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遗址全景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它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时间;它文化底蕴深厚,如迷宫般的形制和数以千计美仑美奂的出土文物,展示的仅仅是其神秘面纱下的一角;它风光旖旎、风景如画,巍峨的城墙,碧绿的河水,到处松柏葱郁,柳竹掩映,林木叠翠,一年四季鸟语花香……这就是我国已发现最完整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地面城池建筑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淹城。
淹城的神秘,不仅仅是它形制独特和迄今为止我国最完整的古城遗址的独特身份,而且,还在人们至今还无法确切地知道它的建造者到底是谁。因此,古淹城更蒙上了一层神奇而又神秘的面纱。
独特的古城形制
护城河
淹城,从里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是我国城池遗存中绝无仅有的形制。它的概貌可以用民间流传的一首民谣来形象概括: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三条环河四套城;内高墩,外高墩,四周林立百余墩,城中兀立王女墩;内河坝,外河坝,通道唯有城西坝,独木舟渡古无坝。
淹城的子城,俗称王城,又称紫罗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亦称里罗城,呈方形,周长 1500米;外城,也叫外罗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 2500 米。另外,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 65 万平方米。淹城面积的大小,正好和《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记载相吻合。
淹城的城墙,是用开挖护城河所出之土堆筑而成,其方法是从平地起筑,因淹城土质粘性较大,故筑城墙时不挖基槽,不经夯打,一层一层往上堆土。有的地方铺一层干土,铺一层湿土,依次相间。因不依版筑,故城墙较宽,三道城墙均呈梯形。据史书记载,淹城古城墙最高达 20米,墙基宽 25-30 米。现高 3-5米,墙基宽 30-40 米。三护城河平均深4 米左右,宽 30-50米,最宽处达 60余米。淹城三城之间,现均有一土坝相通,但这道土坝筑于20世纪 30 年代。古淹城的进出是完全依靠水路舟通行。
奇怪神秘的土墩淹城四周1公里范围内,原有大小土墩数百座,现存70 余座。土墩高1.5-7米,直径大多在 25-30 米之间,亦有小到 1.5米,大到45米左右的。在淹城外城的东西部有4 个高大的土墩,城东1个,名曰:“磨盘墩”;城西南北向3个,俗称头墩、肚墩、脚墩。头墩和脚墩高近10米,占地约6亩;肚墩高约4米,占地约2亩。
淹城遗址的肚墩,左侧还有头墩,右侧还有脚墩
关于这些土墩,曾经有过一个悲剧性的传说。据说淹君有一个女儿叫百灵公主,长得如花似玉,是淹君夫妇的掌上明珠。而离淹城约4里路的东北部有一个城叫留城,野心勃勃的留王之子,骗取了淹君的信任,被招为驸马。有一天,驸马乘淹君外出,盗用百灵公主的名义,骗得了后花园的钥匙,偷走了淹君的护国之宝——白玉龟。淹君回来后,得知白玉龟被盗,大发雷霆,不分青红皂白,就把百灵公主处死,并碎尸三段,分葬三处。事后淹君得知真相,悲痛万分,亲临百灵公主墓地,培土植树,以示忏悔和怀念。现在的头墩、肚墩和脚墩,就是百灵公主头、肚、脚三个墓葬地。
原始青瓷器,三轮青铜盘
美丽而又悲惨的传说,增添了淹城的神秘色彩。这些土墩真的是百灵公主的墓葬?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对淹城城外的干家墩和城内的头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干家墩堆积共分五层,在三、四和五层上分别清理出4座墓葬,共出土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40余件;头墩发现一东西长 20米,南北宽6米的大型积炭墓。墓中棺椁葬具均已朽尽,惟朱红漆皮依稀可辨。随葬器物集中在墓室的西端,共出土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等近300 件。这是同时期同类型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表明墓主的身份很高。这些土墩的确是西周和春秋时期江苏南部地区流行的土墩墓。其中,城内是一墩一墓,可能为中贵族墓葬;城外是一墩多墓,可能是平民的家庭墓葬。
淹城到底由谁筑关于淹城,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东汉《越绝书·吴地传》:“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北宋的《太平寰宇记》记载:“常州府春秋时为吴国内地。《史记》云:吴公子季札所据,是为延陵之邑。吴为越所灭复属越,到战国时越为楚所灭复属楚,故《越绝书》谓之淹君城”。清代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淹城,在常州府东南二十里,其城二重,濠堑深宽,周广十五里。”另外,常州地方志也有零星记载。如宋《咸淳毗陵志》载:“淹城,或云古毗陵城”,清《武进阳湖县志》云:淹城在阳湖延政乡等。
