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岛上十点(ID:BBfresh),作者: 地中海螃蟹,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香港四大才子指的是香港四名文人,分别为金庸、倪匡、黄沾和蔡澜,四人各有所长,而且均为好友,也是腹中饱有文学之辈,因而合称香港四大才子。
四大才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香港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里程碑。
在我们谈及香港文化的时候,希望我们的脑际随时可以想起四人:
- 写流行曲的沾叔
- 写科幻的倪匡
- 写美食的蔡澜
- 写武侠的金庸
他们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四人中,黄沾因癌病于2004年逝世,当时是一件轰动香港的大事。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去世,享年94岁。
一
黄沾
1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1990年,随着电视剧《上海滩》的热播,这首由叶丽仪演唱的《上海滩》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大街小巷人人会唱的第一代流行歌曲,人们第一次被香港音乐惊艳了。
而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则是在黄沾因癌逝故后,无线为纪念这位乐坛鬼才制作的《沧海一声 笑别沾叔》纪念特辑里,被肥姐(沈殿霞)给爆料出来的。
1980年的一天半夜,顾嘉辉找黄沾填词,在电话里,他做了两件事:
1、哼了一遍曲谱;
2、通知黄沾明早交稿。
黄沾挂掉电话后就立马去写这首《上海滩》了。
就在他苦无头绪时,突然觉得肚子绞痛,立马跑进厕所。
就在舒畅的同时,脑海里闪现了“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于是,一首经典,便从厕所中诞生了。
写完词后,喝了两瓶白酒的黄沾猛然想起来:他没去过上海,不知道黄浦江到底有没有浪!
黄沾连忙翻阅书籍,查资料,想知道黄浦江到底有没有浪。
不知不觉中,天边已露出了鱼肚白,醉醺醺的黄沾看着马上就要交稿了,索性不管黄浦江到底有没有浪了,把成稿直接发给了顾嘉辉,自己蒙头大睡。
后来,在杨澜接受杨澜的采访中,黄沾就此解释道:
“船开了,不就有浪了嘛!”
2
1941年,黄沾于广州出生,家中兄弟姊妹八个,他排行老六。
8岁那年,黄沾随家人一起迁居香港。
学生时代的黄沾做过最牛逼的事,就是在李小龙的拳头下抗了20多分钟。
当时的李小龙还叫李元鉴,因为一些事,他揍了黄沾的表弟。
不服气的表弟顺理成章地找到了自己的表哥黄沾替他出气。可见了面后才发现,那个看起来瘦弱不堪的人竟然是远近闻名的“校园恶霸”李元鉴!
丢人不丢面,明知打不过的黄沾硬着头皮同李小龙打了一架,而在李小龙狂风骤雨般的拳头下,黄沾最终彻底败下了阵,不过那次之后,他同李小龙也有了一阵短暂的友谊。
后来李元鉴成了李小龙,黄沾逢人就说:
老子当年也是跟李小龙打过架的!
3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凭借这句老少皆知的广告文案,港大中文系毕业的黄沾在广告界站稳了脚,还成了首位获得美国广告界最高荣誉“基奥奖”的香港人。
1976年,黄沾与作家林燕妮陷入热恋。同年,两人各投资二万五千港元组建了黄与林广告公司,黄沾任董事长,林燕妮为总经理。
在黄与林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经营状况非常之好。在创立11年之后的1987年,跨国广告公司 SAATCHI & SAATCHI 提出购买“黄与林”,黄沾和林燕妮商量之后,同意出让。
但“玩心”颇重的黄沾又成立了“黄沾影业公司”,并任主席。
50岁时,黄沾遭遇生意失败,负债一身,与林燕妮的感情也出现问题。
在14年后,也就是1990年,他们的感情终于宣告结束。
4
同是1990年,胡金铨同新一代导演徐克、程小东一起参与拍摄了电影《笑傲江湖》。
因为理念不合,胡金铨退出了项目,最终,徐克主导了电影的基调。
电影拍完后,徐克找到了黄沾,希望为这部金庸原著的电影写一首歌。
离婚一年的黄沾,在被徐克毙稿六次后,从古音阶“宫、商、角、徵、羽”中找到灵感,写出了一首谱。并且在歌谱上画下了一个竖起的中指,表示:
这稿你再不要,就拉倒!我不伺候了!!
