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24日凌晨,克里姆林宫里,一名警卫靠着墙角打了个哈欠。

突然,远方钟楼的时钟敲响了,这名刚刚还疲倦不堪的警卫立刻打起了精神,这钟声提示他:到了换班的时间了。

在完成换岗交接工作后,警卫路过长长的走廊,他看到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昏黄的灯光透过门缝泄了出来。

他心生疑惑,这么晚了,怎么办公室里还没有熄灯,按理说,往常这个点,阿赫罗梅耶夫先生应该早已离开这里了。

警卫敲了敲门,试探性地问道:“长官?”

并没有人回应他。

他又连续呼唤了几次,一直没人回应。警卫心里觉得蹊跷,迅速把这件事告知了保卫科。

很快,保卫科的人拿着钥匙与这名警卫一起站在了阿赫罗梅耶夫的办公室门前。

当两人推开门的时候,眼前的场景使得二人大吃一惊,当即禀报了上级。

苏联被处死的元帅(苏联元帅坐在窗台前自缢)(1)

阿赫罗梅耶夫

第二天,他们二人所看到的场景就引起了整个苏联高层的震动:

苏联功勋元帅阿赫罗梅耶夫,穿着他挂满了勋章的军装,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台前自缢身亡。在他的桌上,留下了五封信,这五封信组合起来,就是他的遗书。

而这五封遗书,透露了他内心多年来积压的绝望,成为了后世有名的临终遗言。

没有人会想到,这位荣誉满身,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阿富汗战争的将领,最后的结局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一向和阿赫罗梅耶夫针锋相对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对此消息也十分的意外。作为政治斗争中胜利的一方,他们还没来得及对阿赫罗梅耶夫在几个月前发动的政变进行审判,他却已经死了。

阿赫罗梅耶夫的好友索科洛夫也对这条消息表现的十分难以置信,在他的印象里,阿赫罗梅耶夫一直是一个十分坚毅,不向外界挫折屈服的人。而这么一个人居然选择了自杀,索科洛夫猜想过无数次好友的死亡方式,唯独没有自杀。

阿赫罗梅耶夫身为苏联最高等级的元帅,缘何自杀?他的遗书上又写了什么内容?

青年参军,一生为国

1941年,苏联对德前线,新来了一个瘦小的士兵。军团长看到这个瘦弱的青年,心生怜悯。对他讲到:“孩子,你这个体格上前线不过是炮灰,你就做我们的后勤吧。”

但是那个瘦弱的孩子目光坚定地回答道:“我是毕业于海军军官学校,目前任职连长的阿赫罗梅耶夫,这次从莫斯科奔赴前线,协助您作战!”

苏联被处死的元帅(苏联元帅坐在窗台前自缢)(2)

青年阿赫罗梅耶夫

军团长满眼惊讶地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他看起来不过二十上下,居然已经是一名连长了,既然如此,就不能把他当做是一个小孩子来看待了。

这之后的两年里,年仅十八岁的阿赫罗梅耶夫一直跟随着这位团长,屡次立下战功。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战士所具备的坚定信念和过人才能。

阿赫罗梅耶夫的军衔随着他英勇的表现一步步的爬升,他身上的勋章也越来越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争中服役的军人许多都退伍回家了,团长见阿赫罗梅耶夫在过年期间仍然留在军队,好奇地问他:“战争结束了,你不打算回家看看吗?”

阿赫罗梅耶夫摇了摇头,眼神里闪过了一刹那的落寞,随即坚定地回答道:“我的家人早就死了,军队就是我的家。

在此后的时光里,他从未离开过军队。他身边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直到后来,参与二战的老兵中只剩下他一个坚守在部队。

他因为显赫的战功得到了提拔,完成了团长、副师长、师长的晋升。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时,阿赫罗梅耶夫已经晋升到了大将。

当时的苏联处于鼎盛时期,在阿赫罗梅耶夫的领导下,阿富汗没有半点还手之力。阿富汗在付出一百万人的代价后还是倒在了苏联的钢铁洪流之下。

在这场战争中,阿赫罗梅耶夫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对阿富汗的战略规划上。而这也在战后为他赢得了“苏联英雄”的称号,他也成功晋升元帅。

