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排水系统哪个国家修建的(是因为德国人百年前造的排水系统)(1)

又到雨季,生活在内陆城市的人们又要开启“看海”模式。每当这时候,总有人说,青岛不怕水淹,是因为德国人一百多年前给青岛设计了一套强大的排水系统。然而,那一套多年来不断被美化的德国排水系统在德占时期是青岛人记忆中不折不扣的灾难。

光绪年间,清政府被德国胖揍一顿,甩手就割了青岛。德国人上来就占地强拆,青岛口和青岛村一带的黄金地段统统被强制划走,成了白人生活区,无数青岛人流离失所。

占了好地段,还得住得舒适安全,城市排水更马虎不得。于是,完全以德国最先进工业技术修造的城市排水系统在青岛应运而生。其理念领先全球:雨水排泄与生活污水排泄分开处理,分流雨水的暗渠、排雨水管道和排污管道令当年造访青岛的德国亲王自豪断言是亚洲第一。其工艺水平也令人咋舌:水泥抹面、陶瓷贴底,横断面80厘米,哪怕水量极小都能保持高速排泄,沿海的暗渠排泄口直径更是达到两米。

老青岛

然而,这整个排水系统都围绕德国居民区修,简直是风光令人流连忘返;华人居住区却常年污水横流,且瘟疫传染病横行,走在街上臭气熏天。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污水都排到华人区了。

德国居住区的“雨污分离”排到华人区就是“雨污合一”。当年德国人居住区的污水在今天青岛的团岛地区沉淀后入海,周边的华人区就被恶臭肆虐了几十年,团岛一带因此常被称为“大粪场”。

青岛百姓沉浸在污浊里的糟心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经过彻底的治理,才算彻底结束。至于德国人留下的管道管线,好些确实在发挥作用,但现在还保留的德国管道只占青岛当前排水系统的3%,而担负了青岛排水重任的全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德国排水系统其实也给青岛留下了很大的贡献,但这不是那些体积恐怖、场面震撼的管线,而是城市防汛的经验理念。

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青岛就完成了一场震撼全国的强大改造:1953年,青岛大港纬路明沟改造。这条长600米、宽7米的臭水沟就是德国排水系统的造孽后果,虐了青岛人几十年,这下不但被一口气填平,更完全参考德国技术,把明沟改成了暗渠,旧址上还建成了街心花园。

青岛市排水系统哪个国家修建的(是因为德国人百年前造的排水系统)(2)

20世纪80年代起,各大城市都在扩张。与很多城市不一样的是,青岛每一步的城市扩容都是排水系统先行。于是,到了90年代,青岛就有排水管道596千米,这在今天也领先大半的一线城市。今天,青岛的排水管道总长早已超过了3000千米,建造标准也是高得惊人。而传说中能用百年的德国管道绝大多数都已经被重新翻修了,真正还存留的德国原装管道凤毛麟角。这才是青岛的排水系统在每年的暴雨风潮中岿然不动的真正原因。

德国能在青岛的荣耀中“躺红”,原因与一部分国人的自卑心理有关。其实,青岛排水系统的奇迹在于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和优秀技术,结合自己的优势外加勤奋,从而不断完善。有了这种精神,加上实干,相信内陆城市以后也不怕雨季了。

有趣,有料,有深度

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

本文作者|独孤雪亭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阅读更多:

他们做一事为民谋利,惨遭斩首时,百姓围观谩骂:快杀快杀!

大清三朝元老,76岁时想退休,乾隆怒了:你是不是欠收拾

中国帮菲律宾打退海上霸主,霸主怒了,要用两条船征服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