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荒山变金山(青山变金山)(1)

马鞍山村美丽的景色。 本组摄影 赵滨

荒山变金山(青山变金山)(2)

整洁平坦的村路通往家家户户。

荒山变金山(青山变金山)(3)

马鞍山村幽静的“南果园”。

荒山变金山(青山变金山)(4)

大厨兰春英(左)在做农家菜。

金秋时节,走进位于长吉北线43公里处的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一幅美丽的画卷铺展开来:屋檐下,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和红彤彤的辣椒,或红或黄的颜色彰显着丰收的喜悦;屋舍旁,干净平整的道路,宽敞干净的广场,黄绿相间的树叶渲染了秋霜,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这仿佛是一场美丽而盛情的邀约,让人流连忘返,尽情享受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 然而,把时间拨回到2016年,马鞍山村却是另外一副面貌——村子“戴”上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34户61人。在旅游产业促脱贫的发展思路下,这个远近闻名的“泥土村”成功蜕变,2017年,“摘”掉了贫困村的“穷帽子”,2019年,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人均收入10992元,马鞍山村也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A 美丽之约

“泥土村”大变样

“2019年,我们村接待游客达到35万多人次。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我们又迎来了旅游小高峰,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70万元。”提起村里的旅游经济,马鞍山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胜利如数家珍地说。

马鞍山村有耕地550公顷,林地890公顷,野生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品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46%。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马鞍山村也不例外,但过去,村里的大山被大大小小8家采石场“占据”,开山采石,村民到采石场打工成了唯一的“来钱道”。

“那个时候,我们村里的环境不好,出门遇刮风天都不敢说话,外面全是灰。要是下雨天,得穿着靴子出门……”提起几年前的村容村貌,土生土长的村民怀文海仍记忆犹新。不仅村里环境不好,怀文海那个时候也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以前我家生活困难啊,三口人就靠我自己干点活,妻子和孩子都是残疾人,我身体也不咋好,一年到头离不开药,也没有稳定的收入,遇到点啥事就靠东挪西借。”

2016年市旅游局(现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包保马鞍山村,并派驻驻村工作队,马鞍山村确定了依托区域和资源优势,以打造“金山银山马鞍山”为目标,制订旅游发展规划,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旅游扶贫项目,打造线上销售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促脱贫,让旅游业成为解决就业、促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金钥匙”。

关停采石场,完善徒步路径,整修道路,发展农家乐,建设田园综合体影视基地,举办“山野菜美食节”“徒步大会”…… 马鞍山村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环境美了,游客来了,怀文海有了新的工作——环卫工人。“有了稳定的收入,我觉得生活有了奔头,如今没事的时候还养点鸡鸭,摘点蘑菇山野菜,晒点土豆干啥的,这些也不愁卖,现在村里搞旅游,很多外地游客来,都喜欢这里的土特产呢。”早就摘掉“穷帽子”的怀文海笑呵呵地说。

B 致富之约

贫困户奔小康

青山变“金山”,“泥土村”成鲜花村。乡村旅游不仅让马鞍山村“摘帽”了,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实现了精彩的“蝶变”。昔日的贫困户不仅实现了脱贫,家家户户的日子更是红火起来。

这不,刚刚喜获丰收的村民杨文才向记者算起了今年的收入。“村里打工1万元,烧锅炉1万元,项目分红1万元,黏玉米直接卖给村里的饭店又是2万元,在村里干点力工活又挣了2万元,瞧瞧,这就7万元了,这是大数,还有其他小数没算进来,我今年的收入提前奔小康了!”51岁的他喜笑颜开。

如今的好日子,是杨文才6年前压根不敢想的。那几年是他们一家四口最难的时候。“我2014年出了次车祸,先后做了两次手术,那段时间还正好赶上大女儿上大学,一年花出去十多万元,我们家借了不少钱。”杨文才无奈地说,2016年,他们成为了村里的贫困户,让他没想到的是,2017年政府就帮他们翻修了房子,村里搞起了旅游,就业的机会更多了,他们家也顺利摘掉了“穷帽子”。不过,心气挺高的杨文才可不满足现在的生活,下一步他还打算发展一下养殖业,利用山里的土地,养点“溜达鸡”“溜达鹅”,让日子越过越有劲儿。

听到杨文才的未来打算,杨胜利非常欣慰,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马鞍山村,他见证了村里的改变。“刚来的时候,村里贫困户多数是因病、年老等情况导致的贫困,如今,他们日子越过越好,乡亲们看见我都非常高兴,见面都会热情地邀请我上他家做客!”杨胜利说。

C 发展之约

文旅项目“唱主角”

香气四溢的铁锅炖鱼、生机勃勃的“一分田”菜园、集现代化与关东特色的民宿、景色怡人的马鞍山……好玩再加上好吃,吸引了不少人来马鞍山村赏美景品美食。

10月14日中午,虽然不是周末,但记者走进望山餐厅,这里的人气仍然挺旺。“实在对不起,咱这儿暂时没有空位置了,还得请您再等等。”服务人员忙得满头大汗,一边端着饭菜,一边招呼着客人。

餐厅热火朝天,厨房里的大厨兰春英也不停闲,掂起大勺做起香喷喷的农家菜。兰春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因为公婆、丈夫常年患病,曾经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维持。2019年5月,四处打工的她得知望山餐厅招厨师,立刻报了名,经过培训她上岗了。“每个月大概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这活儿守家在地的,也不累,我还能照顾家人,真挺好!”

马鞍山村大力引入文旅产业,紧紧依托村民,让他们得到实惠。吉林省如美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不仅看中了马鞍山村的风景资源,也十分中意这里的农产品资源。”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采取“村集体 企业 村民”的模式,利用村民闲置住宅打造民宿旅游合作社、望山餐厅、“一分田”菜园等项目。同时,利用餐厅等经营场所、“如美生活”线上商城、南方客户线上商城等渠道,收购、代销当地鸡蛋、青菜、玉米等农产品,还帮助村民销售蜂蜜,为村民解决销路问题。

与此同时,马鞍山村多个文旅项目也在快速推进中。比如,氿遇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24栋氿遇山居项目、智能温室投入使用;二期农耕体验馆、花海、跑马场计划2021年动工建设。

如今,各种精心设计的马鞍山乡村旅游线路、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线路、农业采摘观光研学线路等,将各具特色的景观串联起来,涵盖马鞍山村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等多个方面,更让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