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当下就是在培养平等心,禅修、静修都是在培养平等心。禅修不是冥想,冥想是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禅修就是让自己静下来,看到平等心的存在,看到这个世界,生命的本质,有一个绝对平等的存在。当你不能发现这个绝对平等,绝对包容,绝对允许的存在的时候,人生的束缚和困苦,就没办法消除。

所以,我们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我也不得不先以欲勾之,什么叫以欲勾之呢?就是帮大家解决一些所谓现实中的问题,比如说系统排列,中医生活化,都是帮大家缓解一下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家庭问题等。这些都是大家之所欲,都想解决的问题,我也只能满足大家这些需要。实际上,作为我来讲,我最关心的是怎么能和大平等在一起。然后,允许这个小你小我和世界,如其所示的呈现出他自己。

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生活中,是是非非的背后,随时随地的背后,都有一个绝对允许,绝对平等,绝对包容的存在。就像这个手机、网络,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绝对允许,不允许的是人。是人为的,网络的制度,或者某些规则规定的不允许。这个手机是允许所有有缘,在上面呈现他自己的状态。而你不能去改变这个手机什么,至少你没办法让手机变现出来缘分不具足的东西。比如说你不可能让手机印刷钱,你只能在手机上,看到一些幻像,能满足你心理或者思想上,一些需要的幻像。

一切因果根源都在于自己(与绝对的平等在一起)(1)

周围的黑,衬托了月亮,白天它啥也不是

继续讲讲系统排列里良知的界限。每一个人他在这个社会上都有多重的关系,你在单位是个员工或领导,回到家是爱人,在孩子面前是父母。在父母面前又是孩子,在朋友面前是朋友,然后大家对你的看法,对你的需要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作为人来讲,我们的角色是非常复杂的,你如果想要把人生过好,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界限。就是我和这个人是什么关系?应该以什么态度来相处?和另外一个人又是什么样的态度来相处?

我们一直在谈良知的界限,良知是有界限的啊!那它的界限在哪里呢?比如说,父母再爱孩子,父母也不能决定孩子未来是否幸福,成功,快乐。这就是界限。父母一旦认识到了这个界限,他就会回归到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情,说我该说的话,然后其他的一切只是祝福,对孩子很容易就放手。而爱人之间也有界限,爱人之间的界限就要看到,我们原本不认识,后来在一起生活,我们是内在达成了一种契约协议,相信对方。

而事实上,我们谁都不是谁的谁,并且,法律还规定,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想离就离。注意这个界限,当我们意识到这个界限,大家只是在一起过日子的时候,要升起感恩心,人家愿意跟我们过,跟我继续生活,我真的应该感恩对方。除非当你把自己看得过高,你觉得这个家庭,这个婚姻,我离了谁都可以,是他离不了我。当然,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些。在生活中,两个人彼此要各自去感受一下。

尤其是那个认为离不开对方的人,你更应该感恩对方。而这个所谓仗势的人,觉得自己可以离开任何人的人,也许他不一定是对的,但他的那种自信心强大,就是他的优势,至少在这个家庭方面就是他的优势。因此,你要过就得知道界限,要不然你受不了他,却不敢给自己做主。能过就过,不过就不过了,都要心平气和的决策,不埋怨人,清晰一切都是自己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