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中国相声界非著名相声演员”的郭德纲,如今走出国门,把相声带去了国外。

9月初,郭德纲从艺三十周年相声系列专场欧洲巡演正式启动!9月15日加拿大温尼伯专场,9月17日美国纽约专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郭德纲、于谦携德云社演员,为海外华人及外国友人奉上了精彩的相声演出。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1)

将国粹传播海外,并在国外享有盛誉,其他相声大师没做到的,郭德纲做到了。

风光背后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心酸。侯耀文曾经评价郭德纲“一路走来,步步血泪,无人扶持,势必嫉恶如仇。”

他拜师学艺屡遭拒,哪怕“给人家当条狗”也没人要;为挣钱维持生计当了48小时的“猴子”,在玻璃橱窗里供人围观戏谑;好不容易混出点名堂,却遭同行打压,徒弟叛变出走,一时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他已是相声界不容小觑的大腕,他和德云社的弟子,可以说是当今中国相声界的主要流量担当。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2)

逆风翻盘的背后,是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维,在传统相声没落的局势下,他硬是凭着一己之力,闯出一条新路,让相声这门“生于民间、死于庙堂”的民间艺术重回茶肆剧院,风生水起!

打破桎梏

德云社有今天,离不开灵魂人物郭德纲。回望曾经走过的路,他如此评价:“声声感叹,步步血泪。”

父亲是一名警察,可他却误打误撞爱上了相声。相声行业讲究师承,没有师承的人是野孩子不会被认可。为了靠拢相声界主流,他三赴北京,四处拜师,哪怕“给人家当条狗”,可是屡吃闭门羹。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3)

成名后,他曾吐槽过这段屈辱的拜师史:“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轰出去,结果我成了龙了。”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4)

没人收留,那就自己单干。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孤注一掷创办了“北京相声大会”(德云社的前身)。有别于主流相声界专注正面说教,他给德云社的定位是——搞笑。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5)

没有显赫的师门,又与主流相声对着干,郭德纲的日子举步维艰。

艰难时刻,第一任妻子弃他而去,只留下幼子郭麒麟;第二任妻子为了维持生计,当掉了首饰衣物;而他自己,为了5000元的酬金,钻进某综艺节目在繁华路段设置的透明屋直播48小时的生活,如同动物园里的猴子,被人围观起哄嘲讽。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6)

是金子总要发光的!郭德纲的表演有幸被相声大师侯耀文看到,“这小子真的很不错”,后经于谦牵线,他收其为徒。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7)

即便有了名师的推广和提携,但要想在相声没落的大坏境下闯出点名堂,必须另辟蹊径。深思熟虑后,郭德纲决定将“搞笑”贯彻到底。

草根出身的他,自然懂得什么才能满足大众的口味。“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尿往低处流”“长得太前卫了,娶了她算行为艺术”……

他每次都能触碰到观众的笑点,他的段子里有“禽流感”“超女”“神六”等时代新词,有从电影、网络和手机短信里摘来的笑料,也有街头巷尾市井里弄流传的笑话。

现在的相声又能让人笑了!”观众评价。

随着德云社场场爆满,购票者排成长龙,他苦尽甘来,自己红了,德云社火了。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8)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2006年,相声界的大腕联合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矛头直指郭德纲;2010年,因在弟子打人事件中护短,他又被卷入舆论旋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曹云金等爱徒接二连三退出德云社,甚至发展到和师傅反目成仇互相攻击。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9)

内忧外患,郭德纲和德云社一时风雨飘摇

痛定思痛,郭德纲意识到,传统相声流传下来的班主制度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曹云金等人的叛变,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在德云社恢复营业后,他打破了之前家族企业式的管理模式,实行公司化运作。经过此番改革,德云社涅槃重生。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10)

对于被贴上“三俗”标签,郭德纲认为这是因为德云社把搞笑放在第一位,自己的改革不被主流相声界认可,但那又有什么关系,艺术没有高低贵贱,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同在,只要百姓认可不就行了?

