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男女之间,一段感情的开始,往往是一方先主动,然后才会有后来的故事。

但是,先主动的一方,似乎在感情中不占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迟,不得不一直示弱,而另一个人,在感情中主动权或许更多一些。

所谓的先动心的人总是卑微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作马太效应。

在爱情中,自然是没有世俗上所讲的强弱之分。

但男女交往中,总会有主动的一方和被动接受的一方,此时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就会陷入马太效应。

10条人际交往心理效应(心理学告诉你男女交往)(1)

男女感情中的马太效应,应当这样理解:

先动心的人往往付出得更多一些,后动心的人,乐意一直被偏爱。

在这种相处模式下,一直处于付出的一方,只会变得越来越卑微,难以从这段感情中获得幸福感。

然而,爱情应当是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东西。

倘若一段感情并非让人幸福,反而让人筋疲力尽,那这份感情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的确,男女交往,容易陷入马太效应。

但同样,人们也可以及时止损,结束不公正的感情。

10条人际交往心理效应(心理学告诉你男女交往)(2)

02.

摆脱马太效应,人们要学会及时按下暂停键。

爱情是双向奔赴的一段旅程。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陷入马太效应,一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对方的附属品;

委屈自己以求得对方的开心,那这段感情是陷入扭曲状态的。

这个时候,人们要学会及时按下暂停键。

有些人,因为恋恋不舍而不愿放手;

但如果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最后,迎接自己的只能是万丈深渊。

与其越陷越深,不如及时按下暂停键,告别不合适的人,才能遇到自己的命中注定。

能够走到一起的两个人,应当是共同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这段感情是势均力敌的。

即使及时依靠着感性坚持了一段路,最后也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

那倒不如及时暂停,等待对的那个人的到来。

摆脱马太效应,不在于旁人说了多少至理名言;

重要的是,自己能认识到这段感情是不合适的,长久发展下去必然会分道扬镳。

当断就断的按下暂停键,寻找自己的新生活,这样,才能摆脱马太效应。

自己主动、及时的暂停,才能够走上新的路。

10条人际交往心理效应(心理学告诉你男女交往)(3)

03.

克服爱情中的马太效应,无论男女,都要先爱自己。

男女交往中的马太效应,本质上是人们对对方的爱超过了爱自己,把自己处于卑微的一端。

爱情的天平,如果先被压上了卑微;

那么它将永远都不会平衡,直到人们开始珍惜自己。

即使是坠入爱河的人,也应当有自己的生活,也应当不断地打磨着自己这块璞玉。

打磨目的不是为了吸引旁人,而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不断的专注于自我;

个人魅力的散发同样实现,爱人也会不自觉地被吸引。

马太效应也随着两个人的彼此吸引而消失。

一味地付出的人,很容易就会陷入马太效应的漩涡。

所以,想要克服感情中的马太效应,就从爱自己开始。

当一个人把自己打磨成为一块儿璞玉的时候,自然不会在感情中再次卑微。

10条人际交往心理效应(心理学告诉你男女交往)(4)

04.

感情,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两个人共同的剧目。

这场剧目能否长久的出演下去,靠的是两个人共同的付出,少了任何一个人的参与都不可以。

也有人说,爱情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事情,先主动的人注定要付出的多一点。

其实,并不是这样,爱情的开始的确需要一个人先主动。

但是倘若没有回应,一腔热血也会被泼了冷水。

一段美好的感情,应当是一方先主动,继而另一个人给予回应,携手走下去的过程。

男女交往,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马太效应的陷阱,不必为此而殚精竭虑。

给自己一个新机会,好好打磨自己。

总会有一个人和你磁场相吸,也总会有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默默的等着自己的到来。

男女交往,万万不可陷入马太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