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

圈圈(公立小学妈妈、三家报社专栏作者、马未都著作《都嘟1》《都嘟2》插画作者)

作为过来人,每个家长都能从自身优势和孩子性格出发,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育儿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孩子的超级家长。今天要介绍的超级家长是一位叫做圈圈的妈妈,从女儿上幼儿园开始,非美术专业的她就跟女儿一起学画画。几年下来,写画成了母女之间独特的表达方式。2019年,圈圈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举办个人手绘手帐展;今年,圈圈又出版了科普绘本《2020号小火车打怪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圈圈是如何和女儿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吧!

一、带娃“不太行”的妈妈出版了绘本《新冠病毒肺炎防护》

开门见山地说,在生活方面,我带娃不行。用事实阐述一下:

前几天想给娃做排骨土豆炖豆角,找了半天砂锅,才发现砂锅早就没了。

当然,砂锅是这样没的。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3)

有一天做早餐,给娃煎牛扒,似乎火大了,样子不太美丽。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4)

只好重新煎,这个留给爸爸当晚餐。作为妈妈,我非一无是处。猫有猫招,狗有狗道。比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闷在家里,出了一本科普绘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5)

绘本的故事结构,有女儿卜丁给我的启发和建议;绘本中还用到她的几幅小画,比如封底的这张画,而且出版社阿姨允许她的名字上了图书编委会。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6)

思考封底时,我问卜丁怎么看这次新冠病毒肺炎。她说:“戴口罩!不出门!”由于全家不能出门,沙发成了家庭生活中心,每日娱乐活动围绕沙发进行。女儿就画了一张沙发,地上是一双孩子的鞋,沙发上放着一只刚摘下来的口罩和一本书。这构图足以表达出普通人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中生活状态和方式,所以我就选了这张画,出版社也通过了。

二、我和女儿一起画实物说故事始于一次作业

我非美术专业毕业,老来习艺持笔画画这事,是被卜丁带出来。卜丁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有一次周末成长作业的内容是写本周事。孩子还不会写字,但感知物体造型和实物结构是她应该学习的内容。我说,咱们画画表示吧。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7)

卜丁幼儿园作业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8)

卜丁幼儿园作业

我现在仍感谢这个伟大的作业。从图上看,我彼时字迹潦草,略带敷衍和不耐烦,观之汗颜,但我和女儿一起画实物说故事,始于这个作业。女儿画的实物和场景,弯弯钩钩,零零乱乱,不是美术学科意义上的作品,但里面线条丰富,带着她讲故事的诚心和认真。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9)

卜丁手绘我那时候的陪画,非常简笔。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0)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1)

圈圈手绘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2)

圈圈手绘

三、我开始跟女儿一起“画”作业、“画”生活

为让卜丁逐渐独立“画”完每周作业,我们开始学“简笔画”。“画”作业,就逐渐变成卜丁的叙事方式。她常画一些微小的,我们没注意过的物件,有时画在零碎的纸片上,有时画在旅游入住地酒店便签上。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3)

幼儿园时的卜丁在创作

这些“画稿“不成规律,没有风格,甚至有点儿幼稚和凌乱,但我全收起来,黏在手帐本子上。几年下来,有好几摞了。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4)

本来画画的初心是做作业,这活儿竟逐渐变成女儿的写画习惯。我们也发现,日子里可写可画的东西竟这么多。女儿渐渐变成一个细节控,每次带她出去时,走着走着就指着一样东西说:“这个我可以画到本子上。”都知道点杀了。我们家高木直子的手绘书,也快被她翻烂了。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5)

卜丁手绘

我工作忙,下班回家晚,但每晚都陪卜丁写作业。我俩共用一个1.75米长、85厘米宽的实木大板书桌,一人把一边,她写作业,我画画。这样一共维持了5年,直到她转战另一张书桌,并拒绝我看她写作业。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6)

一年级时的卜丁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7)

我和卜丁的书桌

长时间以来,卜丁都有个习惯,一旦她要说一件事,她不说“讲”,而是说我去“画”一下。很有“你稍等,我去去就来”的架势。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8)

