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正式申遗成功。

自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和长城在1987年申遗成功之后,陕西经历了近三十年的等待,终于再次新增了一项世界文化遗产。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之前的两个项目,这次申遗成功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一个项目就包含了7处遗产点,让陕西在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数小幅提升的同时,遗产点的数量也从1处跃升至8处(长城未确定具体遗产点)。

五年来,这8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也成为了国内外游客来陕西旅游观光,首先考虑的目的地。

西安市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根据考古工作发现,秦陵的陵基为近覆斗方形,夯土筑成,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围绕封土堆,在地面上还筑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城的四角还筑有角楼。

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它是秦始皇陵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已发现了三个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兵马俑坑均为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坑内埋藏有陶质兵马俑7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辆。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其中,武士俑高约1.8米,面目各异,从服饰、甲胃和排列位置可以区分出它们的不同身份,出土武器多为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仍锋利如新。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3)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4)

大雁塔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5)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即唐长安城遗址南部,又称大慈恩寺塔,始建于652年(唐代),701年重建,经历代维修,现存塔为1604年(明代)修复。

大雁塔是7~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其所存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进一步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6)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7)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8)

大明宫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9)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北部的龙首原上,地处唐长安城东北、南倚唐长安城北墙而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高宗龙朔二年(662年)重建,次年建成。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是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宫城遗址,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方起点城市唐长安城的代表性遗存。2010年10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正式开园迎客,作为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园内三分之二的区域向社会免费开放。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大明宫微缩景观、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望仙台标识、太液池等十大景点向游客展示大唐盛世的辉煌。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0)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1)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2)

小雁塔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3)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始建于707年(唐代),又称荐福寺塔。小雁塔初为15级密檐砖塔,后经多次地震损坏,又多次整修,现存13层,高43.38米。

小雁塔即为保存义净带回的佛教经像而建。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佐证了佛教自印度东传的历史,也见证了佛教在唐代长安的流行。小雁塔是唐代同类密檐砖塔保存至今最早的一例。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4)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5)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6)

兴教寺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7)

兴教寺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兴教寺内,地处少陵原畔。兴教寺西跨院名“慈恩塔院”,院内玄奘和弟子窥基、圆测墓塔,3座塔呈“品”字形排列,中间较高塔是玄奘法师的灵骨塔;西侧是玄奘大弟子窥基的舍利塔;东侧是其另一位弟子圆测的舍利塔。

兴教寺塔佐证了玄奘师徒共同翻译阐释佛经以及在东亚地区发展弘扬佛教的历史。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8)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19)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0)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1)

未央宫作为西汉都城最重要的宫殿,是汉帝国的权力中心,是汉长安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始建于公元前200年。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是丝绸之路最早的东方起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揭示了“丝绸之路”这一人类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文化线路之缘起,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

在这座著名的宫殿里,汉武帝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就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而未央宫遗址展示区已经于2013年对外开放,采取原始展示、模拟展示、视窗展示等多种展示方式向游客清晰呈现建筑特征。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2)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3)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4)

咸阳市

彬县大佛寺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5)

彬县大佛寺石窟位于咸阳市彬县城西10公里的大佛寺村清凉山下。大佛寺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大佛寺石窟是中国现存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规模最大、最为精美的石窟群之一。

彬县大佛寺石窟是盛唐时期唐代都城长安及周边地区中国式石窟艺术的重要遗存。在大佛象征神圣的身后光环表面,刻着火焰纹、花卉和卷草纹图案,其中还穿插了众多的飞天伎乐和坐佛形象的浮雕,展现出一派佛国世界里和谐、欢快的气氛。这些背光间的小坐佛却有着低平的肉髻、方圆的面庞,丰满而敦厚的身躯,保留了很多北周以来的造像特征。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6)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7)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8)

汉中市

张骞墓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29)

张骞墓位于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是中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墓葬。

张骞墓以具有汉代特征的封土墓葬形制、“博望造铭”封泥、石首等出土物,与张骞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相印证。张骞墓与陕西省其它六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一起共同承载和代表着丝绸之路从开通、发展到繁荣、鼎盛的历史时刻。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30)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31)

陕西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丝路申遗成功五周年)(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