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并不是李治的第一任妻子。在武则天回宫之前,李治不仅有原配妻子王皇后,还有宠妃萧淑妃。

武则天经过一系列的宫斗,才让李治的后宫,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李治的膝下,也只剩下自己的孩子。

在武则天回宫之后、上位之前,王皇后甚至一度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她领养的李忠,被立为了皇太子,而她接回来对付萧淑妃的武则天,也成功让萧淑妃失了宠。

那么,她为什么最终还是输给了武则天呢?失败之后,她的结局如何?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本文我们就来说一说,李治的原配皇后,王氏。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

01、佳儿佳妇

细看史料,我们会发现,李治和王皇后一度相当恩爱。

王皇后,出身于唐朝“四姓”之一的太原王氏,妥妥的高门贵女,并且和李唐皇室沾亲带故——她的叔祖母,是李渊的妹妹,同安大长公主。

李治还是晋王的时候,同安大长公主告诉李世民,王家有个美貌无比的小姑娘,和李治年龄相近,两人正好般配。

王氏就这样成了晋王妃。

婚后不久,李治同母的大哥李承乾和二哥李泰在夺嫡之中两败俱伤,双双被贬,15岁的李治在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下,成为了新的皇太子,王氏也晋升成了太子妃。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2)

当时的李治,和王氏黏腻得很。

李世民御驾亲征在外,叮嘱李治,一定要时常给自己写信,缓解自己思念儿子的悲伤。结果,李治因为王氏生病,一急,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让战场上的李世民郁闷不已,不知道儿子在宫里发生了什么事。

后来,王氏的病好了,心情舒畅的李治,才恢复了和李世民的通信,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李世民。

这件事发生在645年,当时的李治18岁。

这也是李治和王氏早年夫妻恩爱,在史料上留下的唯一痕迹了。

当李世民临终之前,握着托孤大臣褚遂良的手说“我把我的佳儿佳妇托付给你了”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对在他眼里非常美满的少年夫妻,最终没能成为老来伴。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3)

02、迎回武则天

史书中没有记载,李治和王氏这对一度恩爱的夫妻,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裂痕的。

但是,当649年,22岁的李治登上皇位的时候,他眷恋的女人,就已经从原配王氏,变成了后来才进宫的萧氏。

更让王氏郁闷的是,得宠的萧淑妃,一口气为李治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而已经大婚超过7年的自己,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对于古代的后宫女子而言,有孩子,尤其是有儿子,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几率留住君王的心;对于皇后而言,为皇帝生下嫡子,才能更大概率地保住自己未来的尊荣。

刚刚当上皇后的王氏,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为此,她在建议李治封后宫的时候,特地把萧氏放在了淑妃的位置上,而不让她当上四妃之首的贵妃。

贵妃之位,最终给了没有孩子、也没有李治宠爱记录的郑氏。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4)

然而,王皇后能做的,也只是在位份上打压萧淑妃。李治的心,依然在萧淑妃那里。

就连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也是李治最爱的孩子,李治还特地找了有名的学士来教导他学习。他的两个哥哥,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封王的时候,封地也不如他。

王皇后担心,迟早有一天,李治会废了自己的皇后之位,扶萧淑妃上位,并立李素节为太子。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从宫外传来的消息,让王皇后看到了新的希望——李治去感业寺上香的时候,遇到了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情意绵绵。

武媚娘,就是后来的武则天。李世民去世之后,她作为李世民的后妃,在感业寺出家为尼。

王皇后知道,李治早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和武媚娘情意绵绵了,如今再见面,不过是旧情复燃。

她得意地笑了:如果自己把武媚娘接进宫来,李治和她久别胜新婚,干柴烈火,萧淑妃还能蹦跶么?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5)

03、领养太子

武媚娘进宫的效果,实在太好了。

她对待王皇后,恭恭敬敬,卑躬屈膝,又聪明机智,花样很多。

王皇后对她,非常满意,经常在李治面前说她的好话,劝李治多多宠幸武媚娘。

没过多久,李治的眼里、心里,只剩下武媚娘一人,把王皇后最忌惮的萧淑妃抛到了脑后。

然而,效果好过头了。武媚娘不仅让萧淑妃失了宠,也让本就不受宠的王皇后,被加倍冷落。

回宫仅一年,武媚娘就为李治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李弘”。

王皇后咬碎了银牙。她意识到,此时的武媚娘,对自己的威胁已经不亚于当时的萧淑妃。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6)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独守空闺的王皇后,和被李治遗忘的萧淑妃,这两个失意的同路人,迅速成为同盟,一起向李治说武媚娘的坏话。

李治根本不信她们。

而武媚娘,也在盯着她们。

王皇后出身于高门世家,素来看不起下人,对下人很刻薄。

而武媚娘,则注视着王皇后的一举一动,一看到哪个下人对王皇后不满,立刻去结交他们,把李治赏赐的东西,都分给他们。

一时之间,王皇后的身边,全是武则天的“探子”。她和萧淑妃的一举一动,都被报告到了武媚娘那里。稍微出现纰漏,武媚娘就向李治告状。

宫斗手段单一的王皇后,偏偏还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危险程度。

她性格比较直,横竖是活不成李治喜欢的样子了,也不会委屈自己,去曲意逢迎;就连她的母亲和舅舅进宫的时候,也不正常行礼,可以说是自己把自己的把柄递给了武媚娘。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7)

