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真实名字(河南名人传记白居易)(1)

白居易(772年~846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另号醉翁先生,有诗王、诗魔的美称,唐代著名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唐郑州新郑(今日新郑)人。

白居易真实名字(河南名人传记白居易)(2)

白居易祖籍太原,曾祖迁至华洲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祖父因长期在河南做官定居新郑,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东郭宅(今东郭寺村),21岁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职位,晚年居住于洛阳近20年,卒后埋葬于洛阳龙门香山。

白居易真实名字(河南名人传记白居易)(3)

白居易一生多次被外放和贬官,但是他始终关心民生疾苦,在中州任刺史时,他尽力减免赋税徭役,多次组织垦荒,任杭州刺史时,发动百姓修筑长堤水闸,扩大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到了晚年闲居在洛阳时,仍然捐资开凿龙门附近两处险滩,以方便航船。

白居易真实名字(河南名人传记白居易)(4)

白居易天资聪颖,9岁通音律,16岁便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样的千古佳句,当时长安的名士顾况看到这两句时,赞赏他“道得个语,居即易矣。”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和“考察时政”、“倡导人情”、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时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是我国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留下近3800首诗,其中不少名篇如《卖炭翁》、《杜陵叟》、《秦中吟》、《红线毯》、《轻肥》以及传颂千古的长诗《长恨歌》、《琵琶行》等,都对统治者的罪恶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同时反应了民间疾苦和百姓的愿望。但不乏有写景抒情的佳作,比如《大林寺桃花》、《暮江吟》、《忆江南》、《钱塘江春行》等千百年来读起来朗朗上口。

白居易真实名字(河南名人传记白居易)(5)

白居易的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努力追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连不识字的老欧都能够听懂,在风格上主张语言优美、生动自然、音调和谐、形象鲜明。后世称白诗“看是平易,其实精纯”。因此白居易的诗歌在当时和现在都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9世纪末,白居易的诗歌就已传到了日本,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