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这个在影视、文学、小说等作品中代表着“皇权”“富贵”的词,提到它总能想到那一座座宏伟富丽的宫殿;从《大明宫词》到《甄嬛传》,不管是讲述着明朝或是清朝时期的作品,但这每一部经典古装电视剧,都是在讲述着故宫的故事。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1)

故宫,自永乐十八年建成以来,曾经居住过明清两代24位皇帝,它作为一座全国人民的宝藏,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参透。前几天读完了《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从书中了解了“帝王之轴”的定义与含义,让还没去过故宫的我先一步了解了故宫的权力与美学,这一次,读的是《紫禁城六百年:东宫西宫》,也许会从书里,了解一部分关于皇城后宫的真实故事。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2)

在“帝王之轴”中我们知道紫禁城宫内的建筑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以三大殿为中心,内廷是以后三宫为中心,而后三宫的两侧,并列着东西六宫,这就是嫔妃们居住的地方。

不管是皇帝、皇后还是嫔妃们居住的宫殿,它们都历经了600年的沧桑与动荡,在被改建、修建过后,或多或少会发生些许变化,而这些变化背后的含义,却值得我们去推敲。今天我们就跟随李文儒院长,从《紫禁城六百年:东宫西宫》书里去解析东宫与西宫的故事。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3)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4)

一、东宫

东宫,在很多历史小说、穿越小说中,这是皇帝“接班人”太子的居所,唐经学家孔颖达写到:“太子居东宫,因以东宫表太子。”皇子中谁住在东宫,谁就是太子,谁就是储君,东宫亦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一种“继承”的象征。

清代李渔《玉搔头·收奸》中有写到:“ 朱彬冒姓称儿,有窥伺东宫之想。”也可表明,东宫其实是代表着能够接手整个国家管理权的代表。也难怪各本小说作品中,将东宫比作是太子独掌权的居所。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5)

但实际上,东宫,并不是独指一个具体宫殿的名字而是指代整个后庭东部宫殿群的词语,遂称之为“东宫”。

且在历史中,东宫不仅仅是太子的居所,更是指代皇太后的居所。在《汉书·贡禹传》中有记载:“莽乃车驾至东宫,亲以其书白太后。”意为车到了东宫,亲自拜见的是太后,便可得知,东宫住着的其实是太后。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6)

慈禧宫廷照

除了代表太子、太后以外,东宫在早期其实还代表后宫的嫔妃。《公羊传·僖公二十年》有记载:“西宫者何?小寝也。小寝则曷为谓之西宫?有西宫则有东宫矣。”有西宫住着的自然就有在东宫住着的,所以说东宫也住着嫔妃。

但在后期,东宫确实是指代储君。唐代后称太子住所为东宫的说法渐渐完善起来,并被后世所继承,所以明清自然而然就将东宫指代太子的说法给落实了,确实就成了太子的代言词了。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7)

东宫在清末之前,同样是讲究对称之美,与西宫在“帝王之轴”的东西两侧形成着东西对称的建筑美,但在李文儒院长所著的《紫禁城六百年:东宫西宫》,却能够见到不一样东宫,他在书里写到:“故宫紫禁城构建之初,极其讲究对称,后廷的东西六宫最为严整——或许是出于规范皇帝与后妃关系的考虑。但西太后慈禧打破了这种均衡。”

为此,也可以得知,在清末之前的东西六宫,同样是讲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之美。在清末之后,由于慈溪太后“为了庆祝寿辰、听戏、‘垂帘听政’”,将太极殿与长春宫、储秀宫与翊坤宫两两打通,让西六宫变成了西四宫,打破了东西宫的平衡对称。这让东宫稍稍“落后”于西宫,造成了两宫的不对称之美。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8)

二、西宫

提到西宫被慈溪太后以“两两相通”的形式打通了各宫,将西六宫变成了西四宫,就要来讲讲西宫的故事。

西宫在古代,常常是指后宫妃嫔们的住所,在故宫的咸福宫、储秀宫、翊坤宫和永寿宫等西六殿中曾经住着清代的各代嫔妃,所以西宫常被认为嫔妃的别称。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9)

唐朝诗人王昌龄曾写过一诗叫做《西宫春怨》,其中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一句形象地写出了古代深宫后妃的春怨之感。

而西宫,在清末时期,更是慈溪太后“执政”的地方,前文有说到她为了‘垂帘听政’方便,就打通了前朝与后庭的宫殿,让自己能够“一路畅通”到前朝听政。紫禁城构建之初,极其讲究对称,或许是出于规范皇帝与后妃关系的考虑,后廷的东西六宫最为严整。但后来或多或少总会被皇权改变,紫禁城中的建筑或变或不变,历经六百年风霜刀兵的考验,它仍默然注视着世道的无常。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10)

总的来说,《紫禁城六百年:东宫西宫》是一本普通人民了解故宫的文化通识书,可以从伟丽的建筑、精妙的细节、有趣的历史故事中,找到那些应该被传承的文化,在六百年的时光里,故宫的故事还在随着时间步步前进沉淀,但过往的故事总需要人去娓娓道来。

李文儒院长说:“现在我们看御道上的石头磨得很光滑,其实就是这些年磨的。”,你看,你要感悟历史,你就要深入到历史中去,这就沉淀了新的历史,这就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忆。不管是回头看过往的故事,还是往前走沉淀新的故事,历史总是需要去识别的。

紫禁城原样是什么样子的(紫禁城东宫西宫)(11)

《紫禁城六百年:东宫西宫》、《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耗时20天左右的时间,总算是都读完了,这次从书里了解了许多关于故宫的故事与建筑的历史,如果对故宫感兴趣,真的可以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