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肠炎还是胃炎,都不是好相处的病!

但是就是有一个方子,不加药就能一下搞定这两种病!

其实还是仲景的经典方剂!

清代名医费伯雄曾经这样评价这个方子:“寒热并用、补散兼行,和法之最佳者!”

听不懂没关系!

你记住后面那个最佳就可以了,方名也要记住:黄连汤!

慢性肠炎的经方(值得收藏的仲景名方)(1)

其实我也是偶然发现,之前同一天接到了两个患者!

吴先生比较年轻,刚刚26岁,是一直拉肚子,腹泻2个月,吃了好多乱七八糟的西药,像什么:土霉素、黄连素、活性炭等等!

中药也吃了,但是吃了这些,病反而更重了,大便都是糊糊或者水样的,每天三五次,还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觉得心烦,乏力,疲倦!

他的舌苔薄黄而润,脉沉细无力!

做个检查,大便能培养出多种细菌,如果从西医的角度看,就是菌群失调导致的肠炎!

但是吃药一直没效果!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应该是寒热失调,脾胃升降失调,简单理解就是,该送上去的营养送不上去,结果就只能排下来,但是下面也不能接受这些营养,一下就乱套了!

也不是什么大病,我当时拟完方子就直接拿给助理,也没有很在意!

慢性肠炎的经方(值得收藏的仲景名方)(2)

刚把吴先生的方子递出去,何先生就进来了,他那会已经52岁了,刚好比吴先生的年纪翻了一倍,有5年的慢性胃炎史,最近又犯了!

早上起来胃里就不舒服,说不上来的那种难受,胃痛、口渴,还呕吐,之前他会去打针,打完针就不痛了,但是这次打了四五针,都压不下去!

只好找中医,没想到他还挺勉强!

平时何先生挺强壮的也没有其他的慢性病,我摸摸了脉,没什么大事!

就是中焦虚,上下不交,才会一直反复生病,脾胃升降失常,寒热不交,打那个针,就暂时破开交通,但是时间一长,病根没治好,还是不通,就接着痛!

但是,确实不算个大病,我当时只给他开了一剂药!

慢性肠炎的经方(值得收藏的仲景名方)(3)

后来过了十几天吧,助理刚好一起随访吴先生和何先生,何先生只吃了一剂药就没动静了,吴先生一共也就吃了10天!

助理随访完,结果都不错,小姑娘就很开心!

把两个人的病历仔细翻了一遍,发现他俩的药方都一样!

除了剂量不同,其他的都一模一样!

关键是,她随访结束,患者都痊愈了!

年龄小,脸上挂不住事儿,我拿过来病历一看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这两人方子相同,确实是一场巧合,但是这不是偶然!

黄连汤是寒热并用的典型方子,这两个人一个是胸热肠寒,一个是胸热胃寒!

慢性肠炎的经方(值得收藏的仲景名方)(4)

吴先生腹泻不止,体内菌群失调,故为肠寒;但是心烦欲呕,是胸热

何先生胃痛难受,痛者寒,所以应为胃寒;但是呕吐口渴,当是上焦热气都盛,尤其以胸部最盛!

所以这两个人,虽然一个是肠炎,一个是胃炎,但是恰好都要疏通中焦,交通寒热!

所以都用仲景的这个方子!

全方一共六味药,大枣每个人家里都有,自己放进去两三个就行!

取其辛开苦降之意!

慢性肠炎的经方(值得收藏的仲景名方)(5)

苦降就是黄连,两个方子都是用黄连作为君药,用黄连之苦以降阳,简单理解,黄连就是消防员,在上面燃烧的火焰,往下引,温熙下焦,改善下焦的胃寒和肠寒!

桂枝、干姜和半夏是辛温之品,作为臣药,散去下焦之寒,这就是取辛开之意,领着下焦的寒气向上,辅助黄连灭火!

但是!

最大的问题来了,中焦不通怎么办?

当然是要打通了,甘以缓脾,缓解中焦的紧张,用党参、大枣、甘草,这类甘温养胃的药,温养脾胃中焦!

可以当成是调解员,把乱成一团的中焦梳理开!

慢性肠炎的经方(值得收藏的仲景名方)(6)

这样上下交通就顺畅了,自然不存在寒热不交,体内就能再一次达到平衡!

另外,仲景原方中,用的是人参,但是考虑到经济压力,就用党参代替,不过在使用的过程中加重剂量!

他们两个人虽然药方组成相同,但是因为何先生年龄比较大,用的也是猛药,他只吃了一剂药就好了,所以每一味药的剂量都要更多一些!

这两个患者,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时隔千年的中药的魅力,也仿佛是与张仲景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提醒:方子要加减,每个人情况不同,因此没有通用的剂量!

我是@消化科王主任,你触手可及的脾胃大夫!

#慢性胃炎##肠炎##非常病例##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