徐克收到那份被画上了中指的歌谱后,立马决定就是它了,并破天荒,第一次献声,同黄沾一起,录了这首《沧海一声笑》。
因为第一次录歌,放不开嗓子,于是,二人就在录音棚里喝得酩酊大醉,才顺利完成了这首歌的人声演唱部分。
《沧海一声笑》荣膺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罗大佑说:
“该首歌伟大的地方在于,歌词不变,用粤语和国语来唱同样合乎音调,但同样那么好听。这种形式的歌曲几乎找不到第二首。这是黄沾了不起的地方。”而在领奖台上,黄沾照例用他明快的大嗓门说
“其实这首歌现在听来,仍有不足,当初要不是徐克逼我改了六遍,连现在这版都没有。”
5
“问我欢呼声有几多,问我悲哭声有几多,我笑住回答,讲一声,我是我。”——《问我》90年代末,粤语流行乐音乐开始衰落,黄沾回到港大攻读流行音乐系。
一篇论文写了六年,讨论社会与流行乐的关系。洋洋洒洒15万字,几乎涵盖了他毕生对流行乐的理解与思考。
写这篇论文时,他已经步入人生最后阶段,肺癌化疗,身体虚弱,仍笔耕不辍。
最终定稿后,港大竟无人敢审他的论文,直接通过。
在01年查出癌症后,黄沾剃了光头,他索性拉来另外两个光头——麦嘉、罗家英做了一个新节目《三个光头佬》,继续谈笑风生。
黄沾一生共谱写了二千多首歌曲。他凭一己之力,带动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铸就了骄人的辉煌。
他的黄色段子小说《不文集》,再版60余次,至今香港无人打破这项畅销记录。
2004年,黄沾因肺癌晚期辞世,留下一句警世之言:
“其实人间尽耳聋。”
二
倪匡
1
《天龙八部》连载期间,金庸出国数月,倪匡执笔代写,故意将阿紫的眼睛写瞎。
后来,金庸找他,说:
“我可不可以把你写的一段删了?”
倪匡回答:
“你来问我,就不是把我当朋友!”
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著名小说家。
倪匡是偷渡去的香港,当时在新疆插队犯了点小错误要批斗,于是他就跑路去了香港。
而倪匡的妹妹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亦舒。他笑说出版社每次找他都是为了取得亦舒的出版权,他自己的反而无人问津。
但事实上,倪匡的科幻小说,是华语作家中,公认的佼佼者,在《三体》横空出世前,他甚至被多人称赞为华语科幻小说第一人。
2
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力原来如此脆弱,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和忍耐力,还不及一只构造简单的跳蚤。以上是倪匡从一只小小的跳蚤身上得到的启示。
在“奇葩”的四大才子中,倪匡可谓是“奇葩”中的“奇葩”了。
传闻说倪匡曾在东北看见过外星人,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才能写得这么出色。
而他自己则说本身是喜欢写武侠小说的,但有金庸这位老友金玉在前,只好舍难取易,专心从事科幻小说。
倪匡是个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料。
他不懂驾驶,但迷上研究汽车时,曾经独个儿把一部汽车化整为零后再装嵌回原状;他至少有两次遇鬼经验,坚信灵魂的存在与不灭;参加好友古龙的葬礼时,失声痛哭,却喝掉了大半瓶陪葬的洋酒……
在他小的时候,还经历过“狐仙显圣”,因此,至今仍然认为不同的生物在通过所谓的修练,是可以让身体产生结构上的变化,就会成人成仙——这是他的代表作卫斯理科幻系列《成精变人》的素材来源。
3
据倪匡自己所说,他是乘车经过香港湾仔区大坑道时,望见了卫斯理村的门牌,因此得到主角名称的灵感。
从1963年首篇《钻石花》至2004年《只限老友》,卫斯理这个系列一共诞生145本;其中《蓝血人》一书于2000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成为倪匡的科幻小说代表著作。
同金庸一样,倪匡的作品也被多次拍摄成影视作品。
1993年,TVB推出了改编自倪匡原著《天人》的电视剧《原振侠》。
这部当年TVB皇牌戏,从演员阵容上已经显出优势,不但有称之为最佳CP组合黎明、李嘉欣的加盟,更有当红的朱茵、王靖雯、洪欣,古装小生吴岱融则饰演大反派金石一角。
