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1)

毛泽东是二十世纪,甚至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伟大人物。

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说过: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他的强有力的影响在全世界亿万男女的心中留下了印记。毛泽东是革命的儿子,是革命的精髓,确实是革命的旋律和传奇,是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毛泽东没有死,他永垂不朽。如果仅仅是从中国的范围来衡量他的划时代的功绩,那将有损于对这位非凡人物的纪念。他对当代局势发展的贡献是没有人可以比拟的。这位人物的谦虚和幽默,他的光荣和伟大,他的英勇和胜利,将永垂青史。毛泽东的名字将永远是穷人和被压迫者的伟大而正义的事业的同义语,是人类反对压迫和剥削的斗争的光辉象征,是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胜利的标志——我们巴基斯坦将永远怀着敬意纪念不朽的毛泽东。”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2)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伟人,离不开他的伟大智慧和精神。其中,他的意志力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身上独有的意志力,希望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示和引导。

1913年至1920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了7年。在这期间,他的价值观开始成熟起来。在他的“讲堂录”(课堂笔记)上,他写到“横尽空虚,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惟我(贵我)",他提出了“贵我”的主张,表达了自己“藐视”世间万物,不畏任何艰难,创造不世勋功的英雄气魄,就如他的诗词一样。

同时,他写到“十二月六日修身独立不惧,循世不闷。狂澜滔滔,一柱屹立,醉乡梦梦,灵台昭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动,猛虎躑于后而魂不椋,独立不惧之谓也。”

可以看出,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修身”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对自己锻炼心性和提升意志力提出很高的目标。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3)

他提出:“意志者,吾人之心。”即意志是一种内在的品质,来自个人的内心,它是一种精神状态。

1917年4月1日,24岁的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2号上发表《体育之研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文章阐述了体育锻炼对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如体育可以“调节感情”“足以强意志”。以此期望国人借体育运动由弱变强。

1917年7月中旬,毛泽东和萧子升在湖南徒步旅行,他们从长沙动身,徒步游历了宁乡、平江、浏阳、安化、沅江五个县。他们一路上靠行乞,农民帮他们解决了吃饭和睡觉问题。最终走遍了五个县,没花一个铜板。

1927年1月,正值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青年团湘区(湖南省)第一任书记戴述人陪同下,徒步700公里,走遍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5个县,广泛接触了农民和农运干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后来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及大革命运动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4)

从1910年出乡关,到1920年践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用了长达10年的光阴,尝试了各种救国方案,如“圣贤救国”、“教育救国”、“呼声救国”、“自治救国”、“法律救国”等,最终才找到适合中国的道路,即马克思主义。可想而知,这10年间,他经历了多种艰难挫折和思想迷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强疮百孔的中国,不曾自暴自弃,而是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带领人民找到了方向和目标。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调整革命路线,带领军队上井冈山。井冈山初期,遇到了各种困难,条件异常艰苦。如没有床,部队就只能借老乡家的门板当床用。有一段时间,战士们在还老乡门板时,常常会“张冠李戴”,导致装不上门板。

至1928年,我军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六项注意”中第一条就是“还门板”。后来又把“还门板”改为了“上门板”,要求战士借的门板不仅要还回去,还要能安装上去,避免错还。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5)

建国后,毛主席常说,“我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看……”。

1965年5月,时隔多年,毛泽东终于再次踏上了这一块给他深厚感情的革命热土,他感慨到:“我离开井冈山已经38年了,这次旧地重游,回忆起38年前的这段历史,心情总是非常激动。”

参观的时候,毛主席回忆到:

什么事情都是开头难。当时我们在井冈山生活条件是相当艰苦的,住的是破草房,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百家衣。夜里盖的是禾草,脚上穿的是草鞋,有的同志甚至连草鞋都穿不上,打赤脚,上山下山全靠两条腿。所有吃的、用的东西全靠两肩挑。当时除极少数人说点风凉话,闹点情绪外,大多数人是坚定和乐观的,战斗力还是蛮强的。

借百姓门板,吃红米饭、南瓜汤,穿百家衣,盖禾草,穿草鞋,打赤脚等。这样艰苦的条件令人难以想象,生存都是极大的问题,更何谈发展。他们是如何立足扎根的,他们吃的苦到底有多少?我想,只有极致的意志力才可能生存下来,发展起来。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福地”,是中国革命的新开端。在这里毛泽东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为中国革命的生存,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而这样伟大创举的摸索和创立,背后得付出多少代价,吃多少苦。每一个了解这一段历史的人,都会被这样的精神折服。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6)

1936年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疑惑:“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千里迢迢走进了当时“神秘”的红色区域,对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士、领袖、将军,及他们的生活、思想观念等进行了采访。

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毛泽东的生活条件是这样的:

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

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和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的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虽然除了主席以外还是红军的一个指挥员,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红军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7)

除此之外,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红军大学学员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等等。埃德加•斯诺目睹这一切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毛泽东的思想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也许,正如人们所说的,任何伟大的思想都是在异常艰苦的生存条件下孕育出来的。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8)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自1938年开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以实现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解决经济困难问题。

毛泽东百忙中也亲自开了一块地,自己下地种植蔬菜。休息时间进行锄草、施肥、浇水等,精心地管理。看着毛泽东工作繁忙,工作人员劝说他不要劳动了,毛泽东却笑着说:“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嘛!大生产是党的号召,我应该和同志们 一样,响应党的号召,参加生产领导。”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9)

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说了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第一个是关于酸菜的:

“1949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

另一个是关于苹果的:

“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说这两个故事,是为了明白一个道理:

“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10)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享年83岁。

记者报道称:“9月9日下午4时这一悲痛时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转动。”

毛泽东逝世后,工作人员整理他的衣物,发现了一件衣服上面足足打了73个补丁,这件衣服伴着毛主席走过了近30个年头。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11)

结束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毛泽东强大的意志力)(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