻户晓的演员了,在内蒙的知名度比腾格尔要高。

可她在腾格尔面前,没有一点架子。

这让腾格尔对她有莫名的好感,两人相互交换了联系方式。

不久就确定了恋爱关系,一个在呼和浩特,在一个在北京,但距离并没有阻碍他们之间热烈的感情,一年后,他们走进了婚姻。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0)

哈斯高娃的工作单位在内蒙古民族剧团,而腾格尔在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团,结婚后,夫妻俩也只能暂时分居。

那几年,是腾格尔事业的飞速发展期。

1992年,腾格尔应邀到台北举行个人演唱会,在台湾引起轰动;

1993年,腾格尔和5个蒙古族小伙组建“苍狼乐队”;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1)

1994年,腾格尔拍摄了首部电视《黑骏马》,片中,腾格尔不仅是男主角,还是电影全部音乐创作和主唱。

.......

1991年,夫妻俩终于在北京团聚了,因为哈斯高娃的工作关系,也调到了中央民族歌舞团。

夫妻俩在一起,感情自然更加融洽,那时,夫妻俩经常成双入对地参加各种电视节目。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2)

夫唱妇随,在外人眼里,他们是才子配佳人。

但生活除了诗意浪漫,还有柴米油盐,夫妻在一起久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

腾格尔十分好客,也爱交朋友,平时喜欢呼朋唤友一起聚会,基本上都是他买单。

那几年,腾格尔的收入蹭蹭往上涨,他想着自己喜欢请客,不如开一家饭店。

饭店开起后,腾格尔却根本不是经商的料。

原来,来饭店吃饭的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过来给腾格尔说几句好听的话,敬一杯酒,好客的腾格尔就会大笔一挥,今天我请客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3)

有时腾格尔请客,喝多了后,还会不着调地对在座的人说,看中饭店的什么东西,都可以拿走。

别人不拿,他还生气。

最搞笑的一次,腾格尔没有喝多,发现一个朋友带着一帮朋友,吃完饭没给钱就准备走,他叫住对方说:结账啊。

对方反问他:结什么账?

因为每次都是腾格尔请客,腾格尔很多朋友形成了惯性,只要有腾格尔在,就不用买单,去腾格尔开的饭店吃饭,也不用给钱。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4)

剧照

这样的生意,哪里能长久的。

腾格尔在北京,呼和浩特等地开了四家饭店,四家饭店都是亏损最后关门大吉。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腾格尔在经济方面“元气大伤”。

饭店不能聚会了,腾格尔就把聚会的地方,转移到了家里。

当时,腾格尔和妻子还住在中央民族歌舞团分的一间20多平的平房里,房间里连卫生间都没有。

腾格尔隔三岔五就会叫一帮朋友来,朋友一来,哈斯高娃没法休息不说,走后留下杂七乱八的垃圾,剩菜,脏盘子,都还要她来收拾。此时,腾格尔已经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5)

一次两次可以接受,次数多了,哈斯高娃忍不了了。

两人为这事吵了无数次,可在那时的腾格尔看来,自己并没有错,他又没有别的不良嗜好,喝点酒,交一些朋友有什么不对的,是哈斯高娃太过小气了。

在外人看来腾格尔风光无限,可只有哈斯高娃清楚,两人在北京无房无车,连个像样的落脚点都没有。

本来打算来北京做全职主妇的哈斯高娃,见腾格尔没有一点改的意思,提出了离婚。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6)

妻子走后,腾格尔站在20多平的屋子里,才发现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这些年他都做了什么?

无家,无房,无存款,人到中年,他成了一个“三无”人员。

这些年,他第一次开始慌了,如果有一天他不唱歌了,他能拿什么养活自己。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7)

一种深深的中年危机感,开始笼罩着他。

后来,他作了一首《四十岁》的歌曲,歌词是这样写的:

二○○一新的一天

又开创了四十岁的生涯

虽说提起是不太利索

可心情他就这么年轻

有什么病躺在床上

难免会有些悲伤

这十年去过不少地方

挣的钱却并不多

去年的女人走来走去

我去时间接送走去走来

都是这么美久传奇的爱情

........