而这位被称为“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自然也会亲自操刀,写剧本。
4
上世纪60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小说家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主要“客户”是当时的香港电影巨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
他还给李小龙写了《精武门》,陈真这个人物,就是倪匡“无中生有”原创出来的角色。
倪匡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写了无数剧本,邵氏公司出品的400多部武侠片里,有261部是倪匡编剧,如果再加上他为台湾、东南亚的电影公司片商所写的,数量还要翻番。
《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陈文贵曾经回忆说:
“当年我进邵氏当编剧,有职员告诉我,倪匡每天上班,拉开书桌甲抽屉写甲剧本,一小时后拉开乙抽屉写乙剧本,据说那桌子有八个抽屉……”
其中,著名阳刚武侠大导演张彻所拍摄的大部分武侠片,剧本都出自倪匡之手;他还曾在老友金庸出国期间代写《天龙八部》连载,也曾替古龙代笔写了部分《绝代双骄》。
为此,倪匡颇为得意地自撰一联:
“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
5
2006年4月8日,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同为“香港四大才子”的倪匡和蔡澜颁发最佳编剧奖。
在颁奖现场,蔡澜调侃倪匡:
“你给邵氏写了拍出来的剧本有261,加上未拍的,就我所知还有有100部,但是一些人拿着钱求着你写的是200部,加起来就是461部……写了这么多的剧本,为什么没有奖给你?”
倪匡回答:
“何止拿奖啊!提名都没有!”
蔡澜反问为什么。
倪匡大方的回答:
“这还用问,当然是因为写得太烂了啊!”
六年后,2012年,在第31届金像奖上,徐克代表香港电影圈把一座“终身成就奖”郑重地送到77岁的倪匡手上,并称他是“乐天创意掌门人”。
关于倪匡,还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倪匡喜欢抽烟,曾有过三十五年的烟龄,最高记录一天四到五包,刷牙时都不停——刷左边牙齿时香烟咬在右边;刷右边时咬在左边。
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听到上帝的声音说了几遍:
“你可以不抽烟了!”
从此,倪匡就再也不抽烟了。
三
蔡澜
1
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现在摆个龙门阵,只谈美食,不论政治。蔡澜在微博上,如此介绍自己。
2012年5月14日,CCTV1《魅力记录》栏目播出了一档影响至今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而蔡澜,作为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被节目组特邀成为节目总顾问。
2
1955年,14岁的蔡澜在新加坡《南洋商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影评《疯人院》后,他的写作之路,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而—拿到稿费,他就会立马带着一帮同学去吃喝玩乐。因此,倪匡说:
“蔡澜是少有背后没有人说他坏话的人”。
在当时,作者间有一句很流行的话:
“不在《明报》写专栏,就没有江湖地位。”
四十岁那年,还是电影监制的蔡澜突发奇想,也想在《明报》写专栏。
因为认识倪匡,蔡澜得以被金庸约稿。
同倪匡提了这个想法后,每次同金庸吃饭,倪匡就跟金庸大谈蔡澜,起初金庸没插嘴,后来终于忍不住,客气地问:
“蔡澜是谁?”
倪匡故作惊讶状:
“哎哟!文章写得这么好的人,你居然不认得?”
过了三天,金庸来找倪匡,问:
“那个蔡澜,你什么时候给我介绍一下?”
