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简介特点(蒲剧三疑记的改编背景与过程)(1)

《三疑记》是山西梆子戏的传统剧目,已经久不上演。故事讲的是:明崇祯时,永要关总镇唐英,为了教子读书,将王彪先生请在府中,设馆授读。一日王先生书馆得病,学生抱来母亲的红绫被,替王先生发汗,误将其母一只绣鞋带到书馆,并未发现。

唐英回府,听说王先生有病,前去书馆探望。这时王先生已睡,遂欲离去。在熄灯灭火时,发现一只绣鞋。细加审视知是夫人之物,遂疑夫人与王先生有奸情,怒而回府,要杀夫人,经丫环劝阻。二次转回书馆,丫环上前叫门,先生不开。又逼夫人亲自叫门,先生仍不开门,并义正词严地加以规劝,唐英疑团才释。但夫人深感委屈,愤而自杀,未遂。唐英百般赔情,并向王先生负荆请罪,才得无事。

夫妻如何相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个戏主要讲夫妻相处之道的,在当下仍有她的现实意义。而一般反映家庭生活的戏,展现家长里短,悲欢离合,恩爱情仇,与老百姓的生活很近,深受到观众的喜爱。比如著名晋艺术家谢涛主演的晋剧《烂柯山下》,每次下乡演出,老百姓都会点这出戏,而且每次都能引发观众关于夫妻相处的诸多感慨,催生观众在生活中热议的话题。

2019年在福建福州举办的中国戏剧节上,有多部改编传统戏是反映家庭夫妻关系相处的。比如京剧《玉簪缘》闽剧《红袍记》莆仙戏《踏伞行》等。每个剧种的传统剧目都非常多,已经很多不能再演,而加大对久不上演的仍具有现实意义的传统戏进行改编已经受到戏曲界的普遍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决定对久已不演出的传统剧《三疑记》进行改编,并期望通过这部戏的改编,尝试重走传统戏曲生产之路,创新戏曲生产新机制。

由于多年戏曲生产的种种弊端,人浮于事,养人不养戏,剧团市场观念不强,不重视戏曲的宣传推销,忽略市场和观众。违背戏曲的艺术规律等等,这些对良好的戏曲生态建设无益。

而我们改编的目的:通过改编《三疑记》,用最艺术最经济的办法恢复一个传统剧目,为剧团增加一个下乡剧目,锻炼一批年轻演员,吸引一些年轻的观众,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重视戏曲生产的成本核算,并注重加大戏曲的宣传推广。

该剧由中国戏剧学院毕业的导演系研究生薛强担任编剧2020年春节写出第一稿,之后在众多专家的指导意见下,改了第二稿。于是我们把这个剧本发给山西所有剧种的戏曲团体,可供他们排演。无需支付剧本费用,并派导演去现场指导排练,全部选用年轻演员。有临汾蒲剧院首先组成《三疑记》剧组,并且作曲谱曲。随后又有广灵秧歌剧团,定下排演《三疑记》,在县里支持下,音乐设计已经完成,已经购置服装,制作道具,择期排练。《三疑记》对广灵秧歌意义不同寻常,广灵秧歌多年没有排过戏,剧团处在解散状态。通过排练《三疑记》可以凝聚剧团的力量,真正达到小剧种的活态传承。

每个剧团,开排之前,都要举办开排仪式,在排练过程中,要时时通过自媒体进行宣传,并拍摄宣传短片,在各种媒体上播放,以期得到更多戏迷的关注,加强戏曲生产过程中的宣传力度。

目前,改编的传统戏《三疑记》,正由多个剧种参与排演,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甚至有民营剧团,对此剧感兴趣,比如忻州梅琳北路梆子剧团等。新改编的剧本不是专门为某个剧团而创作的,而是给所有团体来创作,而且是为了让更多的戏迷观众欣赏到传统戏的魅力,扩大戏曲受众范围,这也是改编排练《三疑记》的目的和初衷。这也是久演不衰的传统戏区别于新编历史剧的一大特点。(文章来源于名堂文化微信平台,作者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