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跟着邻居帅小伙去小河里捉虾,同行的还有几个邻居,有母女俩,母子俩,我算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满满当当地挤了一辆车。

车到了乡下一座石桥上,桥面宽阔,依次靠边停着几辆车,并不影响车辆来往。据说都是来这河里钓鱼捉虾的。下了车,换上高筒雨靴(主要是为了防),跟着队伍往河岸走,四周围黑漆漆一团,只有身后的头灯投射出扇形的一片光,依稀能听到潺潺的水声,最近高温少雨,小河的水应该干涸了不少。远远地看见前面晃动着昏暗的灯光,还有白花花的水面,那一定是捷足先登的捉虾人了。

捉虾确切地说,是网虾。工具非常简单,一盏头灯用来照明,两个长杆子抄网(类似于捕虫网)一个水桶。左右手各执一个抄网,当头灯照向河面时,会看见小虾在水面上浮动,此时必须眼疾手快,瞄准小虾,两个抄网左右包抄合拢,小虾就乖乖地在网兜里活蹦乱跳了。由于我们是临时起意跟随,帅小伙只准备了两个抄网,所以先由他独立行动,待捉到足够夜宵份量的虾,就由我们接手自由玩耍。不到一个小时,桶里装了一大盆的虾,抄网自然就移交到我们手里,我们轮番作业。这活看着简单没啥技术含量,但真正上手还是需要折腾一会的,我在连续空捞了一些沙石之后,终于成功捉到了三只,外带一条非常漂亮的小鱼。附近河面上的一对年轻夫妻厉害,一个抄网一把塑料扫把,轻轻松松捞了一小桶,听说每天都会来玩一下,玩上瘾了。

其实,我小时候经常去捉虾,只不过是在水库里钓虾,工具也不同,更简单容易操作。水库在山脚下,离村子大约两三千米远。钓虾的季节也是在夏季,一般都选择午休时间,这时家里的大人都陷入了沉沉的梦乡,拎上几只高腰身的竹篮,几根早就搓好的长稻草绳,叫上小伙伴悄悄潜行到水库边,当然路上还得逮几只青蛙,那时候青蛙随处可见,接着把青蛙剥皮露出白嫩嫩的蛙肉(现在看来有点残忍),每个竹篮放上一只,上面压一块大小合适的石头,然后系上稻草绳,找一处水浅的地方,沿着水库边沉入水中,过三四分钟把篮子快速地拉出水面,竹篮底会蹦跳着馋嘴的小虾。运气好,一次能捞上五六只,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满载而归。不过,这样快活的钓虾活动往往只能进行一两次就会夭折了,因为钓上来的虾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还是不舍得丢弃的,带回家爆炒就是一道美味佳肴,而带回家的后果常常是被大人狠揍一顿。(水库每年都会淹死人)可惜,记吃不记打,年年都会上演这样的一出好戏。

没想到,一晃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还能跟着年轻人去凑个热闹,重温已经模糊的童年记忆。

逮虾的地笼放什么食物(捉河虾)(1)

逮虾的地笼放什么食物(捉河虾)(2)

逮虾的地笼放什么食物(捉河虾)(3)

逮虾的地笼放什么食物(捉河虾)(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