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岱岳融媒】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11554”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为先”,打造“泰山松”党建品牌,全力攻坚对上争取,保障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推进流程再造,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助力全区政务营商环境建设呈现新局面。1-6月,新增市场主体4891家,新增注册资本190亿元;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1.5万件,按时办结率100%,收缴规费4468.6万元;累计服务企业群众30余万人次,群众满意率始终在99.99%以上。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1)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2)

以党建为引领 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严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落实民主集中制,凝聚班子团结奋进力量。年初,局党组及5个支部完成换届。将支部建在窗口,党建责任落实到每名支部书记,形成自上而下、分层分压的工作链条和运行机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凸显。局党组被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绽放活力、强区有我”主题活动,搭载体、重创新,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

品牌创建全面升级。匠心铸造“泰山松”党建品牌,构筑新大厅党建文化阵地,5个支部分别打造党建子品牌,变“单打独斗”为品牌化“联合作战”,让党建工作“一核多元、同创共建”,形成“五松共绘、争先进位”的品牌带动力,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加强工作宣传,搭建“岱岳审批”公众号 多媒体集群报道的“森林式”宣传矩阵,发布工作稿件400余篇,被大众日报、学习强国、泰安日报、泰山晚报、人民日报、新华网、泰安改革、岱岳融媒等媒体刊载,累计阅读量290万人次。

考核管理全面加强。创新工作人员“四事四评四突出”复合百分制考核,启用钉钉考勤系统和“云督察”监控系统,形成一整套电子化智能化、全方位全流程服务监督体系。结合“12345”民生热线回复与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建立“发现问题、核实情况、曝光问题、追责问责、整改提高”的联动工作机制。聘请7位“社会监督员”,社会化监督实现常态化。开展为期四天的专业服务礼仪培训,工作人员规范化服务水平有效提升。1-6月,12345民生热线共处理424件,办结252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9.6%。

内控机制全面规范。印发行政审批事项层级管理制度,对214项区级划转事项、137项“市县同权”事项,逐项明确审批层级,实现全流程监督。整理归档各类行政许可档案13000余份,档案积压问题彻底解决。以“同规范受理、无差别审批”为目标,制作220个高频事项“泰好办零基础模板2.0版”,规范材料填报、审核审查、现场踏勘、办结存档等环节,有效限制行政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3)

以争先为目标 实现对上争取新突破

全力以赴争试点。研究吃透中央和省、市改革创新精神,积极开展“一跑八争”。上半年争取到市级以上试点4项,分别是高频服务事项梳理填报国家试点、食品新业态经营许可备案省级试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企业准营”市级试点、济泰同城化政务服务示范区,为山口镇、马庄镇争取到全市政务服务“好差评”提质增效试点。“社会组织业务联动提升”等5项工作被列为全市政务服务系统改革创新项目,数量居县市区第一。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4)

创新服务争荣誉。打造政务服务领域亮点工作、典型案例,“VR智慧实景勘验”获评省大数据局创新应用典型场景,《政务服务极简办》在《山东新闻联播》播发,《岱岳区523项高频服务事项“掌上办”》《项目管家为企业提供全天侯服务》《快快工作室提供优质高效办事服务》等9篇先进经验做法被大众日报刊发,《岱岳区打造项目审批一链办、问题困难管家帮、部门联合齐服务新模式》在市委办公室《泰安信息》刊发,《岱岳区推进“一件事”改革探索社会组织“并联审批”新路径》在市政府办公室《政务信息专报》刊发,《岱岳区“有解思维”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动态》刊发。

抢抓机遇争资金。作为非经济主管部门,始终坚持“有条件要争,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争”的理念,在了解到省大数据局设置创新应用场景对下转移支付项目资金50万元项目后,第一时间启动申报程序,精心制作《VR实景勘验创新应用再升级》宣传片上报省大数据局,增大申报成功率。按照省级示范点标准建设“工会妈妈小屋”,争取省工会拨付资金5000元,目前已顺利通过市里验收。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5)

以创新为抓手 打造流程再造新亮点

各项试点工作顺利推进。6月,组织区直部门梳理确定区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90项,向国办反馈平台问题10条,高质量完成高频服务事项梳理填报国家试点工作,得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发文表扬。推进食品新业态许可备案省级试点任务,创设风险评估机制,制定新业态审管衔接办法。企业准营市级试点完成阶段性成果,梳理20个行业全生命周期准营一件事清单,开展企业歇业一件事流程再造,联管联动机制初步建立。

