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污水一旦付诸实施,两年后史无前例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海进程将被开启,排放期将长达20至30年自日本政府宣布决定后,中、韩、朝、俄等周边国家纷纷反对,太平洋岛国论坛呼吁日重新考虑排海决定,中美洲8国与韩国一道发表声明予以反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核污水排海会有哪些影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核污水排海会有哪些影响(核污水排向海洋)

核污水排海会有哪些影响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污水。一旦付诸实施,两年后史无前例的上百万吨核污水排海进程将被开启,排放期将长达20至30年。自日本政府宣布决定后,中、韩、朝、俄等周边国家纷纷反对,太平洋岛国论坛呼吁日重新考虑排海决定,中美洲8国与韩国一道发表声明予以反对……

核污水排向海洋,直接破坏海洋环境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其中3个反应堆发生堆芯熔毁,是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最严重的核事故。为了冷却受损的堆芯,福岛第一核电站不得不注入大量海水。这些海水与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和雨水形成核污水,并被装在特制的储水罐。据《东京新闻》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新增140吨核污水,目前核污水总量超过125万吨,储水罐超过1000个。

核污水对全球鱼类迁徙、人类健康、远洋渔业以及生态安全方面的影响则是难以预知的,比如日本上世纪50年代曾发生由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水俣病。当时,许多日本人认为通过海洋可以稀释工业污水,其结果适得其反,还导致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民众出现严重的身体障碍、精神失常乃至死亡。时隔今日,日本政府承诺向海洋排放的核污水“符合标准”,但谁又能保证未来不会发生类似水俣病的情况呢?更何况,当年的水俣病只集中在日本部分区域,而排入海洋的核污水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则将会蔓延至整个太平洋,直接破坏海洋环境。

日本核污水暴露全球核安全治理的危险短板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家底丰厚、技术先进、拥有强大盟友的发达经济体,在尚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130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日本政府的决定让世人震惊而费解:缘何如此不管不顾,置全球生灵于险境?抛弃国际道义,枉顾邻国关切,不闻国内外反对声浪。无独有偶,美国口是心非,对日本政府将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的决定却予以支持,还感谢日本所谓“公开透明”。这种强烈反差,不仅包藏着日、美两国精致的利己算计,也暴露出全球核安全治理的危险短板。

日本政府的出发点不是本国民众的福祉,也不是国际社会的关切,而是纯粹的短期利害考量和特殊利益诉求:一则日本可立即解套,免于支付高昂的维护费用,轻装上阵,把福岛核电站事故处置成本转嫁给全球分担;二则可让福岛核事故尽快翻篇,甩掉事故包袱,为继续利用核电开路,从而在国际碳交易框架下,助力日本经济参与全球竞争。一言以蔽之,就是放胆利用制度短板,实现利益最大化。尤其令人心寒的是,此事开启了危险的先例:一个国家为一己私利,可以蓄意造就核污染或者核泄漏风险,而不会遭到美国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的约束或惩戒。美国对日方行动听之任之,非但未发起多边协调或施以援手,反而公然纵容鼓励日方行径,完全放弃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全球减排压力日增、核能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全球核安全治理已经跟不上实际需要,有必要建立全球核安全信用系统,以便从制度上对核泄漏和滥排行为予以管控和约束,这是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制度设计。

核污水排向海洋,等同侵犯人类的生命健康权

2016年6月,由日本政府组织的专家会议提出5种处理核污水的方式,包括倒入海洋、地下掩埋等。不是没有别的方式处理,只是倒入海洋是成本最低且耗时最少的方式,所以日本政府一直寻求通过该方式处理核污水,但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也没有获得国内外舆论的支持。据日本《朝日新闻》2021年1月3日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55%的受访者“反对”将核污水倒入海洋。尽管日本政府多次强调向海洋排放的核污水是“经过处理”“符合相应标准”,但显然忽视了核污染的影响是长期且未知的,对于 “世界唯一核武器受害国”的日本不会不知道核污染给人类、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是长期持续的,特别是很多后遗症、副作用即使过了十余年也难以完全消解。

日本政府将核污水排入海洋的决策,不仅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而且还将对周边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和利益造成威胁。海洋是人类共同财产,人类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联合国5名人权专家2021年3月11日发表联合声明警告称,“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将提高儿童的健康风险,这等同于侵犯人权。” 长期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国际组织“绿色和平”则多次敦促日本政府在核污水处理问题上慎重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上百万吨核污水排向海洋是致命的,将对75亿人的健康造成伤害,对这极不负责的行为直接侵犯了人类的生命健康权,必将招致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陈新光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