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一的小丽回到家里,情绪很低落。妈妈看到后询问原因。小丽很难过地告诉妈妈实情。

原来小丽在初中学校时是属于学霸类的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全级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簇拥着她,她就像是“天之骄子”般的感觉。可是进入一个新的学校就完全变了。

她进入的这所高中是全县的最好的一中,当然是高手云集了。尤其是她所在的班是个实验班,这个班里的学生都是各个初中收来的学霸级学生。

在这个班里小丽明显感觉到了“冷落”,因为老师并不在乎你以前的成绩,同学们也都身手不凡,因此小丽失去了往日的优越感,论成绩在班里她就是属于“凤尾”了。

这样小丽自己内心失衡了,好像从云端落跌落到低谷。以至于她感觉学习也没有了积极性,老是回忆起以前的情形。她越想越感到心里难过,恶性循环越来越厉害,以至于月考考到了倒数第一。她因为赶不上同学,心里愈发焦虑,压力山大,最终她就抑郁了。她不得不面临休学。

分析这个事,小丽的情况令人同情,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小丽是缺乏心理韧性。

说起心理韧性,就有一本书的名字就是《心理韧性》。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观后感(孩子玻璃心)(1)

本书作者安妮(Annie Liu)拥有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的教育背景,在本书里结合她本人的专业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育儿经验,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品质和抗挫能力,引导与培养孩子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助力孩子成长为更坚韧、更阳光的人。

一、心理韧性及其九大构建要素

心理韧性也称为抗逆力、回弹力,是指在遇到困难、逆境、创伤、灾难等重大的压力源时,人们能够良好应对的过程,即在经历挫折和挑战后不仅能够恢复原状,甚至能够获得成长。

心理韧性并不是极少数人才具有的一种稀有的能力,而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对环境的适应和调控能力,只不过表现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心理韧性可以引导或者有助于很多积极的结果。心理韧性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提升韧性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变得强悍起来。

“强悍起来”的英文“toughen up”。为了便于记忆,我将构建心理韧性的九大要素与TOUGHEN UP 这个词组的九个字母相对应,分别为:

T:Tolerating Frustration-忍耐挫折,心理免疫

O:Optimistic Outlook-乐观心态,认知重建

U:Understanding Values-审视价值,活出意义

G:Growth Mindset-成长心态,直面失败

H:Healthy Lifestyle-关注健康,养护身心。

E:Emotional Regulation-管理情绪,调控感受

N:Network Building-建设关系,心怀感恩 U:Unwinding Stress-管理压力,达致平衡

P: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有效应对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观后感(孩子玻璃心)(2)

二、提高心理免疫力,就要忍受挫折

心理韧性的实质就是心理免疫力,心理免疫力也叫韧性。这就像身体免疫力一样,心理免疫力强的孩子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就像上文中的小丽,如果她的心理免疫力强,就不会得抑郁病的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要提高心理免疫力,这是有方法的。

1、降低对事事顺利的期望:

古人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我们要学会面对逆境,接纳的生活中的不如意。

2、避免特权感:有的人一遇到困难或者是不顺就唉声叹气,羡慕别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好运,有福气?认为老天专门跟他过不去。

其实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我们也不比别人强到哪里去。任何时候要学会放平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

3、认识到负面事件对提升心理韧性的积极意义:面对一些负面事件,我们要正确地来对待他们。证据表明:心理韧性来源于接触失败的感觉,理解失去的痛苦及体会挣扎的经历,也就是说心理韧性是通过“不适感”培养起来的。

所以说正确的对待负面事件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俗话说的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意思。

4、逐渐暴露于可控的压力:要学会用“系统脱敏”方法来建立耐挫力和心理免疫力,方法是逐渐暴露在可以控制的压力中。要循序渐进地用合理的方法来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免疫力训练。

孩子玻璃心怎么办观后感(孩子玻璃心)(3)

三、用乐观的心态来重新认识世界

乐观的人更有韧性,这是经过事实证明的。

ABC理论说明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反应。

什么是ABC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发现,实际上,在事件(A)与反应(C)之间,还有一个对事件进行解读并形成看法和信念的过程。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信念,英文是Beliefs,简写为B。艾利斯认为,是我们对事件(A)的解读和看法(B),而不是事件(A)本身导致了我们的反应(C)。同样的事件,由于对它的看法不同,我们的反应就会很不一样。

有什么样的看法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或行为。如果我们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事物或人,那么我们就会得到正向的反馈。从而达到良好的结果。

写在最后:

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心理韧性对于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它的九个要素作者在书中阐述的非常详细。

书中更是记录了作者身为人母的一些心路历程,以及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后她作为心理专家及妈妈双重身份下做出的一些应对。

心理韧性对于社会大众无比重要,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青年群体,更是需要重点培养的一种品质和能力。我们的教育与社会是时候把目标从表面的年轻人的成绩或成就转移到为他们创造更加良好的心理韧性环境建设上来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从“任性”走向“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