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文化历史悠久,自然它的地名也是非同凡响,一起来看下洛阳九县六区地名的由来~

洛阳的九县七区包括哪些地方(洛阳九县六区命名背后的故事)(1)

九县

●偃师(县级市)

偃师县名的由来,通常的说法也是源于“武王伐纣”的故事。当时殷纣王的商都就在今安阳市的淇县。位予今陕西长安县周国的周武王决心要推翻纣王的统治。首先,武王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的盟津举行军事演习,有八百多诸侯参加。大家建议立即讨伐纣王,武王认为时机还不到,偃旗息鼓,后还师西归。又过了两年,武王还不急于轻易动手。又多次派人到商都了解敌情。时机成熟,武王在商郊牧野,即汲县以北一带进行了一场牧野之战,使殷商覆灭。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里的情节,称偃师之地为当时武王息偃戎师筑城的地方。这便是偃师县名的来历。史载,战国末年曾设偃师、缑氏两县。宋熙宗八年,缑氏并人偃师,偃师名称沿用至今。

●孟津

这个县早在春秋末就已经划城建治了。其城名为平阴、谷城。至秦时改为县。汉代时曾有平阴、谷城、平县、治平、大基、柏崖、河阴和河清等县名,其问没有孟津县名之说。一直到金代,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该县才改名为孟津县。为什么该县会改名为孟津呢?

原来,这个县早就有个黄河渡口叫孟津。那是东汉时期灵帝为镇压黄巾起义,在洛阳设的八关之一。金代始以津渡之名为县名。那么这个渡口为什么叫孟津呢?它源于一个历史故事。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该县东北、孟县西南一个黄河边上的地方与八百诸侯会盟,召开过誓师大会并从此渡河。于是这个会盟处就叫了个会盟台,此渡口便叫盟津了。后来,盟津又讹传为孟津了。

●伊川

伊川,因伊河而得名。据传说,龙门西山和东边的香山原来是连在一起的。洪水经常淹没山南的村庄,那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大禹治水时,凿开了此山,疏通了河道伊水才通过两山之谷,滔滔东北流去。这说明伊河历史悠久。伊川在唐尧时期即称伊侯国,虞舜时期开始称伊川。夏称豫州伊阙地,战国时称伊阙新城,汉置新城县。隋改伊阙县,又改伊川县。宋朝时,它曾属于伊阳县,后又改自由、平等二县。直到民国二十一年即公元1932年,自由、平等二县才又合并为一个县,称伊川至今。

●宜阳

宜阳,因其故城位于韩城的宜水之北而得名。那个故城原为洛河中下游的一个古邑。隋置宜阳县。其后曾改称寿安、福昌、甘棠县等。自金元以来,一直称宜阳县。

●汝阳

汝阳,唐朝时已设置为汝阳县。但到明朝开始它改名为伊阳县,一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这个县仍叫伊阳县。1959年,考虑到“伊阳”与同一洛阳地区的“宜阳”同音易混,加之该县又地处汝河北岸,故复名汝阳县。

●栾川

栾川,栾川之名来自伊水。伊水古称鸾水。相传因此地多鸾鸟而得名。古时“栾”与“鸾”相通,故作栾川。栾川夏商时期属豫州,北宋置栾川县。元明清时为镇,其地盘南部划归卢氏,北部属嵩县。1947年成立栾川县。1960年栾川并入嵩县,次年又分离出来,仍叫栾川。

●嵩县

嵩县,远在炎帝时有伊侯国之称,东周时为陆浑戎地。西汉置陆浑县。宋绍兴九年(1139)升为顺州,金更名为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为县,始名嵩县,是因在嵩山之西而得名。

●洛宁

洛宁,因其境内的西北有崤山、南有熊耳山,故古称崤地,北魏置崤县。西魏改为宜阳县,北周改为熊耳县。隋改为永宁县。民国三年(1914年)改永宁县为洛宁县。1947年洛宁分为洛南、洛北两县。1949年又合两县为洛宁县,取贯穿全境的“洛河”和长期称谓的“永宁”各一字得名。

