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能判断肿瘤吗(手机也可以充当显微镜了)(1)

研讨会现场

楚天都市报10月12日讯(记者陈倩)用手机现在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你能想象依靠摄像头让你的手机成为一台电子显微镜吗?10月12日,记者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举办的人工智能肿瘤早期诊断新技术成果研讨会上了解到,由武汉大学兰丁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兰丁视霸(Landing Smart)”智能手机显微镜技术即将投入应用。该技术可以将5G手机变成一台随身携带的全自动、高分辨率显微图像采集系统,结合5G网络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能够实现显微图像的采集和判读标准化、智能化、简便化、网络化。这一技术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将让癌症筛查进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5G 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

研讨会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和在场嘉宾演示了这项技术的工作过程:一台5G手机装上手机端组件后,瞬间变身显微镜。演示人员将宫颈细胞标本片插入组件, 3分钟内便完成了细胞扫描和上传云平台的工作。后方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接收到宫颈细胞数字图像后,迅速完成宫颈细胞分类诊断并生成检验报告回传。一次原来需在医院实验室才能完成的复杂宫颈细胞检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轻松完成。

这一技术的意义何在?武汉大学兰丁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研究中心研究员庞宝川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医疗人员只要有一部这样的手机,就等于随身携带了一个先进的细胞病理实验室。”

庞宝川解释说,传统显微镜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才能操作,而且价格昂贵,携带不便,必须建立专门的实验室来安放,使用成本较高。医疗人员采集样本后,还得回到实验室才能做分析,医生只能跟着设备走。“兰丁视霸” 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网络、机器人等多种新技术于一身,与传统显微镜相比,整套设备的价格、重量都大为下降,无论多么偏远的地区都能去,当时就能出结果。更重要的是,操作上也简便了许多,降低了对使用者专业经验的要求。

显微镜能判断肿瘤吗(手机也可以充当显微镜了)(2)

“兰丁视霸(Landing Smart)”智能手机显微镜技术即将投入应用

“以往是医生用眼睛在显微镜下找病理细胞,靠自己的专业经验去分析,现在这个过程都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完成,医疗人员在完成采样后用手机一扫,很快就可以得到检验结果。这个过程稍加培训的人都可以完成,还能避免人工诊断的主观性带来的误差。”庞宝川表示,此外,诊断中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还可以通过云平台由医疗专家进行实时复核和会诊,受检患者在家也能通过手机接收检验报告。

武汉大学教授刘娟认为,这一技术将促进医疗服务的下沉,对医学诊断,特别是肿瘤早期筛查带来积极影响。据介绍, “兰丁视霸”所依托的“兰丁”人工智能大数据宫颈癌诊断云平台已经在湖北、山西等多个省市的宫颈癌筛查项目中成熟应用,每年为数百万城乡妇女提供筛查服务,实践证明,用人工智能来完成对癌细胞的诊断工作,其效率和质量都高于人工方式,而大规模早期筛查能有效降低宫颈癌死亡率。但这一平台目前依然以传统的显微镜为前端,医疗人员采集病理细胞样本后,仍需要将大量样本集中到中心实验室进行上镜扫描,任务极为繁重。现在这种5G手机显微镜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的组合,能够让基层医疗人员摆脱对实验室的依赖,直接完成标本的扫描和上传,有望进一步降低筛查工作的成本,提高筛查的效率和准确率,突破基层缺少细胞病理医生的瓶颈,让宫颈癌筛查进入5G 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同时,该技术还可运用到其他癌症的诊断和筛查中,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相关技术将促进所有的肿瘤诊断前移,令癌症成为一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愈的疾病。

据了解,除了应用于肿瘤诊断等医学领域,“兰丁视霸”相关技术还可应用于生物、农业、工业等需要通过显微图像进行精准诊断的行业,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将加快推动这一科研成果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