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94岁的“果敢王”彭家声溘然长逝,结束其传奇的一生。

去世当日,彭家声的同盟军还在腊戌勐约附近,和另外两家武装发生过短暂交火,戎马生涯的彭家声,伴着隆隆炮声离开了他挚爱的果敢。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1)

彭家声是个狠人,打小就是。

13岁的时候,彭家声和小伙伴们一起给土司家里干活,负责把伐倒的楠木抬到山下。有一次,在他们下山的时候,看到一条两米多长的毒蛇,小伙伴们都吓得远远的,只有彭家声站在原地不动。他朝小伙伴们喊到,信不信我抓住这条蛇,吃了它的胆?

小伙伴都不信,彭家声就说,如果我杀了这条蛇,吃了它的胆,以后我的活你们替我干。小伙伴们量他也没那个胆,就答应了,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眼见彭家声已经双手掐住了蛇,照着蛇胆的位置咬了一口。看到满嘴是血的彭家声,小伙伴们彻底服气了,后来都成了他的打工仔。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2)

关于彭家声的家世,坊间有两个比较流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几个反清的明代降将,流落到果敢地区,在那里休养生息,准备复明,后来看复明这事儿实在没啥希望了,从此就把根扎下了。另一种说法是彭家声的老爷爷辈,因为躲避战乱,一路南下跑到果敢谋生,然后落了户。彭家声本人,生前曾多次表示,自己就是老爷爷辈从四川过来的。

为什么叫“果敢”?

很多人解释为“果断、勇敢”的意思,其实不然。果敢的真正本义,是有渊源的,果敢是由英属殖民的掸语变音而来,"果"是掸语的九, "敢"是户口,意思是这个地区由九户人家组成。这种命名方式在我们周边其实挺普遍的,比如我服役时的驻地,有个乡镇叫“八十四户乡”,最早就是由一个八十四户居民的大队沿袭而来。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3)

1949年,18岁的彭家声进了土司开办的进修班,类似于现在的军事培训院校,在教军事知识的同时,偶尔也读读书。虽然学了不到10个月就提前结束了,但好歹也算是“科班出身”,彭家声学到了知识,也结识了不少同学好友。这其中,就有后来和彭家声并称“果敢三毒枭”的罗星汉和坤沙。

毕业后,彭家声顺利找到了工作,被分配到土司家中担任自卫队队长。说白了就是保安队长,和宋晓峰在象山牙度假村同样的职位。志向远大的彭家声,不甘于一辈子当个保安队长,他一直在寻找机会跳槽。

机会来了。

1963年,缅甸政府军开始打击各地判军,还把腊戍、勐东、仰光等几个地区的头头脑脑给抓了,果敢地区见势不妙,就紧急招兵买马成立抗军,由杨振声任总指挥,下面编成6个大队,彭家声获得其中一个大队的副队长职位,开始进入果敢地区的军事指挥体系。

倒霉的是,副队长当了没几天,果敢的抗军就被打了个落花流水,杨振声落荒而逃,跑到泰国躲了起来,所属抗军也是跑得跑散的散,最后彭家声也回了家。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4)

别看果敢只是一个不到300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但这里从不缺少精彩的故事。

果敢名义上是在缅军统一管理之下,但这里山头帮派林立,土匪强盗遍地都是,社会非常混乱,民不聊生,果敢是姥姥不疼爷爷不爱,所以当地人对缅政府是很反感的。

赋闲在家的彭家声,瞅准了这个机会,既然大家都想当“山大王”,为什么自己不去试一把呢?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于是乎,不服就干的资深保安队长彭家声提着菜刀,拉上30多个兄弟就出道了。

别看队伍小,彭家声照样干得虎虎有生气。也正是从这个30多人的小队伍开始,显示出了他机智果断的指挥才能。

彭家声和他的游击队从来不欺负当地百姓,加之又和缅军打了几场漂亮的仗,所以深得民心,人们也愿意帮助他,愿意加入到他的队伍当中,30多人的小队伍渐渐成了大队伍。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5)

