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并形成通俗易懂的老话或俗语,给我们提供指导和帮助。俗语和老话其实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在研究我国的语言方面有重要价值。

古人在年龄方面就有很多经典的语言,其中有一句“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老话说人到六十)(1)

古代由于战乱、医疗水平、环境和饮食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平均寿命普遍很低。

据统计,从夏朝到民国时期,我国人的平均寿命都不超过35岁。到新中国成立后,平均寿命才逐年增长,1957年是57岁,1981年是68岁,1985年为68.97岁,其中男性为66.96岁,女性为70.89岁。2021年已达78.2岁。

按照古代的平均寿命而言,到了六十岁,已是花甲之年。人到六十岁,在很多方面和年轻时就应该不一样了。

两不交

一、不交友。

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结交朋友,尤其是性格开朗的人,更是朋友很多。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古代尤其是有些成就的人,大都非常喜欢交朋友。

毕竟很多人在朋友的帮助下,更容易有一番成就。像是历史上大汉开国皇帝刘邦,年轻时其实就是个混混,非常喜好交朋友,也非常乐于助人。后来在夺取天下的时候,他的弟兄们都参与其中,对他的帝王之路形成很大的助力。

朱元璋也是一样。至于三国时期的刘备,那更是有桃园三结义的经典佳话。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即使力量再大,也是微不足道的。众人齐心,才会其利断金。

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老话说人到六十)(2)

现在社会也是一样,多交几个朋友,就多些人脉。谁都知道,当下一个人事业有成,个人能力占很大一方面,但不得不承认,人脉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个朋友帮助你,提携你,和没有朋友帮助,个人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是不一样的。

可人到了六十岁,步入花甲之年,身体各部分机能大不如前,事业有成的已经事业有成,没有成功的人,其实再想成功的几率已经非常小了。在这时候再去结交朋友,显然没有必要。

人到六十岁,其实更应该做的是如何过好个人的生活,修身养性,不给子孙后代添累赘。

二、不交财

在古代,其实很多六十岁的男人已经不再是一家之主,家庭的顶梁柱显然已经落在了子孙身上。六十岁的人对于家庭的事务应该管理的很少了。这时候就不应该和别人有金钱上的往来了。

现在社会也是一样,六十岁的人无论在家庭,还是事业上大部分都已经退居二线,手里即使还掌握着钱财,也不应该借钱给别人,或是朝别人借钱了。

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老话说人到六十)(3)

因为六十岁再有财物上的大幅流动,万一哪一天身体不行了,会给子孙后代们留下烂摊子。再有,所谓不交财,就是说六十岁的人,手里应该存着点钱。尤其是当今社会,老人手里没钱,在生病住院需要用钱的时候,会很被动。

两不碰

一、不碰色。

人到了六十岁,精力没有年轻时候大了,这时候最应该是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少给儿女添麻烦。在古代,有很多上了年龄的人,还欲望很大,对异性有十分关注,沾花惹草,到最后一般都没有好下场。

现在社会,其实也有一些老人,不懂得自尊自爱,爱惜名节,在个人作风上出现问题。最后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六十岁的人,应该和自己的另外一半相互关心,爱护,珍惜家庭的和睦,才可能安享晚年。

二、不碰对健康不利的食物。

古人云“四是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多食”。人到六十岁,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毫无节制的吃喝更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况且现实中,很多六十岁的人早就有了基础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这时候就要节制饮食,不碰高盐高脂类的食物,对身体健康才更有好处。

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老话说人到六十)(4)

结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说得很有科学道理。对每个人而言,其实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特点,也有每个年龄需要做的事情。不交友,不交财,不碰色,有节制的饮食,会让六十岁的人更加精神焕发。

其实在现实中,因为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增长,很多六十岁的人还在不停的努力奋斗。对于这样的人,更应该做的是把握好身体。毕竟一个人的精气神才是最为重要的。(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