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见习记者 展圣洁)7月20日,由中国中车牵头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正式下线,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目前,高铁的最高运营速度为350公里/小时,航空巡航经济速度为800-1000公里/小时,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填补了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速磁浮项目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由中国中车牵头,联合国内30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攻关,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2020年6月在同济大学的高速磁浮列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

受天气影响极小,几乎可以全天候运行

据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介绍,高速磁浮列车悬浮在轨道上方,高速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实现了列车的“零高度”高速飞行。

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何时开建(乘高速磁浮列车出行的时代要来了吗)(1)

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中国中车 供图

“零高度”高速飞行的特点使得高速磁浮列车比高铁更具优势。“比如,爬坡能力更强、拐弯半径更小,在相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下,高速磁浮列车更容易适应地形、线路更短、隧道更少,比高铁更轻松地实现翻山越岭。”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洪泽介绍。

没有高速旋转的机构、车轮与轨道间无机械摩擦及撞击振动,列车寿命大幅度提高。此外,噪音小和节能的特点,也使得高速磁浮列车的车站可以设置得更加靠近城市中心,方便人们出行。

值得注意的是,高速磁浮列车受天气影响非常小,“几乎可以全天候运行,准时正点发车,且不需要提前很长时间到车站候车”,徐洪泽认为,这是高速磁浮列车相比于高铁和飞机的主要优势。

专家预计票价不贵,二等座与经济舱票价之间

具有如此多优势的高速磁浮列车会很“贵”吗?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开建的上海磁浮线总投资为89亿元,线路全长30公里,折合每公里造价约为3亿元,而高铁每公里造价一般在2亿元左右。

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何时开建(乘高速磁浮列车出行的时代要来了吗)(2)

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车厢内部。中国中车 供图

票价方面,目前,上海磁浮的票价为50元,相当于每公里1.67元。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二等座票价553元,每公里0.42元。上海磁浮的票价约为京沪高铁的4倍。

徐洪泽认为,上海磁浮示范线过短、位置较偏僻、客流较少,并且车辆、牵引系统及运控通信系统等设备全套从国外引进,因此,上海磁浮示范线的造价不能作为工程造价的参照标准。

他认为,如果列车、牵引系统及运控通信系统都采用自主研发,且建设具有一定规模,那么成本会大幅降低。另外,与高铁相比,高速磁浮列车的后期维护成本极低。

他判断,未来高速磁浮列车的票价不会很贵,以京沪高速磁浮为例,大约会在高铁二等座票价与飞机经济舱票价之间。

乘坐高速磁浮列车出行预计还需5-10年

作为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尖端技术,高速磁浮是当前世界轨道交通技术的“制高点”之一,日本、德国等都进行了长期持续研发。正在建设中的日本中央新干线的东京-名古屋区间预计将于2027年开通运营。

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何时开建(乘高速磁浮列车出行的时代要来了吗)(3)

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内部。中国中车 供图

什么时候才能坐上我国自己的高速磁浮列车?据徐洪泽介绍,我国规模化高速磁浮列车技术研究已经持续近20年,尽管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但是还需建设一条40-50公里的试验示范线,并进行3-5年的工程化验证。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建英曾公开表示,乘坐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还需5到10年。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认为,高速磁浮列车可能最先应用于比较重要的、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长距离出行,比如从北京到上海、上海到深圳等。

带动我国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自主发展

徐洪泽认为,高速磁浮列车将是连接东北、京津冀、西北、西南、中原、珠三角、长三角等几大经济区的理想交通工具。

时速600公里磁浮列车何时开建(乘高速磁浮列车出行的时代要来了吗)(4)

我国自主研发的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中国中车 供图

他设想了高速磁浮列车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北京工作的职场人,生活在距离北京100-200公里的卫星城,乘坐高速磁浮列车20-30分钟就能到家,缓解交通拥堵、高房价等大城市病。

如果是常年在京津冀和长三角间往返的差旅人士,乘坐高速磁浮列车单程只需要两个多小时,上午去开会,下午就回来了,城市群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更重要的是,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高速磁浮线的大规模建设,对我国材料科学、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制造都将形成带动。”徐洪泽说。

新京报见习记者 展圣洁

编辑 姜慧梓 校对 陈荻雁

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车厢内部。中国中车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