不过,此时的武媚娘,进宫仅仅一年,儿子也刚刚出生,根基还不深,还不能真正威胁到王皇后的地位。

而王皇后,在她那当宰相的舅舅的建议下,又采取了一个可以保住自己地位的方法——收养李治的长子李忠。

李忠,是李治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李世民还在世,为了庆祝,还邀请群臣一起跳舞。

不过,他的生母,只是一个普通的宫人,哪怕是生下了皇长子,也没有受封为后妃的记录。

王皇后的舅舅建议王皇后,把李忠过继到自己的名下,亲自抚养。

毕竟,王皇后和李治成婚已经快10年了,依然没有孩子,看起来是无法生下嫡子了。她若膝下有一个儿子,也算是多了一分依靠。

而且,李忠作为李治的长子,如果再有了王皇后的加持,很容易被立为太子。

自己身为皇后,身边有位太子,即便是后宫其他人再得宠,也可以不用这么被动了。

托孤大臣长孙无忌,本来就是站在王皇后这一边的。一听到王皇后收养了李忠,立刻上书给李治,请求立李忠为太子。

李治没有理由拒绝。

一时之间,王皇后仿佛成了后宫最大的赢家。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8)

04、废王立武

王皇后虽失宠已久,但是毕竟和李治十余年夫妻,而且抚养太子,虽然武则天一直在攻击她,李治倒也没想废了她。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争议千年的事——武媚娘刚生下来的女儿,夭折了。

这件事,在各个史料里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一次王皇后来看过小公主之后,武媚娘亲手把小公主杀了,嫁祸给王皇后,导致王皇后在李治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事情的真相如何,我们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再探讨。根据目前的史料可以确定,小公主的夭折,让李治和武媚娘都伤心不已,也让李治对武媚娘更加怜惜。

事情发生的第二年,李治就差点废了王皇后,不过,不是因为小公主的事,而是因为,王皇后搞了巫蛊。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9)

事情的起因,依然是武媚娘实在是太得宠了。

她的长子李弘,很快就取代了萧淑妃的儿子李素节,成为李治最爱的儿子。

她的女儿安定公主才夭折没多久,她又再次怀孕,为李治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李贤。这个孩子长得很漂亮,同样深得李治喜爱,出生没几个月,就和李弘一起被封为亲王。

而王皇后抚养的李忠,虽有太子之名,却实在不得李治宠爱。

忧心忡忡的王皇后,兵行险着,把母亲柳氏叫进宫来,用巫蛊对付武媚娘。

在古代,人们对巫蛊之事非常敏感,尤其是在皇家,行巫蛊,可是大罪。

王皇后的身边,几乎全是武媚娘的人,巫蛊之事,很快就暴露了。

当然,在史料上,对于这件事,也有不同的说法——《资治通鉴》上说,王皇后并没有搞什么巫蛊,这是武媚娘诬陷的。

愤怒的李治,当即把王皇后的母亲柳氏赶出皇宫,下令她再也不能进宫,又罢免了王皇后舅舅的宰相之职,接着,告诉大臣,自己要废后。

王皇后的后位摇摇欲坠。

但,就是不坠。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0)

李世民临终前,为李治留下了两个托孤大臣: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以及大书法家褚遂良。

他们在李治一朝,影响力很大,甚至李治在某种程度上,都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而这两个人,坚决地站在王皇后这一边,反对李治废后。

毕竟,王皇后是太原王氏之女,她的背后,有着强大的家族支持。

为了废掉王皇后,立武媚娘为后,李治不惜亲自带着武媚娘到长孙无忌的住处,给他送了10车金银珠宝,又派出了武媚娘的母亲和礼部尚书许敬宗为说客,多次劝说。

长孙无忌油盐不进,就是不答应。

褚遂良更是激烈反对,甚至搬出了李世民,说李世民临终前亲自把李治和王皇后这一对“佳儿佳妇”托付给了他,他岂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治废后呢?

李治无奈,只好忍了下来。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1)

几个月后,李治决定,不忍了。

因为,王皇后居然联合萧淑妃,对他下毒!

当然,这件事真的是王皇后和萧淑妃做的,还是武媚娘诬陷的,还是李治为了废后找的借口,就不得而知了。

褚遂良跪在台阶上,脱了帽子,连连磕头,血流了一地,却被李治派人拉了出去,随即被贬。

而看出李治决心已定的长孙无忌,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失去了两大支持者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一起双双被废,关在了一座别院里,眼睁睁地看着武媚娘成为了新皇后。

王皇后的养子李忠,也随即被废,武媚娘的儿子李弘成为新太子。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2)

05、结局凄惨

王皇后和萧淑妃在后宫的时候,李治一心扑在武媚娘身上,对她们非常冷淡。

可是,当她们被废之后,李治又怀念起她们来,忍不住到别院去探望她们。

一到别院,李治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屋子被封得严严实实,只开了一个小口子,用来传递食物。

李治非常悲伤,通过那个小口子往屋里看,并呼唤道:皇后,淑妃,你们还好吗?

