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巨阙 (CV14) 心之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6寸;或胸剑联合下2寸(见图2-79)。

【主治】①癫狂痫;②胸痛,心悸;③呕吐,吞酸。

【体会】向下斜刺0.5~1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肝脏。巨阙是心之募穴,但是我从来没有用它来治疗心脏病。需要注意的是,在巨阙穴所在的位置出现疼痛时,一定要分辨是不是心脏病。 昨天有个同事跟我说他在原来单位刚上班不久,就碰到科室出了件大事,患者觉得“心口窝”,也就是巨阙附近疼痛不适,医生没有及时处理,过了十几min患者就不行了,最后认为是心梗猝死了。虽然不是扎针引起的,但是在诊室等候就诊时发生的事,病人家属可就不理解了,闹了很长时间。所以其实医生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啥事都要提高警惕,往最坏里想,才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

开胸顺气主要治疗什么(开胸顺气最好的穴位)(1)

图2-79

11. 鸠尾 (CV15) 任脉络穴;膏之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7寸;或剑突下,胸剑联合下1寸(见图2-79)。

【主治】①癫狂痫;②胸满,咳喘;③皮肤痛或瘙痒。

【体会】向下斜刺0.5~1寸。鸠尾是任脉络穴和膏之原穴,我一般用它治疗胃痛或者十二指肠溃疡疼痛。鸠尾和巨阙下面都是肝脏,所以轻易不要深刺。其实我对鸠尾穴的体验主要来自于气功。初三时候我得了上消化道出血,此后经常剑突下疼痛,尤其是饥饿的时候,吃了很多药都是好好坏坏,吃了就好点,不吃就犯。那时候全国上下气功热,我念大学的姐姐给我带回来一本气功集锦之类的书,我就自己照着书瞎练,最后坚持下来了就是小周天的运行,先吸气入体,呼气时感觉有一股热流沿任脉往下,最后停在下丹田,也就是关元穴。当时就是这样开始的,刚开始练,气息短,到不了下丹田,就在鸠尾和巨阙附近,只要一出现剑突下痛,我就练一练,把气息引导到疼痛的部位,局部暖洋洋的,一会儿就疼痛就消失了。尝到甜头后,我每天都练,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溃疡就慢慢好了。

12. 膻中 (CV 17) 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见图2-80)。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嗝,呃逆;②产后乳少,乳痈。

【体会】平刺0.3~0.5寸。膻中在气功里是一个大穴,中丹田,又是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所以是气所聚之处。临床应用上主要是用于宽胸顺气,治疗咳嗽、气喘、胸闷,也可以用于治疗乳腺结节等病。由于它在两乳之间,对于女性取穴不方便,所以用的比较少。我主要用它来治疗抑郁症,可以起到开胸顺气的作用。膻中是三伏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穴位。

开胸顺气主要治疗什么(开胸顺气最好的穴位)(2)

图2-80

13. 天突 (CV 22)

【定位】胸骨上窝正中(见图2-81)。

【主治】①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②暴瘖,瘿气,梅核气,噎嗝。

【体会】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方刺入1~1.5寸。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的动、静脉。天突在咳嗽、哮喘中用的非常多,但是天突的风险也很大。我一般都不按教材上写的先直刺0.2~0.3寸,然后在胸骨柄后方向下刺,我一般就向下斜刺0.3到0.5左右,同样可以取得疗效。对于咳嗽咽痒严重的患者,我最常用的是在环状软骨上找一个阿是穴,可以用指甲去刮它,沿着环状软骨间隙刮,让它有明显的酸胀感,甚至可以向上下方放射。如果酸胀感觉不强烈,就可以用针刺,快速捻转得气后不留针,效果奇佳。

14. 廉泉 (CV 23)

【定位】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见图2-81)。

【主治】①舌强不语,暴瘖,喉痹,吞咽困难;②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

【体会】向舌根斜刺0.5~0.8寸。廉泉穴很重要,我最常用它治疗的是吞咽障碍,记得前两个月我在答辩的时候说:“吞咽障碍是针灸的治疗强项,无论是哪种疾病引起的吞咽障碍,无论患者胃管插了多久,只要他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治疗,我们就有信心把他的胃管拔掉。”我们科病房收的病人,只要是符合上述条件的,都把胃管拔掉了,最终能够自己饮食了,我们用的主穴就是廉泉和夹廉泉。同样对于言语不清、构音障碍的也是针刺这两个穴位,效果也很好。上半年我还治疗了一个声带麻痹的患者,当地医院喉镜检查发现,声带在中间位固定,一动不动。医生说,你估计这辈子很难发声了,后来经她的亲戚推荐来北京找我治疗,针灸十几次以后就痊愈了,我扎的也主要是廉泉穴。廉泉还可以用来治疗舌后坠,舌后坠的患者平躺着睡觉会出现明显的打呼噜症状,所以针刺或者按摩廉泉穴还可以治疗呼吸暂停综合征,平时爱打呼噜的朋友不妨自己试试天天按摩廉泉穴,看有多大的效果。

开胸顺气主要治疗什么(开胸顺气最好的穴位)(3)

图2-81

15. 承浆 (CV 24)

【定位】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见图2-81)。

【主治】①口歪,齿龈肿痛,流涎;②暴瘖,癫狂。

【体会】斜刺0.3~0.5寸。承浆穴是任脉的最后一个穴位,从此处就要与督脉相交会,在气功学上是很重要的一个穴位。从针灸上来说,这个穴位下有面神经的下颌支及颏神经分支,所以主要适用于面瘫的治疗。一般来说,我习惯于用经外奇穴“夹承浆”来治疗下唇歪斜,但是,当面瘫超过三个月后,下嘴唇仍不能恢复正常时,我会通过调整承浆穴增加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