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东北煤矿城市双鸭山火了。在煤炭产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双鸭山的火,与煤炭无关,而和一所大学有关。不多说了,很多朋友或许都会知道最近的这条梗,双鸭山大学嘛。

双鸭山大学怎么来的(双鸭山大学肯定不存在)(1)

双鸭山大学

英汉互译,尤其是把英译汉语回译的问题,经常承包了我们的笑料,今有双鸭山大学,以前还有常凯申将军呢。

双鸭山这座城市是黑龙江东北部的一座地级市,这座城市是随着近代黑龙江煤矿产业发展而兴起的,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双鸭山大学怎么来的(双鸭山大学肯定不存在)(2)

肃慎

肃慎又作息慎,为先秦时期东北古族,早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就与中原发生联系。《国语》记载:“昔武王克商······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尚书正义》曰:“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

到了汉魏三国时代,东北有一支强大民族夫余兴起。夫余向汉朝朝贡,汉朝人通过夫余人知道还有一个挹娄部族,它们属于夫余。《三国志·东夷·挹娄传》记载:“(挹娄)自汉已来,臣属夫余,夫余责其租赋重,以黄初中叛之。夫余数伐之,其人众虽少,所在山险,邻国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

双鸭山大学怎么来的(双鸭山大学肯定不存在)(3)

《三国志》

曹魏时,挹娄人脱离夫余控制后,文帝黄初年间(220 -226)开始自主遣使向魏朝贡。魏景元三年(262)四月,“辽东郡言肃慎(挹娄)国遣使重译入贡,献其国弓三十张,长三尺五寸,楛矢长一尺八寸,石弩三百枚,皮骨铁杂铠二十领,貂皮四百枚”。

曹魏和西晋时,挹娄人主要诣辽东郡、护东夷校尉府朝贡。因其朝贡地点主要在边郡,偶尔至京师,故王朝史官关于挹娄人朝贡活动的记载极少,近百年间仅有4次:3次朝魏,1次朝西晋。晋室南渡,北方陷于分裂,挹娄人才开始至各政权的都城朝贡。

双鸭山大学怎么来的(双鸭山大学肯定不存在)(4)

三国

挹娄人的貂皮在中原很有市场,甚至南朝贵族都很热衷,南朝陈的诗人江总写过《华貂赋》曰:”贵丰貂于挹娄,饰惠文而见求。”

挹娄人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东北的三江平原腹地,《三国志·东夷传》记载,“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极。其土地多山险”。

双鸭山大学怎么来的(双鸭山大学肯定不存在)(5)

凤林古城遗址

三国时期,挹娄人正处于国家形成的草创时期,不断进攻劫掠周边部族,“挹娄喜乘船寇钞,北沃沮畏之,夏月恒在山岩深穴中为守备,冬月冰冻,船道不通,乃下居村落”。“夫余数伐之,其人众虽少,所在山险,邻国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其国便乘船寇盗,邻国患之”。

在不断对外征战中,也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早期城市。在今天的双鸭山市,完达山西端与三江平原衔接地带、乌苏里江的支流七星河流域,就发现了数百个挹娄人的古城遗址,其中其中城址113处、遗址313处。在数百个遗址中,双鸭山市友谊县境内发现的凤林古城规模最大,被考古学家们断定为古挹娄王国的都城。

双鸭山大学怎么来的(双鸭山大学肯定不存在)(6)

凤林古城遗址

双鸭山大学目前还不存在,但是这座城市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古国,历史比大学更悠久。挹娄人与先秦时代的肃慎人是同源的,挹娄人再往后发展,他们在中原史书中的族名又变成了勿吉,南北朝末年,勿吉之名又被靺鞨取代了。再后来,唐朝末期,靺鞨又变成了女真。再数百年之后,女真又变成了满洲。满洲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