淹城春秋乐园
这点点滴滴的记载,给了人们极大的想象、考证空间。有人说,淹城是商末周初的奄国君主所筑。相传,奄君就是当时在山东曲阜之东的奄国君主,他在周成王时与商代后人武庚勾结发动叛乱,为躲避周成王攻打,带领残部从山东辗转逃到江南,在这里凿河为堑,堆土为城,仍称“奄”。因四周都是护城河,好像淹在水里一样,故称淹城。有人说,这是吴国公子季札所筑。有人说,这是吴国早期的都城。也有人说,这是吴囚越质子处。还有人说,这是一处军事设施等等。然而,淹城到底是由谁所筑?还有待人们去进一步地考证。
淹城的考古发现淹城在常州大地上沉睡了2700 多个年头。东汉以来对其不断有记述,1935年,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陈志良等对淹城进行了实地考察,确认淹城是一处古代居民的活动遗存,发表了学术论文《奄城访古记》,使藏于深闺中的淹城重为世人所知,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但真正对淹城有新的发现,还得益于1958 年当地群众的一次积肥活动。当时,人们首次将淹城护城河的水抽干,准备挖掘河中淤泥积肥,却意外地在内城河中出土了1 条独木舟和一批青铜器、原始青瓷器及几何印陶器等 25 件珍贵文物。从此,掀开了淹城神秘面纱的一角,展示了淹城遗址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内涵。
以后,在淹城内城河中,又先后出土了3 条独木舟和一批青铜鼎、几何印纹陶器等文物。其中长11米和4.2米的两条独木舟,分别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还有两条收藏于武进淹城博物馆。对其中一条长7.45米的独木舟,进行了碳14测定,证实独木舟距今约有2800 年的历史。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数量最多、形制最完整的独木舟,故被称为“天下第一舟”。独木舟有梭形和敞尾形两种,是由整段楠木、槠木或柏木凿成,内壁隐约还能看见焦炭和斧凿的痕迹。
几何印纹陶瓮
1986 年至1991年,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对淹城又进行了考古发掘,解决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积累了一批科学的考古资料。在淹城遗址已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中,有些堪称国宝。这些文物,有的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有的纹饰繁丽,工艺精湛;有的器形奇特,十分罕见,令人叹为观止。除独木舟外,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十分独特,其造型轻盈灵透飘逸,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青铜器中三轮盘的设计巧妙、造型奇特,盘足下装有前一后二三个车轮,前轮两侧伸起一对兽体,兽体头部有眼、嘴和角,颈部饰鱼鳞纹,背部象有两只羽翅,形成两条独角飞龙;原始青瓷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大多造型规则、施釉均匀,制作以轮制为主,有少量手制;几何印纹陶器是淹城文物中的主要器物,纹饰有席纹、回纹、叶脉纹、水波汶等50多种,制作大多采用泥条盘筑、慢轮修整的方法。这一切都表明器主在春秋时期拥有极高的身份,同时也表明淹城在春秋时期有着极高的地位。
几何印纹陶瓮
淹城是神秘的,留下了太多的疑团有待破解。为了完整地保留和更好地展示淹城的神秘,常州通过各类专家的精心论证,制定了淹城遗址保护开发方案。规划建设者还依托小淹城、演绎大春秋的设想,精心呵护古城遗址,借助文化创意,成功打造出春秋遗址公园、淹城乐园、野生动物世界、特色商业街和宝林禅寺等风景旅游区,其中春秋淹城旅游区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其品牌价值达 20.85 亿元。2016年 12月,该旅游区晋升为国家AAAAA 级景区。
考古界有个说法,叫作“明清看北京,南宋看杭州,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淹城遗址被考古专家、旅行家誉为“中国第一水城”“东方奇观”,对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研究江南先秦史尤其是古吴国史及其文化史的重要遗址。2700多年的风风雨雨,淹城给我们留下来的是造化的杰作,以及许多蕴藏在地下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涉足其间,犹如进入世外桃源,迎面而来的是古老、幽静、深厚、神秘,而更深地考察、保护、开发,将会展示中华民族更多的文化瑰宝。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长按下图二维码,阅读最新“方志江苏”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