就这样,郭德纲凭借一己之力,让德云社在相声大环境要“死了”的情况下,逆风翻盘,红火起来。

顺应潮流

郭德纲带领德云社火遍大江南北,传媒功不可没。

2005年底,《相声界的草根英雄》的横空出世,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引起巨大反响,郭德纲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全国。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11)

这是郭德纲第一次体验到传媒的力量,他尝到了甜头,也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的力量将会更加强大,而靠着观众口耳相传积累口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郭德纲虽然天天长袍马褂,写的文章文绉绉,但他却是相声这个行业里最敢于拥抱时代浪潮的先行者。

当时听相声,大小场所从来都禁止观众拍照录像,这是行规。都回家看视频去了,谁还买票来捧场?但在德云社,他大胆鼓励观众录像。不出所料,很多人通过视频知道了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12)

此举既讨好了观众,也给自己做了免费宣传,可谓一举两得。

随着网络平台日渐发达,他又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网上,网名可以免费收听和观看,这一举措又使得德云社收获了一大波粉丝。

吴京就是这样和郭德纲结缘的。吴京刚出道时在香港发展,经常接不到戏,还被当地同行打压,每个失眠的晚上都是靠着听郭德纲的相声度过漫漫长夜。至今,吴京仍是德云社的铁杆粉丝。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13)

郭德纲的变革不止于此。从2007年开始,他开始从表演相声、主持人,跨界参演影视剧。《落叶归根》《火星没事》反响平平,但在《越光宝盒》中他凭借“搔首弄姿”的形象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14)

拍电影、上综艺,他看似有些不务正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从相声界“打入”娱乐圈,借助媒体的报道和社交网络的传播,彻底火了起来,同时带火了他身后的德云社

与此同时,他将旗下的一波青年相声演员推了出来,四处开花,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

岳云鹏以憨厚、贱萌的形象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被称为“小岳岳”,不仅唱红了神曲《五环之歌》,还参加不少综艺节目,连电影银幕上也没少出现他的身影。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15)

岳云鹏不是德云社的个例。郭麒麟凭借帅气的外表在电影和综艺领域游刃有余,张云雷更是一举成为了顶级流量明星,孟鹤堂、杨九郎、烧饼等德云社相声演员,也都形成了各自的粉丝圈层。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16)

在郭德纲的运作之下,德云社的弟子们以相声为核心,涉足商演、综艺、影视表演诸多领域,在各大舞台大放异彩的同时,也给德云社吸引了不少的年轻粉丝,尤其是女性粉丝。

不管是转型电影还是跨行综艺,郭德纲都以“曲线救国”的方式,来为相声做着不懈的努力。在包括贾玲在内的一批相声演员纷纷转型的背景下,他给了很多年轻人希望,将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受众吸引到德云社下。

结语

那么,究竟是相声成就了如今家喻户晓的郭德纲,还是郭德纲造就了现在繁盛的相声市场?

时势造英雄”,他出道时正赶上相声没落的时候,是危机也是机遇,而他恰好抓住了机会,内容定位、管理模式、运营方法,他顺应潮流大胆改革 ,才把相声从低谷中救了起来。

相声同行对郭德纲的评价(嘚瑟的郭德纲曾自嘲)(17)

随着德云社越来越火,影响力越来越大,有关“雅俗”之争也不断发酵。

如果德云社继续这样下去,很难走得长远,而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德云社要想转型,又该怎么转型呢?

这,或许是郭德纲接下来要运筹帷幄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参考资料

【1】《那一年岳云鹏14岁,郭德纲26岁》.人民日报

【2】《保住郭德纲相声晚死50年?》.三秦都市报

【3】《德云社“男团”秀》.澎湃新闻

相声界名角与郭德纲的恩怨纠葛

侯耀华:扬言开除郭德纲,与90后闹绯闻,自封“相声大师”捞金

“可惜了”曹云金:闪婚闪离被骂“渣男”,前妻却深情回应无怨悔

为孝顺学相声,不拼爹的少爷郭麒麟坦言自己退路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