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鸟类的大家族,有一个物种的生活方式极为特别,几乎一生都在空中飞行度过,可以连续飞行10个月不落地,连捕食、睡觉,排便、交配都是边飞边解决,落地的次数寥寥无几,而一旦落地就可能面临着死亡,它们就是号称“永不落地的鸟”的雨燕!大多数鸟类在空中飞累了,就会随时降落到陆地上或是植被上歇脚。而雨燕是个另类,它们除了孵卵、育雏以外,鸟生几乎都处在展翅飞翔中。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1)

那么,雨燕是如何做到长时间飞行不落地的?为什么说它们落地很可能会死?它们在空中是怎么做到边飞边睡、边飞边完成繁衍任务的呢?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2)

永不落地的飞行能手

雨燕是鸟纲雨燕目雨燕科下所有鸟类的统称,目前约有18属84种,世界性分布,是世界上长途飞行中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飞行时速能达到110公里~200公里。它们之所以能飞得那么快,并能长时间保持飞行状态,主要归功于它们小巧轻瘦的小身材和又大又长的翅膀。雨燕的体长只有10~30厘米,重9~150克,小小的体型能让它们足以轻巧地进行高速飞行,没有很多的负重,飞行时几乎无需耗费多大的精力。而它们狭长的翅膀,展开时好似两把镰刀,这样的翅膀在飞行时,能够减少空气带来的阻力,这能够帮助它们节省很多能量消耗,自然也就延长了飞行时间。因此它们能长时间远距离飞行,飞得还快。在迁徙时,雨燕能够以110公里的时速不间断地飞行几万公里。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3)

为什么说雨燕落地几乎等于送死?

正因为雨燕常年在空中飞翔,用进废退,也就导致它们的双脚严重退化,无法像其他鸟类一样随时随地降落停留。脚小而无力也很难在地面上长时间站立,更别提行走或跳跃了。其他鸟类的脚趾是3个朝前,1个朝后,这样可以牢牢抓住树枝。而雨燕的4个脚趾全都是朝前的,这样就无法很好地抓握,只能勉强停留在树干、悬崖或者粗糙的墙壁处,降落时只能将脚趾挂上去,它们也会尽量避免自己停留的时间。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4)

如果不慎落地,由于脚力退化,它们很难用脚弹跳辅助起飞,也没有扇动大翅膀的空间,所以基本就无法再次飞向天空。而地面上的捕食者太多,停留时间长,多半会沦为天敌的盘中餐。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5)

雨燕的空中生活

为了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雨燕练就了可以在空中边飞边完成很多事情:捕食、喝水、收集筑巢材料、睡觉,甚至是交配,除了孵卵,几乎所有事情都能在飞行途中完成。那么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6)

空中捕食

关于干饭,雨燕主要以飞虫和其他空中的节肢动物为食,它们飞行速度极快,可以在空中快狠准地捕食正在飞行的飞虫,在接近猎物之前会张大嘴巴,挥翅加速向前冲,由于飞行速度极快,飞虫没能反应过来就已进入它的口中了,轻松捕捉上千只昆虫没问题。口渴了,就在掠过水面时,用鸟喙“舀”几口水喝。遇到下雨天,雨燕有时也会在飞行时张嘴接雨水喝。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7)

边飞边睡

雨燕飞累了,也可以在飞行的过程中睡觉,它们是以“半脑慢波睡眠”的特殊睡眠方式来实现的,简单来说,就是半睡半醒状态。雨燕的大脑构造有左半脑和右半脑之分,一边大脑在保持慢波睡眠的休息状态的同时,另一边连接眼睛以控制方向的那个脑半球则能够处于清醒状态,可保持警惕来避免捕食者的袭击。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8)

空中交配

雨燕最厉害的技能就是能在空中完成交配。每年5~7月是雨燕的繁殖期,两只看对眼的雨燕会在空中交汇,在滑落的时候,雄性会瞄准雌性的泄殖腔,靠近并发射,这个过程中雨燕会通过滑翔保持平衡,接触短短几秒后交配就完成了,属于速战速决型选手!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9)

而只有孵蛋和抚育幼雏,才会迫使雨燕停下来,开始筑巢,它们一般会将巢穴搭在陡直的悬崖峭壁上等垂直的高处(便于自己起飞,也是为了保护幼崽免遭侵害),然后进行两个月的繁殖期,并精心抚育幼雏。

雨燕雨中飞行是捕食还是洗澡(雨燕一生边飞边睡)(10)

当幼鸟羽毛长成像成鸟,“翅膀硬了”后,就能熟练地飞行。而小雨燕在离开巢穴之后会持续不断地飞行两年的时间,这期间一次都不会落地,不间断飞行500,0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周!真是令人惊叹!

为了更好地生存,这种不起眼的鸟类可以说把飞行演化到了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