一听到李治的声音,王皇后泪如雨下:我们二人已经沦为宫婢,那还能尊称为皇后和淑妃呢?如果陛下您还记得往日的情分,想要放了我们,就把这座院子叫做“回心院”吧。

李治郑重地说:我会的。

然后,消息就传到了新皇后武媚娘那里。

李治的情分,点到为止,不再插手这事,任由武媚娘折腾这两个他曾经爱过的女人。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3)

关于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结局,即便是在旧唐书的同一篇列传里,也有不同的说法。

比较温和的说法是,武媚娘派人把王皇后和萧淑妃缢杀了。

非常残酷的说法是,武媚娘怒气冲冲地来到回心院,下令把王皇后个萧淑妃各打100大板之后,砍掉她们的手脚,把她们扔进酒缸里,让她们死得非常痛苦。

资治通鉴里,则采用了后一种说法。

无论王皇后和萧淑妃是那种结局,可以肯定的是,她们都是被武媚娘杀害的。

她们去世之后,武媚娘把她们的姓氏都剥夺了,把王皇后的姓改为“蟒”,萧淑妃的姓氏改为“枭”,继续侮辱她们。

就连王皇后的养子李忠,后来也是被武媚娘陷害而死。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4)

06、小公主死因之谜

史书上说,武则天的女儿安定公主出生之后,王皇后去探望她。武则天一看,机会来了,就把小公主杀死了,并诬陷说是王皇后干的,让李治有了废后的心。

这件事的真相,一直是千古之谜。

首先,小公主基本不太可能是王皇后杀的。杀一个公主,对她一点好处都没有,她就算要下手,也是对武则天的儿子李弘下手。

其次,小公主是不是武则天杀的,也很值得商榷。

这件事,在《旧唐书》里,并没有记载。

要知道,旧唐书可不给武则天面子,武则天毒杀长子李弘,就是出自旧唐书,反而是资治通鉴经过考证之后,依然不敢下定论,只说了“有人觉得李弘是武则天杀的”。

和武则天同时代的骆宾王,在《讨武曌檄》里把武则天一顿痛骂,给她捏造了好些无中生有的罪名,也没说她杀女。

要是当时真的有武则天杀女的说法,哪怕仅仅是流言,我想旧唐书和骆宾王都不会放过的。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5)

那么,武则天借女儿之死陷害王皇后的说法,最早出自哪里呢?

是五代时期写成的《唐会要》。

但是唐会要也没有说武则天杀女,而是说,武则天的小公主突然夭折之后,武则天对李治说,是王皇后杀了她的女儿,于是李治有了废后的心。

后面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在这个版本上,又衍生出了武则天杀女儿这件事。

所以,我觉得,武则天杀害女儿的可信度,也不高。

以唐朝的医疗条件,婴儿的意外夭折,实在是太常见了。就连没什么人敢搞事的李世民后宫,都夭折了不少孩子。

小公主多半是在没有人杀害的情况下夭折的。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6)

甚至,我觉得,就连唐会要里说的,武则天借女儿夭折之事污蔑王皇后的说法,也值得商榷。

或者是,就算武则天污蔑了王皇后,李治也没有相信。

毕竟,杀害皇帝的孩子,可是大罪。就算是皇后干的,除非她有皇帝罩着,否则也是不会被饶恕的。

毫无疑问,李治非但不会罩着王皇后,还巴不得抓住她的马脚,好废了她。

如果他真的相信王皇后杀了小公主,或者哪怕有一点证据,王皇后都会立刻被废。

但是,小公主之死发生在654年,王皇后被废,隔了一年。

王皇后被废的时候,李治列举她的罪状,也没有提到过小公主。

所以,我觉得,武则天借小公主之死污蔑王皇后这件事,要么不存在,要么武则天向李治提过,但是李治不相信,找不到证据。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7)

07、写在最后

在和武则天争宠的过程中,王皇后的失误,实在是太多了。

其一,她最大的失误,是为了和萧淑妃抗衡,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进了宫,试图让武则天分萧淑妃的宠,却没有想到,一个在当先帝才人时期就敢和太子卿卿我我的女子,在后宫的杀伤力,绝对比萧淑妃大多了。

其二,她没有搞好和身边下人的关系,以至于被武则天见缝插针,把这些人都收做了自己的探子,王皇后的一举一动,都被武则天放在眼里。

其三,巫蛊对付武则天,以及对李治下毒,这是她被废的直接原因。当然,这两件事是她做的,还是被武则天污蔑的,也还没有定论。

但是,无论她在宫斗过程中有多少失误,做错了多少事,她都不该有这么凄惨的结局。

不被皇帝喜欢,并不是一个女人的罪过。

只能说,她遇到的李治,实在是太薄情了,她遇到的武则天,又太残忍。

你觉得呢?

李治与武则天谁功绩大(李治原配王皇后)(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