●新安

新安,自古都属洛阳管。春秋战国时期为周王室属地,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推行郡县制时,始置新安县,隶属三川郡。西汉三国时期,这个县内又分出了谷城县。到东晋,这块地方分为新安、东垣、西垣三县。北魏置新安郡,北周置中州,隋初改称谷州,唐初移谷治于渑池,废东垣,又称新县至今。那么为什么秦时取名新安县呢?因该县当时晚于周围的渑池、宜阳、孟津等县,故取名新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秦朝统一六国后,企图长治久安,故把设在战略位置尤为重要的关、洛要重新设的这个县取了一个安字。便是新安。

六区

●涧西区

1954年,国家选定涧西为工业区,次年7月18日,涧西工业区基本建成,洛阳市设“涧西区”。涧西区因在涧河之西而得名。

涧河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河。《尚书》之《禹贡》、《洛诰》中,伊、洛、瀍、涧四河并列,为大禹治水、周公卜宅之核心区域。涧河为洛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三门峡市陕县观音堂北马头山,向东流经渑池、义马,至新安县铁门镇入洛阳市境,再向东经磁涧后,穿市区至瞿家屯入洛河,全长105公里,集水面积1349平方公里。

●西工区

“西工”之意源于西工兵营。由袁世凯组织于1914年兴建,1956年3月,正式成立西工区。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宣统(溥仪)宣告自行“逊位”,清代结束。清代共历10帝、267年。不久,孙中山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3月,袁世凯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实现其篡权称帝的真正目的,袁世凯选定洛阳作为屯兵之地,在此修建新式兵营,训练新式陆军。他委派官员到洛阳勘察地形,规划选址,决定在东起五门屯、西至灵官庙、南抵下池、北到金谷园的区域内修建兵营。从1914年开始,建窑烧砖,并招集石家庄等地的建筑商齐集洛阳,进行大规模的建设。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西工兵营初具规模,共耗资170万两。营房全部为砖木结构,木料则是从东北运来的红松。由于该工程位于当时洛阳城的西关外,当地人多来此打工,所以称这里为“西工地”,后简称“西工”,这便是今天“西工”这一地名的由来。

●老城区

老城区是洛阳古都现存风格最老的城区。因以宋河南府城为主体,故称“老城区”。老城自北宋建河南府城,历经金元明清四代连续修筑,城址基本不变。

北宋重建河南府城,是为现代老城之前身。西京留守府、河南府、洛阳县衙均建其中。金以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为金昌府,京、府、县三级机构也在其内。明朝老城内除府县两级机构外,还有伊王府和福王府,二府遗址在清嘉庆时称迎恩寺,建国后称青年宫。清河南府、洛阳县两级机构沿驻老城东北隅。民国时期,河洛道尹公署、河南省长公署及行都国民政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均驻于此。

●瀍河区

1953年,瀍东回族自治区(乡级)成立,1957年11月15日,易名为瀍河回族区,升为县级区。瀍河区之名源于穿越该区的瀍河。

瀍河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河。《尚书》中的“洛诰”篇云:“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记载周公营建洛邑曾在瀍水两岸考察占卜。

《水经.瀍水注》云:“瀍水出河南谷城县北山,县北有朁亭,瀍水出其北梓泽中,梓泽,地名也。……《周书》曰:我卜瀍水西。谓斯水也。”

●吉利区

1982年8月13日洛阳市吉利区成立。吉利区之名来源于“吉利村”。 1958年,于吉利村建孟县吉利人民公社。1978年1月6日,为建设石化工业基地,将孟县吉利公社、济源县坡头公社的马洞等7个大队划归吉利石化工程指挥部,隶属洛阳市。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历朝历代,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祈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吉祥”。有时人们为了祝福吉祥降临某地,会把祝福融入地名。吉利村的村名和现在的吉利区的区名都是取吉祥如意之意。

●洛龙区

2000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洛阳市郊区更名为洛龙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西工区凯旋东路迁至关林镇,现洛河南新城区开元大道中段。洛龙区北界洛河,南括龙门山,故区名取名于洛水、龙门山。洛龙区的前身是洛阳市郊区、洛阳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