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阜新近二十天做了几个视频,过了中视频计划,只不过收益杯水车薪,眼巴巴望着那一两毛钱,也是蛮辛苦的,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家乡阜新的变化?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乡阜新的变化(旅居阜新的日记)

家乡阜新的变化

来到阜新近二十天。

做了几个视频,过了中视频计划,只不过收益杯水车薪,眼巴巴望着那一两毛钱,也是蛮辛苦的。

闲暇之余开始翻开相册。

发现还有很多初到阜新的影像,没有放入视频里。

第一个视频做了防疫,第二个视频做了东山小区的二百元一个月的房子,第三四个视频做的还是东山,完全没把市区里的这些素材用出来。

放在相册里吃灰太不好了,索性按着这些相册的图片和视频回忆回忆自己最初来到阜新市的情景,写一些日记。

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有很多深刻的地方,无论是环境,还是风土人情。

从这两方面讲述,有很多细节。

比如有很多人挺健谈,不知不觉就和我聊上了天。

无论是等待出站的排队,还是坐在宾馆接送车里,时不时地都能聊上两句。

比如基层医疗人员并不凶,挺有生活气,一边聊着家常就能把事情办了,轻松地把事情解决的这种感觉,很帅气。

这也让我想起了锦州的防疫相关人员,她们也很好。

有人想插我队,负责登记的直接明面说别插队,想插队门儿都没有,打电话问询的时候也像照顾孩子一样。

阜新市第一个给我留下印象的,除了严苛的防疫之外,就是接我去宾馆的工作者。

这个工作者个头儿挺高,外表端正,光头,黑框眼镜。

和人交流时会探前身子,眼睛也会有力地关注着你,语速较快,但每个字都很清楚。

“会来事儿”,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交际能力强,并且办事清楚的人。

而这个男人显然是可以配得上“会来事儿”的殊荣的。

不仅是阜新,我去过那么多地方,没见过这么会来事儿的。

问我是干什么的时候,我随口说了句,我做自媒体(实际上我啥也不干),就给我说了很多关于自媒体的事情,并且还要说给我找个便宜房子。

小巫见大巫的是,坐在我后面的,就是一个做自媒体的,而且是专业做,我那套小理论搬上来,不多时就换来了大巫善意的冷哼。

好吧,我要改掉撒谎的毛病,坦诚自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新手,咳咳。

第一天给我开了88元的房间,在我两天后离开宾馆时,他表明可以降价,给我换一个五十多的房间,让我租下来。

我表明确定不租下去,也能告诉我附近哪边便宜点,告诉我附近小区大概房租。

这给我一种“阜新人真是卧虎藏龙啊”“这个人交际思路这么好,为什么只干宾馆啊?”的感触。

是肉眼可见的精明。

而与之对比,我第二个印象深刻的就是中介大姨。

如今,我对中介这个行业已经没什么偏见,可是在这个被称为辽宁最穷城市的阜新市,我还是担心产业不成熟,乱收费,强买强卖的现象发生。

因此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进了这个外表又是服装店,又是中介的屋子。

我遇到的中介大姨是一个心很善良的人。

就像我在视频里说过的,她会真的为我操心。

暗示我退掉不好的房子。

又陪着我上上下下跑楼梯,才选了她认为像样,觉得我适合住进去的房子。

合同成交后,还给我拿了个电热毯,觉得我没有擦地擦桌子的布,还给我两片布料。

我钥匙打不开门,喘着粗气给我拿润滑油。

去她家询问附近的情况时,还问我吃没吃饭,要不要给我做。

还特地询问了我这几天吃的是什么,我问这附近有没有卖家具的时候,以为我没桌子,想给我拿个桌子椅子,我说真的不用了。

还有随手给我水票,讲明当地情况的超市老板,我觉得坦诚,且大气。

说起超市老板,我又想起第一次来到东山时,不知不觉顺着高原路走到了东山二厂,在当地也叫翠城小区(福山小区)。

和当地的一个超市老板娘询问当地房租时,随口问了问烟草证多少档。

老板娘犹豫了一下,说了一句26档。

我一时语塞。

烟草许可证是超市向烟草局订烟的依据,而档位就是购买能力,档位越高,购买能力就越高,订烟量就越大。

15档,一周订烟所需的金额就已经达到了五位数,26档……

我记得在锦州,辽宁工业大学附近的六合超市里,和老板闲聊,他的订烟档位26档,一周五六万出去。

这么恐怖的流水让我咽了口唾沫。

这地方这么穷,却有流水这么高的超市啊。

聊到超市,在东山小区里,偶尔能在一家超市里看到一对年轻男女。

十几岁的年纪,男生瘦高,将近一米八,发型时尚,穿搭有风格。

是放在一线城市的步行街上,也不显得土气的穿搭,和东山小区普遍中老年人的大环境下格格不入。

女孩子轻声细语,性格也温婉,两人似乎是兄妹。

女生围着男生撒娇去逛街的时候,男生好面子,说“有人在买东西”,这个场景,也给了我很温暖的气氛。

在一座陌生的城市居住,很难像在家里一样安心,但遇到这些人,我也能多少得到一些安慰。

这或许是我这些天最大的收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