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富饶的黑龙江,历史上曾经是荒凉的塞外寒山,人烟稀少,经济落后,曾被作为流放遣戌之地。比如宋金时期的宋徽宗、宋钦宗、宇文虚中、洪皓等人;清代的方拱乾、吴兆骞、张缙彦、杨宾等在史册上都有记载。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明末清初闻名天下的绿林好汉窦尔敦,也曾流放到黑龙江,并在保卫疆土,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最终埋葬在这片黑土地上,再也没有人去打扰他。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练的关公战秦琼(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1)

关于窦尔敦其人,此前只是在京剧中知道有《盗御马》、《连环套》,说的是窦尔敦盗御马,并把他描述成蓝脸。以至后来的《说唱脸谱》,第一句就是“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种表现性格的“脸谱”从戏剧的手法是可以的,但丰富多彩的绿林生活和后来的人生是无法全面展示的。行前特意查了一些资料,大体上得知其人其事,但有些是很矛盾的。可能确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值得探究。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练的关公战秦琼(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2)

窦尔敦原名窦二东,直隶河间府(今沧州)窦三町人氏。其父曾参加过李自成起义军,窦尔敦成年后入绿林,因武艺高强,当上首领。后来窦尔敦因与黄三泰比武中计负伤,败走山海关外连环套,占据献县以北,河间府以南几十平方公里的地盘,并占了河间府。他在此杀富济贫,深受百姓拥戴。后因误入皇宫盗了御马——越影千里红,成为清政府通缉的大盗。官府一时抓不到他,便抓了他的母亲逼其归案,窦尔敦为救母亲投案自首,被判死刑。

此时,正当中俄边境多事之秋,清政府正组织力量防守边疆和打击沙俄的侵略行径。当时的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安排收复被沙俄占领的雅克萨城一事。这位将军为巩固边疆,收复雅克萨,广招人才。他对窦尔敦刚直不阿的品德和过人的武功,早就敬佩不已。当得知窦尔敦被判死刑后,便在京城几经奔走,才使刑部免去窦尔敦的死罪,改判流放黑龙江。后把窦尔敦放在身边当上侍卫,隐姓埋名。其一对儿子飞虎、飞豹(一说大虎、二虎)也随父从军。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练的关公战秦琼(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3)

萨布素画像

康熙24年,清政府为夺回被沙俄侵占的雅克萨城,组织大军兵临雅克萨城下。窦尔敦自告奋勇担当信使,进入敌营。窦尔敦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但敌军拒不投降,在清军的三路人马齐攻猛攻下,俄军大败,第一次雅克萨战争取得了胜利。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练的关公战秦琼(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4)

雅克萨之战

俄军不甘心失败,在清军撤回爱辉后,他们又重新占领了雅克萨,重修被烧毁的城墙,并建起一座塔楼。翌年五月,第二次反击战开打。窦尔敦请缨率军突入。为使俄军失去指挥,窦尔敦混入城内将支撑楼橹的旗杆砍断。在敌阵中他只身与俄军奋战,杀死许多俄兵。激战中,窦尔敦见敌炮对准萨布素将军,便挺身冲上去,将敌炮手和大炮一起推到城下,自己却被敌火器射中,身负重伤,转至布丁屯养伤,未己殉国。

萨布素将军为感窦尔敦英勇捐躯,特在火烧山下建了窦庙。其后代就在这里安身,爱辉镇附近的火石山(今窦集屯)。为缅怀这位民族英雄,萨布素将军在窦集屯为窦尔敦建造了祠堂,后人称为“窦尔敦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