苏联被处死的元帅(苏联元帅坐在窗台前自缢)(3)

自从阿赫罗梅耶夫参军后,他的一生,都是在为苏联这个庞大的红色帝国而奋斗,阿赫罗梅耶夫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人,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军队才是他真正的家。因此,他和家人联系的时间少之又少。直到80年代,与他同期的士兵几乎都退役了,阿赫罗梅耶夫仍在服役。

即便是在自杀之前,他仍然心系着自己的祖国。

作为阿赫罗梅耶夫多年好友的索科洛夫元帅十分的清楚,阿赫罗梅耶夫其实是一个十分偏执的人。他认定的事绝对不会轻易被改变。

自从他的父母逝去,他加入军队的那一刻起,苏联这个国家,在阿赫罗梅耶夫的心中,已经变成了自己的家。而苏联的国民都是他的家人。

阿赫罗梅耶夫对待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一丝不苟,作为旧苏联时代的人,他对于苏联的新兴党派“民主派”有着不可抹除的敌意。

在他的观点里,民主派就是在从内部腐蚀苏联,以完成当年希特勒没能做到的事情。因此阿赫罗梅耶夫曾经公开指责民主派代表人物叶利钦:“你根本没有把我们国家的宪法放在眼里,对于我来说,社会主义就是国家,就是人民,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在你这里就好像只是一句空话。

国家解体,生命终结

“戈尔巴乔夫,他根本就不懂军事,不,他什么都不懂,在领导国家这块它完完全全就是外行!为什么会选举他来当新的领袖!”

阿赫罗梅耶夫怒吼着,把手中的报纸摔到了桌上。

苏联新上任的总统戈尔巴乔夫,彼时刚刚发表了反对苏联进行军事扩展的举措,他认为苏联制造的武器太多,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苏联被处死的元帅(苏联元帅坐在窗台前自缢)(4)

“难道下次爆发军队赤手空拳上战场吗?我们的国家现在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他难道一点都看不到吗?”

坐在一旁的索科洛夫那时候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国家的根基,已经在暗中被一丝丝地腐蚀着。

其实这和苏联长久以来的政策是分不开的,苏联自从建国以来,就过于关注重工业,因此在关乎民生的轻工业方面有所忽略。导致了人民生活质量始终无法得到较大提升。重工业的发展有利于部分身居高位的人攫取暴利,在这样的诱惑之下,起初的革命者们纷纷开始追逐权力带来的附加价值。

政府的公信力在这样的风潮之下逐步下降,而苏联成立之初所订立的社会主义目标也就成为了空中楼阁。人民的不满情绪随之开始滋生。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此时这个国家已经积重难返,他想要打方向盘,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甚至到了后来还承认了苏联各个加盟国的主权,同意国家的分裂。这样带来的结果并不是使苏联回到正轨,而是整个的垮掉。

阿赫罗梅耶夫也看到了这一点,他知道,想要改变国家的现状,像戈尔巴乔夫这样简政放权,向资本主义道路不断靠拢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国家根源上的问题是什么,就一味的去大刀阔斧地整顿,这样的结果,只会是让苏联滑向深渊。

苏联被处死的元帅(苏联元帅坐在窗台前自缢)(5)

戈尔巴乔夫

每当阿赫罗梅耶夫看到街头流离失所的乞丐,游行抗议的民众,落魄的人们所发起的暴乱和四处奔走的维持秩序的警队,他对自己的念头就更肯定一分。

在1991年纪念卫国战争五十周年的招待会上,阿赫罗梅耶夫就坐在索科洛夫的旁边。

索科洛夫后来回忆,阿赫罗梅耶夫那天似乎是有备而来的,会议开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阿赫罗梅耶夫没有和索科洛夫说过一句话。

但是会议一开始,阿赫罗梅耶夫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为经历过1941年那场战争的老人,我很肯定,我们国家现在的状况和五十年前很相似,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覆灭。

