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朱婷 文、图 部分图片浪坪乡提供

10月21日,天气晴,蓝天白云下的酉阳县浪坪乡,风光秀丽,一栋栋小楼房掩映在青山之间,宽阔的公路一直延伸到远方,给外来者绘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新图景。“我见证了浪坪乡几十年的历史,这些年,浪坪乡得到空前发展,可以说是超乎想象。”在这里生活了47年的浪坪乡宣传统战委员王敏感慨地说。

包括王敏在内的浪坪乡人看得到,也感受得到:以前,乡里是“寒居深山,坐落深崖”,基础设施薄弱;如今,不仅接打电话不用愁没有信号,硬化路也修到了家门口,小车可以开进自家院坝,家家户户还用上了自来水,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乡里的产业也得到了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多渠道增收。

养鸡达人助力乡亲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重庆故事(1)

浪水坝村农业产业孵化园里,打造的鱼塘。

雨天再不担心打湿鞋,打电话再不愁没信号

浪坪乡是重庆市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距离酉阳县城100余公里,也是酉阳县最偏远的乡镇。当地植被覆盖率高,但是山地多,成片的土地较少。“以前,我们浪坪可以说是‘寒居深山、坐落深崖’。”10月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浪坪乡宣传统战委员王敏这样说。

王敏说,所谓“寒居深山、坐落深崖”,指的就是交通不便,2017年以前,集镇上的街道长度仅300米,狭窄而凌乱,晴天到处灰、下雨一身泥,乡里情况更差,硬化公路不足40公里,去趟集镇上最远的得两个多小时,电信信号覆盖率低,接打电话常常没有信号,饮水也成问题,正因为基础设施差,限制了当地的发展。

脱贫攻坚,首先就是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

几年过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何?去往浪坪乡浪水坝村的路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车子在浪水坝村的农村公里上行驶,两旁,一排排漂亮的小楼房闪过。“如今,路已经修到了我们家门口,娃儿上学不愁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也越来越方便。”浪水坝村村民谢从怀幸福地说。

村民代奉华家,新建的两层小楼房格外醒目,硬化公路直通到他家,楼房配备了单独的厨房、厕所,还有自来水管接到家里。“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走很远挑水了。”代奉华说。家门口,就是他规模化种植的辣椒,今年,辣椒丰收,也让一家人实现增收。

浪坪乡党委副书记谢正阳介绍,三年多时间以来,浪坪乡建成5米宽的四级农村路104公里,入户硬化路60公里。“现在,硬化路通到乡里的家家户户,下雨天走路再也不用担心打湿鞋了,而且自来水管接到了每户村民的家里,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4G信号也达到了98%的覆盖率,再也不愁接打电话信号差了。”

养鸡达人助力乡亲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重庆故事(2)

浪坪乡,村民的小楼房修得气派又漂亮。

撂荒地变致富地,租金、分红还有务工收入

“我在浪坪生活了47年,见证了浪坪几十年的历史。2017年以来,浪坪乡得到空前发展,可以说是超乎想象。”王敏说。

他所说的“超乎想象”,除了基础设施的改善,还有产业的发展。

浪坪乡浪水坝村农业产业孵化园里,如今这里不仅种植了油桃,还打造了35亩鱼塘,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谁曾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

按照规划,乡里引回了在外地承揽工程的村民谢从友,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改造这片撂荒地,使其得以优化利用,同时,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康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周边4个组80多户村民500余人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公司,除获取土地租金和收益分红外,还可以通过在这里务工,来增加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

谢从友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吸纳了30多位村民长期在这里务工,工资每月为3000元,而一些打零工的村民劳作一天的收入也达到了80元,还包吃住。

这是浪坪乡引入企业带动当地发展的一个缩影。谢正阳介绍,乡里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引入康蕊农业、敏兴农业、园博农业等企业,分散式打造种植业,以弥补了当地山地多、整片土地少的问题,同时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利益联接带动广大贫困农户增收。截至目前,浪坪乡已建成冰糖李基地520亩、茶叶基地1250亩、油茶基地500亩、辣椒基地4000亩、青花椒基地1200亩、优质大米基地1200亩、糯玉米基地400亩、毛白菜基地400亩等。

“李子、青花椒和茶叶都要几年才能有收成,属于中长期种植作物,辣椒、大米、玉米则是短期作物,短期内可实现收益,差异化发展,既保证了收益,也有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谢正阳说。

据介绍,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到户和落实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了浪坪乡546户贫困户户户能增收。

养鸡达人助力乡亲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重庆故事(3)

养殖户石玉仙正在喂鹅

发展养殖,村民尝到甜头成致富带头人

同样是浪水坝村,10月21日,村民石玉仙正在自己的养鹅基地忙碌着。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石玉仙和丈夫开始养鹅,半年时间过去,养殖的鹅已经先后出栏上市了两波。问及利润,石玉仙回答得有些保守,但是满脸笑容:“利润嘛,还是可以,有10多万元。”再等10多天,第三波养殖的鹅又要上市,又能获得一波收益。尝到甜头,现在,石玉仙还选好了第二养殖基地,准备扩大规模。

规模化养殖,让石玉仙荷包鼓起来的同时,也成为了致富带头人,为附近多位村民创造了增收条件。

村民严平先就是其中之一,她在石玉仙的养鹅基地工作,主要负责喂鹅、打扫等,工作不累,每个月能获得2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我岁数大了,只能留在家里,还能干点活,就当锻炼身体了,这些活路儿都轻巧,又能挣点零用钱,还是很不错。”严平先告诉记者。

乡里,像石玉仙这样的养殖大户不少。

在官楠村,贫困户何云玉家,昔日因学、因病致贫,后来,在村支两委引导下,学到养殖技术,养起了鹅,从最初的10只到现在的300余只,大干一场的同时,荷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记者了解到,养殖户们之所以放心大胆养鹅,是不愁销路。而普通农户或者贫困户要养殖鹅,还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乡里的产业孵化园会提供低于市场价的鹅苗,村民拿到鹅苗前,孵化园已经接种疫苗,村民省去了接种疫苗的成本和麻烦,等到上市,村集体经济组织还会按照市场价进行收购,让村民不愁销路。目前,浪坪乡全乡养殖上市的鹅已实现利润2400000元。

记者了解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浪坪乡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还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活动,激发全体村民内生动力。

经过合力攻坚,浪坪乡的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21.55%降至2019年的1.03%,乡村面貌越来越美的同时,村民们也大步走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