卜丁手绘

为爸爸供职的单位产品,还出了一句广告文案,可以说很实诚了。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19)

卜丁手绘

到了后期,我也看不懂她的作品风格了。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0)

卜丁手绘

我们家亲子“画生活”这事,从卜丁幼儿园时起步,我却一直没停下来。本来是一次对作业束手无策的应对,最后变成了我个人放不下的爱好。四、五年下来,书房里高高摞起十几本练画本子。我在《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开了一个小小的写画专栏,坚持了四年多。今明两年内,我应该还会再写一本手绘书。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1)

四、写画的表达方式是女儿“独有的灿烂”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2)

我和几个作家闺蜜搞了一公益读书会,常在广州几个图书馆和书店分享阅读活动。女儿成了我的跟随者,在读书会上,常常问出一些质量还不错的问题。我几个作家朋友笔耕不辍,时不时就出本书,我一年也要参加好几次新书发布会。卜丁总是着急地问:“你的书什么时候出来?“她已经认定我肯定会出“一本书”,就是迟迟出不来。她一看我晚上刷手机,就严肃拷问:“妈---妈----(叹号)你还想不想当作家了?” 为了陪伴和监督我的读写工作,卜丁做到了守土有责。只是我常有点蒙圈:怎么学着学着我俩换跑道了?我成了运动员,卜丁变身严厉的裁判。疫情爆发的春节,我出版了一本病毒防护科普绘本,总算给她一个交待。她仍勤勉地在我朋友圈刷存在感。作家荆方老师赠她刚出的书,她第一时间读完,还回馈了份阅读笔记。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3)

卜丁手绘

前几天,我要做故事手帐公益直播课,没设计师,她又“下厨”给我做了份海报。写和画,已经成了卜丁动辄就要用一下的手艺。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4)

卜丁手绘

作为一个70后,我一直把写作这件事看得很崇高,很正经,每持笔都正襟危坐,写腔调正确的话,积习难改。到了女儿这一代,我希望她态度轻松一点儿,把“写”和“画”当生活里有声音的笔,有色彩的纸,不赋予它们太高的价值,不追看行走公里数。孩子的成长和植物一样,无论父母付出多少心血,他们最终会逃出我们精确的控制,走自己要走的路。

我希望当幼稚的记忆和成熟的理解,有一天在人生某处蓬勃汇合,她除了记住时间的斑点,还看见了自己平凡真实的来路。老天不拐带有心人。女儿四年级后,转向手作领域、视频领域、直播领域。最近她问得最多的是,直播红人怎样才能红起来,画画晋级这事逐渐荒废。我诚实地保持着母亲的初心,没拿作家和画家这事难为她。画画这事,卜丁没能过关晋级,朝专业画者奔去,但写画已成了卜丁很称手的表达工具,看场电影、出去旅游,做学习规划,图文并茂风是她最喜欢的抒情方式。我高调地表扬她,这是你自己独有的灿烂。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5)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6)

卜丁看电影日记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7)

卜丁的旅游攻略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8)

0到3岁丑小鸭(像安徒生的丑小鸭)(29)

卜丁的季节思维导图

卜丁爱阅读,喜欢思考,常用书画表达见解,这样勤于输出的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难能可贵。在图文写作上,我会继续陪伴下去。时间像卜丁书架上的童话故事,美好短暂。随着卜丁成长的变化,我们也改变了生活的样子。如今再翻卜丁儿时的涂鸦之作,很多时候已看不明白当时的情境。她自己也常把这些本本拿出来翻来翻去,沉迷在自己还是小孩子的记忆和感慨里。我们彼此毫不怀疑,曾经共写共画的那段经历,比她获得的好成绩还让人心动。看着卜丁,作为大人,我常常想起自己也曾是孩子。卜丁那些被保留下来的歪歪扭扭的图画,让我们看到各自曾经的模样。这是时间给我俩留下的念想。每张图上写着的日期,是我们可以回去的时光通道。非常感谢卜丁,让我再次从“孩子”这所学校起飞。像安徒生的丑小鸭,飞越了一个叫做中年的鸭场,打开了一个人生边界,重新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湖。而她,也在努力飞往她自己的湖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