阿赫罗梅耶夫的这番话使得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台下的记者群里一阵骚动,索科洛夫急忙拉他坐下,但是阿赫罗梅耶夫始终不肯,他就站在那里,对着民主派席位的方向怒目而视。

令索科洛夫没想到的是,在这之后的短短几个月里,他的老朋友这番话竟再次一语成谶。苏联以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态势迅速崩塌。

在招待会结束后不久,阿赫罗梅耶夫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着挽救这个自己所深爱的国家。他加入了“保守派”,在1991年协助副总统亚纳耶夫和其他几位苏联高层保守派领导人强行软禁了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动了政变,试图力挽狂澜。

苏联被处死的元帅(苏联元帅坐在窗台前自缢)(6)

叶利钦

但是在叶利钦的干涉下,他们的这场政变仅仅三天就失败了,戈尔巴乔夫也被解除了监禁。这次政变结束后,叶利钦真正意义上掌握了大权,而戈尔巴乔夫成为了一个被架空的傀儡。

阿赫罗梅耶夫看到苏联一片垂暮之势,内心悲痛万分。他无法忍受自己所深爱的国家变成这个样子,因此在反抗无果之后,他选择了以最极端的方式妥协。他不愿意亲眼看到苏联走向灭亡,所以他闭上了他的眼睛。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再也容不下他这么一个老顽固。

8月24日,阿赫罗梅耶夫坐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从容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带着他破灭的信仰和理想,死在了莫斯科的秋夜里。

五封遗书,道尽人生

阿赫罗梅耶夫在死前给家人乃至全世界留下了五封遗书,这五封遗书里写尽了他一生的辉煌、无奈与绝望。

他留下的第一封遗书是给家人的,上面这么写着:“首先,我是一个军人,也是一名公民,其次我才是你们的家人。而在今天,我要把你们放在首位。今后我不在了,希望你们勇敢,不要给我们国家的敌人留下嚼口舌的机会。

第二封遗书里写着:“请把我的后事交由索科洛夫元帅处理,我不希望我的家人还要操劳这些事。

而第三封遗书里则是一些无关紧要的细碎小事,甚至还嘱托索科洛夫帮他偿还克里姆林宫餐厅里自己赊下的50卢布。

第四封遗书里说明了他赴死的原因:“我的祖国的灭亡已经不可挽回,我曾经视为生命的一切都将消亡。我有主宰自己生命的权利,我已经抗争到底。

最后一封遗书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并非是交代他的某些遗愿或是回顾一生,而是写下了自己自杀的过程。

他想用最传统的方式——即一根绳子去了解自己的生命,可是当他第一次套上绳子尝试自杀的时候,那绳子居然断了。仅仅二十分钟他就从昏迷里醒来。连上帝都想要挽留他。

苏联被处死的元帅(苏联元帅坐在窗台前自缢)(7)

可是阿赫罗梅耶夫认定了以身殉国的决定,他写下了第五封遗书,然后开始了第二次自缢,这次,他成功了。

阿赫罗梅耶夫逝世一周后的清晨,他被葬在了莫斯科郊外的公墓。他下葬的那天,并不像是一名元帅应有的待遇,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没有宏大的仪仗队伍,只有寥寥的几个陪同的军中高层。这个固执的老男人一生只有几个朋友。他的葬礼格外的冷清,甚至不能称之为葬礼。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四十分钟,便草草的结束了。

在茫茫白雪覆盖的莫斯科郊外,安葬着阿赫罗梅耶夫的那片白桦林里,墓前的一捧血红色的玫瑰格外的刺眼。索洛科夫元帅久违地穿上了军装,在葬礼的最后,鸣枪为他送行。远处红场上的几只鸽子被枪声惊走,消失在了茫茫的风雪里,天地间归于一片沉寂。

在阿赫罗梅耶夫死后不久,与他站在同一战线的几位苏联高层人员随他一同殉国。

四个月后,庞大的苏联解体了,这个曾经贵为世界“两极”中的一极的庞大国家,凐没在了历史的滚滚浪潮中。

而阿赫罗梅耶夫如他自己所愿,没有亲眼目睹这个国家的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