开展社会组织一件事改革。“双全双百”工程升级,在全省推率先出社会组织“一件事”改革,制作自然人和法人“全生命周期智慧树”,分类形成主题套餐24类,提供点餐式服务260次。打造一站式社会组织服务综合体,将民政、审批以及各业务主管部门审管要求整合制作成VR视频综合指导,实现多部门联合受理、一并勘验,申报材料压减52%,办理时间压减97.6%,办理环节压减83.3%。社会组织变更、延续实现“免审即享”。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6)

搭建“项目管家”保障机制。搭建“1 3”管家团队,服务新型工业化强区建设。成立36个管家团队,一个重点项目配备一个项目管家团队,由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保,业务科室长为项目长、业务骨干为联络员,“三对一”提供“管家”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见效。

升级“审管协同服务联动”工作法。将审管联动拓展至社会组织和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完善审管标准互认、信息双向推送、信用联合激励惩戒等机制,促进审管双方规范、高效实施行政权力,实现审管信息及时互通,确保审批加速度、监管不缺位。该经验做法在《山东政务信息》专题刊发,《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7)

VR实景指导迭代升级。为破解行业综合许可现场勘验时企业群众遇到的环节多、成本高、跑腿多、时间长等“堵点”,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升级“VR实景勘验”3.0版,对行业综合许可涉及的多个部门、多个事项实行“多勘合一”。制作完成药品零售、动物诊疗、餐饮、幼儿园等“VR实景指导”勘验45个,“一业一证”行业综合类VR实景指导” 36个,办理时限平均压缩89%。入选山东省优化政务服务典型案例、省大数据创新应用案例,被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信息》发文推广。

打造“三云”勘验服务模式。勘验体系建设运行提升,利用“互联网 政务服务”,打造智慧云勘验平台,推行云评审、云辅导、云勘验“三云”服务。进一步规范专家评审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库,规范专家评审组织操作流程。推动勘验流程再造,实施多评合一、综合审查的“1 N”模式。1-6月开展勘验服务340件次,其中联合勘验25件次,组织专家评审、专家现场验收27次。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8)

以服务为导向 创优营商环境新局面

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5月5日,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正式启用。大厅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设置服务窗口131个,集中进驻不动产、金融税务、社保医保、婚姻登记、公积金、公安交警等47个部门、1051项事项,实现企业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协调公交部门,新开通、增设站点的公交线路5条,公交站港湾建设完成;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24小时自助服务区、母婴室等服务区域,配备轮椅、无障碍通道、智能引导机、无人值守工作台等便利化、智能化设备,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深化“1545”企业开办服务模式,将企业开办7个环节合并为1个环节,实现零材料、零费用、零等待、零跑腿,新开办企业全流程压缩至1个小时以内。提供免费刻章、免费电子印章、免费税务UK盘、免费邮递服务,1-6月为企业节约资金52.3万元。与岱岳农商银行联合在山口镇建立“智慧政银微大厅”,可为群众办理441项便民服务事项,有效解决东部4镇群众办事难问题,该做法被山东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成立“快快工作室”,服务企业327家,为企业解决难题2877件次。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9)

“一网通办”不断深化。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完善1个区级、11个镇级、478个村级网上政务服务站点,发布各类事项清单35类,事项可网办率、全程网办率分别达到99%、98%。通过爱山东APP、“泰好办”微信公众号发布“掌上办”事项523项,实现身份照、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结婚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30类电子证照免提交。1-6月,下载电子营业执照20646户、电子印章812个。开展电子身份照、电子营业执照等10余类常用证件的社会化便利应用,与公交公司试点应用身份证替代老年证乘车等便利老年人的具体措施。

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按照三型标准推动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提升,5家达到标杆型、6家达到标准型;在基层部署“泰好办”自助服务终端65台,打造便民服务“十分钟生活圈”。编制“就近办”事项目录,将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的区级事项,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出版物零售经营许可等下放至镇街,镇街办理事项平均达到170项,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受理事项平均达到112项。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10)

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不断加强,政务服务“云上办”合作联盟拓展至21省、52市、277个县市区;加入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黄河流域6省、20市实现16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加强“岱岳长清”毗邻区深度协作,与济南市长清区签约共建济泰一体化政务服务示范区。

回首一年来走过的路(回首来时路蓄力再出发)(11)

服务上门助企纾困。上门了解企业在办理建筑许可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企业提供问题解决路径及工作计划,同时明确问题解决时间节点,先后为岱岳新城供热厂、泰安汉威产业园项目、泰山黄精科技产业园项目等16个绿卡项目、132个市区重点项目提供服务182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37个,帮助办理报建手续102个,企业满意度达到100%。

本文来自【岱岳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