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这段经历,发生在多年前,那个曾经羞涩的男生,现在已经成了《国风美少年》舞台上的评委,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风美少年”。他就是张云雷。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多年前听张云雷唱《大西厢》的过程。

我听到了天籁。

舞台上,站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穿着大褂,可是却留着与他的与他的身上的传统服饰极不相称的染黄的头发,还带着耳钉,看着他打着太平歌词的点儿,唱着传统相声开场小唱中的《大西厢》,我不禁感叹,真是古典与现代完美的“串儿”啊。

我是个挑剔的听众,但是,我依然觉得他的声音极其悦耳,声音流转、荡气回肠,他那独树一帜的唱功,真可称是响遏行云,绕梁三日,恐怕当年的秦青、韩娥如果听见了,也会自惭形秽、退避三舍呢。

首先唱的是一段《十不闲》:“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莺莺红娘,三请张生来赴宴,四顾无人跳花墙,五鼓夫人知道信,六花板拷打莺莺审问小红娘,七夕胆大佳期会,八宝亭前降夜香……”

图片来源网络,不包含于原创部分,下同

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王实甫,在政治尚显清明的大唐,设计了崔莺莺和张君瑞这样两位勇敢的冒险者。是什么促使张生这个文弱的书生大胆地通过跳花墙来寻找自己的爱人,又是什么促使崔莺莺这个大家闺秀会夜半三更在八宝亭前等待自己的情郎?

是爱情,唯有爱情,这千古不变的绝唱。爱情这个神奇的玩意儿,在促使亚当和夏娃结合在一起,繁衍了人类之后,它又促使这一对故事中普普通通的男女互生情愫,驾着一叶扁舟,丝毫不畏惧暴风骤雨、折戟沉沙的危险,遥望着哪怕只是海市蜃楼般泡影的爱情彼岸,奋勇前进,不畏艰险。

是的,再大的风浪又害怕什么,即使有夫人挡在前面责难,又怎能阻止这两只相爱的蝴蝶,相互靠近,相互依偎。

年方十八九岁的崔莺莺,针线女红,无一不精;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她和她的母亲还有小丫鬟红娘,不得已寄居在普救寺中。

才子张生命运多舛,书剑飘零。他虽然自幼囊萤映雪,学得了满腹经纶,胸有丘壑、笔有藏锋,可是,依然是功名难成,孑然一身。

在普救寺的山门前,这一对旷男怨女只用的一个对视的眼神,便注定了彼此一生的眷恋。

莺莺绝世独立的美貌,将张生的生命微光点燃,从此,他终于认命于这五百年前的宿缘。只为了崔莺莺那临别时的回眸一笑,秋波暗送,世上一切曼妙和绚丽都黯然失色,从此,张生的眼中,只能看得见莺莺的芳菲一瞬。

张云雷敢教天下无风尘国风美少年(张云雷曲艺作品西厢记)(1)

舞台上的小伙子轻轻敲打着御子板,佳音妙曲就在他的口中缓缓流出,流入我的心窝。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在如今这本是多么高雅的艺术,可是,在这个相声的舞台上,在这个大俗的舞台上,却有一位小伙子,也唱起了《大西厢》。这是俗与雅的结合,这是艺术迸发出的火花,西厢,这个流传了千古的爱情故事,将一直把灿烂的烟火,投放到新时代的今天,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华。

“姐儿在房中绣香袋,绣出西厢各色人儿来,这一边绣得是崔小姐啊,那边绣的是张秀才……”舞台上的演员,轻轻摆动着手臂,一只手做出了绣花的姿态,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挺拔的男生,能做出如此妩媚的姿态,他的另一只手,依然没有忘记击打着节拍。

在年轻人那如玉珠落盘的清晰吐字中,我仿佛看见,在那遥远的时代,一个女子低垂着头,轻轻巧巧地为心上人缝制着香袋。可能是相思之心实在太盛了,她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心上人的形象,也绣制了进去,并且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两人能够缔结佳缘。

爱美是人的天性,审美则是文化的体现,崔莺莺为什么会爱上张生呢,未声明她爱上的就不能是雄霸一方的孙飞虎呢,恐怕就是因为,崔莺莺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纯爱。

这恐怕是孙飞虎那样靠野蛮和掠夺来获取美色的人,所永远都不能理解的。

于是,崔莺莺惹祸了,这不怨她,要怨,就只能怨恨花太香、花太美。崔莺莺的美,足以让所有人为之疯狂。

她可以对才情横溢的张生对她的欣赏,表现得不卑不亢、仪态万方。但是,面对鄙视用心不纯的孙飞虎那种贪婪而充满肉欲的目光,她则选择本能地拒绝和逃避。她的美,比露珠浸透的春花还要鲜艳、还要水灵;她的美,比空中飞翔的燕子更加婀娜、更加多姿。凌波微步,流风回雪,她的美,足以让诗经、楚辞、唐诗中所描绘的所有美女,更加风韵独存。

所以,她的祸事到了,她惊动了那个野蛮的掠夺者孙飞虎。

舞台上,缠绵的唱腔陡然一变,变得刚硬,好像在控诉崔莺莺遭到的不幸,呼唤着一位英雄能够挺身而出,相救玉女。

一曲终了,年轻的相声演员鞠了个躬,下台去了,场子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轻轻地鼓起了掌。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艺术,都是相同的。为什么,我竟能从如此平凡而朴实的词句中,感受到王实甫先生那流泪、滴血的心呢。我鼓掌,不仅为演员精彩的演出而鼓掌,也为王实甫先生精妙绝伦的文笔而鼓掌,为那穿越古今的伟大爱情而鼓掌,为艺术而鼓掌。

故事结束了,可是留给人们的回味,却是无穷无尽的。

张云雷敢教天下无风尘国风美少年(张云雷曲艺作品西厢记)(2)

《西厢记》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什么叫真正的爱。这首历经了几朝几代的千古绝唱,依然散发着它耀眼夺目的光彩,岁月的尘沙,从来都不曾将它那迷人的情韵抹杀。

而张云雷,他则在舞台上,诠释了深邃和通俗并存的“国风美少年”。

所以,我认为,除了张云雷以外,还有谁能配得上“国风美少年”这个称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