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日报讯 二份子乡是武川县精准扶贫生态移民的重点乡,占武川县总移民人口的81%。

二份子乡姚家村距武川县城75公里,辖7个自然村, 2014年,该村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经过精准识别,有41户、112人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该村实施了生态移民整村搬迁,共有358户、858人实施移民。7个自然村符合条件的村民都搬进了位于火烧羊圈自然村幸福院的64套新民居。幸福院进行了街巷硬化,安装了自来水,广播电视、宽带、文化室、卫生室、便民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政府给每人补贴资金1.5万元;土地流转1.62万亩,每亩补贴100元;退耕还林2390亩,每亩补贴90元。土地流转全部种植优质的紫花苜蓿牧草。2015年,利用“三到村、三到户”资金,每户补贴6400元,购买基础母牛39头,种公牛3头。2016年,又投资90万元为贫困户建成30套养殖小区,养牛180多头。

母花以力更自然村60岁的蔺兰柱,由2014年养的一头母牛,变成现在的6头牛,别人劝他卖几头,他就是舍不得。现在除了6头牛的“资产”,他家的48亩土地流转出去,每年都有4800元的收入。此外,粮食综合补贴有1500元,蔺兰柱的媳妇还季节性去召河务工,如今的生活过得妥妥的。

以前古陆洲村的刘广龙和以前住在德胜沟村(现已整村移民)的赵双生,已住在这里的幸福院有3年了,比起刘广龙的“多种经营”,71岁的赵双生因为身体原因,只养了5只鸡。老人说:“已经很好了,有养老保险、低保保障,还有流转土地收入,生活没有问题。”

像这样的幸福院,二份子全乡共规划建设了14处、1647套,65周岁以上的搬迁户和低保户、贫困户、分散五保、残疾户全部入住,全乡移民协议签订率已达95%以上。其中贫困人口占建档立卡总数的91.1%。

今年8月5日,二份子乡又给了人们一个惊喜,呼和浩特市庆龙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落地二份子乡。作为二份子乡的产业扶贫项目,可以辐射带动花西村、南苏计、双玉城等5个行政村433户953人进入这项对乡村来说全新的产业链条中。

李枝叶是当地贫困户,因为会用缝纫机,有一定操作基础,被公司优先录用。“我们都是培训上岗,因为以前会用缝纫机,所以有基础,当然这里的缝纫机和家里的普通缝纫机不同,不过学了三四天就会了。”李枝叶说,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活儿也不累,既不耽误家里的营生,又能额外补贴家用,日子逐渐好过了起来。

63岁的王桃女和69岁的邸兰香,两人一个来自西红胜自然村,一个来自红河槽自然村,现在生态移民都住在东红胜互助幸福院里,她们虽然没有“专业技能”,但也找到了适合的工作——安装松紧带。“我们是贫困户,年纪也大了,村委会和公司很是照顾,安排我们做点轻巧营生。”

公司负责人贾祯龙介绍,从明年开始,公司计划在周边范围流转贫困户土地,用于种植生产养生坐垫所需的原材料苦荞,这会让农户获得更多收入。(首席记者 李海珍 通讯员 曹文娟)

农村扶贫走访见真情(二份子乡贫困户过上好光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