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生存指南100天(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1)

《行尸走肉》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起来去吃个早点先。咦,怎么街上一个人也没有,远处那个跑过来的家伙怎么浑身流汤儿?靠,僵尸爆发了,不要怕,赶紧想想美剧里是怎么说的就好。可是,我下载的《行尸走肉》还没看呢……

为了不让大家陷入僵尸爆发脑子一片空白的悲惨境地,美国《纽约》杂志特意咨询了各类僵尸“达人”:编剧、游戏设计师、神经生物学家,还有史蒂芬•金,编写出了一份简单版的《僵尸生存指南》,以供拖延症严重,不愿阅读长篇大论的同学们使用。下面,就带大家快速学习一下这份指南:

(什么?你说你拖延症严重到这都不想看?那你只能祈祷僵尸不爱吃拖延症的脑子了……)

去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僵尸来袭,是缩在家里等主人公来救,还是干脆自己开启主角光环冲锋陷阵?在这一点上,小说家和医学工作者好像有着不同的意见:

“答案很简单,但必须小心行事:尽快撤离市区,但务必避开地下通道。必要时可以过桥,但需要步行(交通拥堵,汽车帮不了你)。最好的逃生路线是水路,因为僵尸不能游泳。——《手机》(Cell),史蒂芬•金

“留在公寓里,锁好每一道门,浴缸里灌满水备用。当你确定要出门补充物资时,一定要做好一切准备。当然,如果你在外面还一边走一边刷微博的话,等着被咬死吧。”——《僵尸验尸笔记》,史蒂芬•施洛茨曼(Steven Schlozman,哈佛医学院教授)

“当然要离开,市中心人太多了。不过要选择徒步或者使用轻便抗造的山地自行车,虽然你会被那些开悍马的邻居笑话,但你踩几个小时的脚蹬,就能撵上他们的空车,发现僵尸正在啃他们的骨头。”——《Dying to Live》系列,吉姆•派芬罗斯(Kim Paffenroth)

僵尸分类考

虽然不同游戏和剧集中的僵尸名字略有不同,不过大体可以分为三种:

1、缓行不死僵尸,又名乔治•罗梅罗僵尸

僵尸生存指南100天(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2)

碰到僵尸怎么办,跑!图:eltamont

该种僵尸反应迟缓,行动僵化,只能通过破坏大脑消灭他们。除了被咬,人死后也会变成罗梅罗僵尸(由《活死人之夜》导演而得名)。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人死掉,请破坏他们的大脑以保安全。《行尸走肉》中的僵尸还会捕获气味,因此浑身涂满它们的内脏,混迹于僵尸群中也不失为一种良策。一些僵尸能被夜空中的光或者烟火吸引,这也是很实用的技巧。

考据:

2、急速活僵尸,又名惊变28天僵尸

僵尸生存指南100天(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3)

《惊变28天》中的僵尸是可以被饿死的。图:IMDB

他们是被病毒感染的活人,因此行动速度很快,这也意味着你可以省去破坏大脑的步骤。有很多实际可行的方法杀死他们,例如把他们困在室内饿死或直到脱水。只要你跑得比他们快,又能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就有很大的把握活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开人群——病毒可以在数秒之内传播开来。

考据:

3、能说话的永生僵尸,又名活死人归来僵尸

僵尸生存指南100天(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4)

活死人,杀不死的僵尸。图:clauzzen

基本上,活死人归来僵尸是杀不死的。更惨的是,如果放火烧,只会加快病毒传播。它们的每一个细胞都已僵尸化,也就是说即使砍下僵尸手臂,它也能追着你满街跑。该种僵尸十分聪明,甚至还能说话。在《活死人归来》的两部电影中,僵尸被斩首,却还能不停地说“人脑,人脑”。因此,当有人按你的门铃说送快递时,千万不要犯糊涂,况且你根本就没有包裹要收!

考据:

来自神经生物学家的终极解释

下面,就是匹兹堡大学的蒂莫西•维斯提内(Timothy Verstynen)博士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布莱德雷•沃泰克(Bradley Voytek)博士对僵尸大脑的究极分析:

僵尸生存指南100天(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5)

僵尸大脑分析。作图:Kagan Mcleod

僵尸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轻易锁定目标。当它们看到东西时,需要稳住视线。这和普通人顶叶①受损的情形一致——即巴林特氏综合症(Bálint’s syndrome)。因此,如果在僵尸面前暴露,你只要分散它的注意,就能彻底摆脱追捕。僵尸行动迟缓,稳定性差,问题出在小脑②受损。这和普通人醉酒时的感受一样,是小脑的活动受到了抑制。

人类生命体的核心功能——呼吸和心跳,是由位于脊柱顶部的脑干担负的。由于僵尸既不呼吸也没有心跳,那么控制其活动的应当是下丘脑③,即人体内主导摄食行为的部位。所以只需用力袭击僵尸两眼中间的部位,就可以破坏它们的下丘脑。

选对工具很重要

僵尸生存指南100天(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6)

随手可见的冷兵器。上排为斧子、十字弓,下排为球棒、板球拍。

在搞清楚僵尸的分类和生物学原理之后,就该选一把趁手的武器了。对此,开设有《大众传媒中的僵尸》课程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雷顿•瑞利(Brendan Riley)认为:要打破它们的头得用结实点的工具。比如铁制的棒球棍,不能用木质的,会断掉,板球拍也不错。

铁锹虽然比较沉,不过它不但能拍碎僵尸的脑袋,还能用来开门。我不觉得枪械适合打僵尸,因为对于未经训练的人来说,要打中移动的僵尸头部没那么容易。弹药也会有用光的情况,并且枪械容易使人大意轻敌。

僵尸生存指南100天(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7)

博物馆中的冷兵器。上排为盔甲、旧式十字弓,下排为武士刀、长柄戟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冷兵器馆馆长助理德克•布瑞丁(Dirk Breiding)也是个冷兵器爱好者,而且显然博物馆给他提供了天然的武器库:“首先我会穿上武装到牙齿的盔甲。人们认为盔甲会降低灵活度,这是一种误解。我认为这其中只有5%-10%的损耗,而且你仍然可以像没穿那样灵活自如。”

布瑞丁的首选武器是十字弓,它在60米以内表现绝佳。如图中这把来自1460年代德国的复合弓,能发射更短、更粗的弩箭,尽管操作复杂,但它能一次射穿两具僵尸。日本的武士刀是供近距离使用的理想武器。五郎入道正宗锻造的刀有最好的刀刃。不过,血液比水更易腐蚀优质钢,因此需要随时维护刀面的清洁。如果想离僵尸远点,我推荐使用斧矛合并的戟,可以使你与僵尸保持2-3米的距离。

黄金法则三条

如果你确实懒得看上面那么多字,那就记住下面三条“黄金法则”吧:

僵尸生存指南100天(如何在活死人横行的疯狂世界求生)(8)

一个靠谱的搭档很必要。

__________

编辑的话:怪不得各种僵尸片的主人公小队都有警察,看来在僵尸爆发的时候手头能有趁手武器最重要,就像上面那位博物馆的老兄一样。

本文编译自 New York Magazine: How to Survive a Zombie Attack,有修改。

研究僵尸,末日求生,可详细阅读《僵尸生存指南》,点击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