“他很忙,我替你约约看。”
吊了金庸三天胃口后,倪匡才约了蔡澜同金庸见面。
那晚,三人欣然就座,天南地北地畅聊,见识到了蔡澜的才气后,仅用了两个星期,金庸就敲定了蔡澜在《明报》写专栏的事。
3
1957年,蔡澜担任了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
两年后,蔡澜来到香港,长期任职邵氏、嘉禾等东南亚最大制片厂的电影监制。
在此期间,他监制过过多部由成龙主演的电影,并因此同成龙结识。
1983年,嘉禾老板何冠昌站在了蔡澜门前,皱着眉头来回踱步。当时的蔡澜只是嘉禾的制片经理,为何会让老板亲自登门造访?
因为此事,事关成龙。
当时,正处于香港电影的黄金期,也是黑社会最为猖獗的时期。娱乐圈同黑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成龙做为一个愣头青,不会“拜码头”,更不知道如何倒好那些“大佬”。久而久之,同古惑仔的矛盾愈发严重。
一次去饭店吃饭,成龙被突然冲进来的古惑仔拿刀架在了脖子上,好不容易逃过一劫后,想暂时离开香港,避避风头。
而全香港,竟无一人敢带成龙离开——谁都不敢得罪道上的人。
万般无奈下,何冠昌找到了已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
说明来意后,很快,蔡澜就安排好了一切,带着成龙离开了香港。
4
从做电影开始,蔡澜身边永远围绕着美女,身边从来不缺女友。
75岁了,蔡澜依旧照常谈恋爱。
女人环绕,蔡澜只说她们“可爱”,大方表达喜欢,却很少对对方说“爱”。
一次采访,蔡澜说起去日本念书、加入邵氏集团前,他喜欢一个姑娘,姑娘要他的爱,蔡澜大吃一惊:
“她要我爱她,这怎么可能嘛!”
蔡澜毫不避讳地表示,自己最后一次为感情受伤,是十五六岁的时候了。
1989年,54岁的倪匡喜欢上了一个妈妈桑,就拉着蔡澜和黄沾去妈妈桑的夜总会喝花酒,三个人接二连三讲笑话,逗得那些陪酒的女人七颠八倒。
后来蔡澜偷偷跑去买单,才知道一晚要花一两万港币。他当下大叫:
“酒又不是最好,女人也不是最美!不甘心,不如我们搞个专门讲黄色笑话的节目!请最漂亮的女明星来!”
就这样,黄沾、蔡澜和倪匡,三个年过半百的风流才子凑一起,做出了当时,全世界都没有过的、最自由奔向的综艺节目——《今夜不设防》。
《今夜不设防》播出后,创下了高于70%的收视率记录。BBC甚至派出团队来拍摄了专题片,但当时,很多人大骂48岁的蔡澜“老不正经”。
而蔡澜却依旧笑眯眯地说:
“要那么正经干嘛,老了就一定要古板正经吗?我就是老不正经!”
5
“一个茄子全世界有很多种做法,你只有比较过才知道哪一种更好。一种食材做法千变万化,不要整天只会讲我们家乡的最好,一定要把眼界放宽一些,单单限于本地,限于中国,会被人家取笑。”丝毫不假斯文的蔡澜最爱的还是美食。他主持美食节目,写美食评论,对自己唯一要求就是“真”——把自身感受真实地写出来,不要虚伪说假话。
如今,蔡澜定居在九龙城。
这里是香港著名的美食中心,有最后的石板街和大排档,招牌在路两边层层叠叠。蔡澜喜欢这儿嘈杂的市井气息,买菜,喝早茶,吃鱼腩饭……
有个关于蔡澜的故事,无从考证其真假:
一架飞机上,蔡澜照例喝着酒。飞机遇到了气流,开始剧烈颠簸。坐他边上的一个澳洲肥佬抓住扶手,紧张得不行。蔡澜则是神情淡定,颠簸停了,肥佬看过来,问了句:
“老兄,你死过吗?”
蔡澜答:
“我活过。”
四
本文转自岛上十点(ID:BBfresh),作者: 地中海螃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岛上十点©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uxiu/article/2693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