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帝杼、帝槐两代君主对东夷族的征战之后,东夷族臣服于华夏族,并在帝槐在位时期来朝夏王。自此,东夷族和华夏族基本和平相处,并且东夷族受华夏族影响较深,逐渐融入华夏族。而在夏朝在对东夷族的战争和融合过程中,夏代也从槐传到芒,再传到泄;槐在位时,发生了河伯与洛伯之战;芒在位,开启了传承千年的沉祭仪式;泄在位时,发生了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同时对东夷授予爵位,对外用兵,以征不享。

河伯与洛伯之战

根据史书记载,洛伯与河伯之战发生在夏朝的第七位王槐在位的第十六年。这里的洛指河南洛水,河指黄河;河伯名为冯夷,洛伯名为用。洛伯与河伯应是夏朝的方国首领,向夏王纳贡,二者所在的两大部落发生战争,而战争原因应该是争夺河洛之地适合居住和农业耕种的河谷地带。这也说明了河洛之地为洛伯家族与河伯家族的封邑,而不是夏朝的直接管辖区。

而关于战争的结果史书中没有提及,个人认为应该是河伯胜出,因为后来的上甲微对有易氏发动复仇战争的时候,是向河伯借的兵;并且在后来的神话中,河伯冯夷被神化成掌管黄河的水神。

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千年沉祭自帝芒而始)(1)

河伯出巡,汉画像石,出土于南阳

帝槐在位44年而崩,其子芒继位。

史书记载:

《竹书纪年》:“ 帝芬十六年洛伯用与河伯冯夷鬭。”鬭(dòu)同斗

《初学记》引《归藏易》:“昔者河伯筮与洛伯战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也。”

千年沉祭仪式的开启者——帝芒

帝槐在位四十四年之后去世,其子芒继位。在帝芒在位的第一年,在黄河边举行了隆重的献祭仪式。除了把必备的猪、牛、羊“三牲”沉入河中,还把当年舜帝赐给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圭”也沉在黄河中,以示虔诚,企求得到河神的庇护。在沉祭仪式之后,芒又到东海之滨狩猎,捕捉到了一条很大的鱼,这个鱼可能就是海中寻常大鱼,夏人居中原,少见之,以为奇。群臣向芒称贺,认为是河神所赐祥物,可永保太平。

这就是“沉祭”仪式,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有“沉嬖” “沉妾”的记载,嬖、妾就是作为牺牲的女子,将其沉入河中献祭河神,这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河伯娶妇”。周穆王也曾举行过沉祭仪式,他把玉璧递给河宗伯夭,伯夭接受玉璧后,面向西将玉璧沉人黄河中,太祝也将牛、马、羊沉人河中以祭祀河神:在春秋时期,晋平公发兵进攻齐国之时,要渡黄河,其臣下用两对玉向河神祷告,并把玉沉人黄河后才渡河。在周朝以后,沉祭仍很盛行。

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千年沉祭自帝芒而始)(2)

沉祭“祭品”

帝芒在位18年而崩,子泄继位。

历史记载:

《竹书纪年》:“后荒即位,元年,以玄圭宾于河。狩于海,获大鱼。”荒即为芒

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

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发生在帝芒的儿子帝泄在位期间,上甲微是商部族首领的名字,上甲微也是后来商汤的六世祖;有易氏部落属于白狄,居于易水。

商上甲微灭有易氏之战具体是这样的:在帝泄在位的第十二年,商部族的首领商候亥带着货物到易水之滨的有易氏部落去做交易,或许是亥在有易氏做客期间行淫乐之事亦或许是有易氏见财起意,有易氏部落首领绵臣将亥杀死,夺走了他的财货,将随行人员驱逐。 亥的儿子上甲微感到非常悲愤,想要为父亲亥报仇。四年之后,也就是帝泄十六年,上甲微向河伯借兵,灭有易氏部落,杀有易氏部落首领绵臣,为亥报了仇。

上甲微在讨伐有易氏的战争中胜利后,继承了商部落的首领之位,导致原始氏族制度的崩溃,商部落形成原始国家形态。此后,商国逐渐壮大,在夏桀在位时期推翻了商朝的统治。

当然,有易氏部落也没有完全覆灭,在此次战争之后,有易氏部落残余势力北逃到古易水区域继续发展,后改名鲜虞,建立了鲜虞国。并在春秋时期,改名为中山国。

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千年沉祭自帝芒而始)(3)

古中山国

史书记载:

《 古本竹书纪年》: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

《 竹书纪年》: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

东夷用命,夏授之爵。

泄在位期间,夏朝以一个强大的宗主国的身份,对不服从夏统治的部落与方国接连用兵,取得胜利,征服周边。在泄在位的第二十一年,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六夷部落来夏都老丘朝见帝泄,接受泄所封授的爵位。这说明,在夏朝强大的武力面前,东夷族已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接受夏朝的爵位。同时,东夷族和夏朝的交往更加频繁,在有夏之朝基本可以和平相处,而东夷族也在不断的融入华夏族。

帝泄在位25年崩,子不降继位。

历史记载:

《竹书纪年》:元年辛未,帝即位。

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

十六年,殷侯微以河泊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殷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报祭)焉。

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玄夷、风夷、赤夷、黄夷。

二十五年,陟。

《竹书纪年》:帝泄二十一年,加畎夷等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