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又紧张的7月悄然而逝,过去的一个月是忙碌的,正如沉闷且燥热的天气一样,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医护团队的医疗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有压力才有动力,在主任程艳丽的带领下,科室秉承“为患者负责,竭尽全力解除患者痛苦”的医者初心,严格遵守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积极有序地开展临床、教学及抗击新冠疫情等相关工作。

在消化内镜工作方面,7月的内镜总工作量在1200例左右,较上月有明显升高。纵观整体,每月的内镜总数及内镜治疗量稳步上升,除常规进行胃肠道息肉的切除治疗外,还为多名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止血、异物取出及消化道肿瘤内镜下定位等治疗。内镜医师们运用娴熟的操作技术,采取精准的内镜下肿物定位,联合手术科室完成手术,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诊疗方案,尽可能为所有患者解决疾病困扰。在内镜中心护理团队的管理方面,由专人带教新入职护士,结合护士能力及科室培训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目前年轻护士们已熟练掌握工作流程,规范了内镜操作及护理、洗消流程,强化了安全管理意识,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消化内科一个月出科个人小结(消化内科的工作日志⑧)(1)

7月,消化内科病房出院患者总数达185人,较上月增加21%,平均住院天数约5~7天,其中危重患者数量较前期有了明显增加,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病种数明显增多。面对住院患者增多,医护工作负荷增加的难题,程艳丽主任及蒋春玲护士长共同商讨制定解决方案,优化排班策略,做好科内业务培训,做到忙中不乱,有条不紊,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一位住院患者。与此同时,针对医保DRGs付费政策,消化内科积极进行科内培训,及时有效地与病案管理科进行沟通,深化DRGs付费常识,为接下来的发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月门诊工作量突破3000人次,门诊医师们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为患者提供疾病问询及开药诊疗服务,并给予必要的饮食及健康建议。他们用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消化内科一个月出科个人小结(消化内科的工作日志⑧)(2)

7月最后两周进行了疑难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等教学活动,疑难病例讨论围绕一名腹泻患者展开,青年医师们积极参与讨论,翻阅相关文献,有理有据地提出诊疗思路及鉴别诊断方向。7月的教学查房则围绕急性胰腺炎进行,作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指导教师与住院医师密切配合,规范诊疗过程。通过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及小讲课等教学活动,对进一步培养科内青年住院医师及轮转医师的临床思维及分析能力大有裨益。

虽然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疫情仍有反复,这提示我们仍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消化内科积极配合预防保健科,派出医务人员深入社区负责新冠疫苗接种的答疑工作,尤其是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严格执行接种相关政策,把握好适应症与禁忌证,共同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尊重生命,救死扶伤”——消化内科医护团队始终保持初心和使命,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作者:消化内科 庞梦瑶

摄影:消化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