就在彭家声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的老领导杨振声拉着队伍从泰国回来了,毕竟是老领导嘛,彭家声就顺势带着队伍前来投奔了,自己随后被任命为旅长。

彼时的彭家声,还不能和老资格的杨振声相比,投靠杨振声之后,彭家声渐渐发现,自己逐渐被边缘化,处处受到排挤和打压。后来,彭家声和杨振声闹翻,自己又干上了个体户。其后几年,又频繁和罗星汉、杨振业等其它势力进行斗争,因为势力相对较弱,他被迫离开果敢,开始屯兵蓄锐,力图再举。

1968年,在重整旗鼓之后,他再次重新杀回果敢。这次,彭家声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接连击溃罗星汉和杨振业的队伍,并最终把他们赶出果敢,彭家声的部队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实力最为雄厚的地方军。

1969年4月,彭家声顺势而为,正式立果敢为县,彭家声兼任县长,并将政府迁进靠近中国南伞口岸的杨隆寨。

至此,果敢结束了长期割据的混乱局面,人们得以休养生息。作为县长的彭家声,刀枪入库,开始带领果敢百姓安居乐业。

当然,期间也断断续续发生过一些小混乱,但都被彭家声拿捏了。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6)

1989年,58岁的彭家声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他与缅甸政府达成约定,成立高度自治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自己出任特区政府主席。在彭家声的影响和带动之下,缅甸境内其它的民族武装,也纷纷站出来与缅政府讲和,效仿果敢成立特区。

上任后的彭家声,干了一件大事。他提出了前无古人的改种禁毒。

在旁观者看来,这个事情是理所当然必须要禁止的,但在果敢,这是需要巨大勇气的。果敢位于“金三角”北部,毒品生意是他们长期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彭家声早年发迹,靠的就是“以毒养军”,这也是他为什么和罗星汉、坤沙并称“三大毒枭”的原因所在。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7)

一时间,彭家声风光无两,成为人人称颂的“大英雄”。

然而,衰败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让彭家声难以承受。

1993年5月,彭家声在和杨茂良的内斗中败下阵来,被迫退出果敢地区,杨茂良取而代之。此后,彭家声联合其女媚林明贤,数度交战,试图重夺果敢管控权。

虽然彭家声后来重返果敢,与缅政府达成一致,但和此前的强势相比,他已经逊色太多,果敢的主导权,更多的集中在缅政府手中。

从2009年开始,彭家声一直都流亡在外,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虽然雄心依旧,怎奈廉颇老矣,已不能饭。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8)

彭家声先后娶过3个老婆,其中后娶两房还是亲姐妹。3个老婆一共为他生育了4男4女共8个孩子。和彭家声相比,这8个孩子相对平庸,并没有继承彭家声的过人才能。

但是,平庸并不影响孩子们的发展。

长子彭德仁担任盟军司令,次子彭德义掌管果敢交通,三子彭德礼是果敢副县长兼银行行长;四子彭德福智力缺陷。而其它四女,同样安排得很好,大女儿嫁给掸邦东部四特区政府主席林明贤自不待言,另外三个女儿也都有赌场经营。

果敢的重要位置,几乎都被彭家掌控。而这,也恰恰是彭家声后期饱受诟病的地方,彭家声后期的落魄,与此有莫大的关系。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9)

回顾彭家声的一生,其经历如同一枚橄榄球,两头尖中间鼓,早年的蹉跎和折腾,成就了中年时期的辉煌,而在晚年,又被后浪重重的拍在了沙滩上。

耄耋之年又疾病缠身的彭家声,带着他的三五随从,既要躲避追兵,还要不停地四处求援,一代枭雄流亡海外,让人唏嘘不已。

果敢王彭家声简历:彭家声和他的戎马往事(10)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