从歌词中不难看出,腾格尔当时的低落心境。

2000年,腾格尔创作的《天堂》,在中国艺术歌曲音乐电视展评上,获最佳歌曲、最佳演唱两项大奖。

之后在新千年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大赛中,《天堂》又获得神州最佳歌曲奖。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8)

腾格尔成了家喻户晓的“草原歌手”,他浑厚的天赖之声,激起了无数人对草原的向往。

这一次,腾格尔无比清醒,他不再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了。他老老实实地买房买车,过正常人的日子。

2002年,他结婚了,娶了一位蒙古族姑娘。

2004年,腾格尔的女儿出生了,像所有第一次做父亲的男人一样,腾格尔十分开心,并以女儿的名字创作了一首歌《嘎吉尔》。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29)

有女儿后,腾格尔开始回归家庭,他会亲自给孩子喂奶,换尿片。

女儿稍大些,腾格尔会开车大半天,把女儿带到草原,去那片生养他的地方。

2007年,儿子出生后,腾格尔更加居家了。

他偶尔也会在家里聚会,但聚会后留下的战场,他会收自己收拾打扫干净。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0)

从前“嗜酒如命”的他,也开始节制了。

前后十年,腾格尔几乎脱胎换骨了。

不幸的是,2007年,女儿被诊断出先天性疾病,为了给女儿治病,腾格尔放下工作,带着女儿辗转各地,寻求名医。

可即使这样,女儿还是在2009年永远地离开了他。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1)

女儿的离开,让腾格尔很长一段时间都走不出来。他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这时,是懂事的小儿子,给了他光和希望。

在家里,腾格尔是绝对的慈父,儿子长到14岁,腾格尔都没有动他一根手指。

当然了,在孩子面前,夫妻之间还是要有一个“恶人”的,腾格尔将这个重担,交到了妻子手上。

2007年,腾格尔被评为演艺界“十大孝子”之一。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2)

腾格尔兄妹五人,个个都有出息,大姐很早就是县乌兰牧骑的文艺骨干,大哥在内蒙古交通厅工作,两个妹妹一个拉大提琴,一个唱歌。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3)

而这与父亲的教育不无关系。

腾格尔父亲汉文名叫杨文亭,毕业于宁夏绥宁师范,毕业后,杨文亭就回到了家乡内蒙古。

山高路远,通讯也不发达,毕业之后,杨文亭就与同学们失去了联系。

再后来,绥宁师范与宁夏师范和惠农中学合并,杨文亭想回都回不去了。

从记事时,腾格尔就记得父亲总说起上学时的有趣事。对这份同窗之情,父亲十分珍视。

只是多来年,同学们一个都联系不上,成了父亲心中的一个缺憾。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4)

腾格尔和父母

2003年,杨文亭的同学辗转联系上了他,杨文亭非常激动。

他马上安排行程,想去银川看一看这些同学。

但一次两次,杨文亭的银川之行,都被各种事情打断了。

后来,腾格尔还是听姐姐说起这件事。回到家,看到父亲落寞的神情,腾格尔十分心疼。

父亲已经年逾古稀,还能活多少年呢?父亲的愿望,腾格尔决定帮他实现。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5)

他决定亲自帮父亲操办一场同学聚会。

经过多方辗转询问,电话联络,两个多月后,腾格尔帮父亲找到了40多位当年的同学。

2006年6月5日下午,这些阔别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们,从甘肃,内蒙、宁夏等地赶到银川。

初见时是少年,再见已是古稀老人了。这种场景,让很多老人泪流满面,杨文亭的心愿,也终于实现了。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6)

腾格尔父母

当天晚上,腾格尔不再是大歌星,而是为叔叔阿姨们端茶倒酒,忙得不亦乐乎。之后又登台为叔叔阿姨们唱起了大家熟悉的《天堂》《父亲和我》等歌曲。

第二天,腾格尔又租来大巴,带叔叔阿姨们参观曾经的国立绥宁师范旧址,腾格尔的细心和用心,得到了叔叔阿姨们的一致称赞。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7)

身后的佛塔是腾格尔请来的

父亲去世后,腾格尔想把母亲接到北京来住,但住惯了草原的母亲,根本歇不下来,一个人在家里还养着70多头羊。

腾格尔只能抽空,多回去陪母亲。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8)

得知家乡要新修喇嘛庙,腾格尔积极地捐钱捐物,还在庙周围,捐献了2000棵树苗。

如今,那2000棵树苗,早已长成了苍天大树。

腾格尔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

腾格尔曾说:人经历低谷并不是坏事,只有低谷才会绝地反击,只有真正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39)

哈斯高娃是腾格尔生命中的过客,腾格尔并不是不爱他,只是那时的他,还没有经历人生的洗礼,不懂得去爱,去珍惜。

遇到第二个妻子时,腾格尔已经清楚家庭对一个男人的重要性了,特别是有了孩子后,腾格尔身上的责任和担当,让他开始顾及身边人的感受,也开始珍惜他们,最终,他成了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腾格尔说家乡话(草原歌王腾格尔)(40)

人生是一场修行,只有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才会更懂得生活,也更懂得珍惜眼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