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小伙打拼成千亿富翁(农村小伙放弃念大学改卖火腿)(1)

文|齐敏倩

80后的陈阳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文兴乡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是对这里最生动的描述。

2005年,对于陈阳而言,算得上是人生的“分水岭”。

这一年,他考上了云南理工大学,成了小山村里的“金凤凰”。当时,文兴乡的农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230元,比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少整整2025元。读大学,对于当时的陈阳以及他贫穷的家庭而言,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然而陈阳却没有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大一时,他读了《比尔.盖茨传》后,全然不顾父母亲朋的反对,毅然离开学校,走上了创业之路。

辍学之后,他摆过地摊、做过推销员,也曾在两年之内开了34家直营店和70家加盟店。从2005年到2018年,13年过去了,陈阳已经从当初的农村少年变成了1家2000平米中餐店和3家农家乐的老板,以及云南宣威火腿集团的掌门人;更从一个生意人变成了中华老字号传承人。

广东小伙打拼成千亿富翁(农村小伙放弃念大学改卖火腿)(2)

摆地摊、送货、跑业务,他赚了第一个“1万元”

“在学校出来之后,从最苦最累的活儿干起。摆地摊、送货、跑业务……我什么都做过。”正式退学之前的一段时间,陈阳白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给人送货,晚上还要到各个学校门口摆地摊卖杂志。

2006年正式退学之后,他到一家做美容美发产品的公司做起了业务员。“我当时每天都要去向发廊推销洗护染烫之类的产品,在这份工作中我跟人家学会了销售,应该说业绩还不错。”到2007年,他已经成了公司业务部的经理,也挣到了第一个“1万元”。

这份工作对陈阳的意义远非攒了一万多块钱这么简单。“我在做推销员的工作中发现一款女子减肥产品效果特别好,就开始出来单干,相当于做这个产品的代理。”拿着之前摆地摊、送货、做推销员攒的2万多块钱,2007年,他开了自己第一家“纤姿女子减肥院”,真正开始了创业当老板的生活。

广东小伙打拼成千亿富翁(农村小伙放弃念大学改卖火腿)(3)

两年开34家直营店、70余家加盟店,这个农村小伙发财了

陈阳的第一家“纤姿女子减肥院”出奇得顺利。“第一家店投的2万6千元,两个月后就回本了,之后每个月这家店都维持在6—8万元的营业额。”

这样的火爆场面,远远超出了陈阳的预期。他马上拉来亲朋好友迅速复制第一家店的模式,在云南各个州县大量拓展直营店和加盟店。“从2007年下半年到2009年,那段时间生意特别好做,我们在云南开了34家直营店,70多家加盟店。”

对于加盟商,陈阳在收取3万元加盟费的基础上为加盟商提供5000元的产品,同时帮助加盟商确定店铺面积、选址及产品和人员培训。

“当时有个员工叫小尹,她高中毕业就到我店里工作,半年时间就做到了店长。做了店长之后,她看生意好做,找我提出了加盟的想法,我也很希望大家一起把事业做大。”在陈阳的支持下,小尹靠手里的万把块钱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一年之后在当地买了自己的车和房。

“纤姿女子减肥院” 算是陈阳赚钱的起点,却远远不是终点。除了自己创业,他还喜欢买经营不善的“休克鱼”。说来也奇,似乎每条“休克鱼”都能在他的管理下起死回生。

2014年,陈阳花上百万在老乡手里盘下了一家经营不善的中餐馆。盘下餐馆之后,他把最重要的精力放在了员工培训方面。“以前这家餐馆的团队管理有很大问题,士气低落,员工没有热情,也没有服务意识。之前做减肥的时候,我每个月都要定点、定期对两三百人培训销售、产品等等,所以培训是我最重视,也最擅长的。”

这家名叫“宣威民间菜”的中餐馆在陈阳接手的第三个月就实现了盈利。2015年底,陈阳还买了3个农家乐,如今这3个农家乐每年能入账4000万左右。

毫无疑问,这个农村青年发财了。

广东小伙打拼成千亿富翁(农村小伙放弃念大学改卖火腿)(4)

50余家竞争者胜出,斥资2000多万,他要做大宣威火腿

“在经营餐馆和农家乐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节约成本的问题。从田间到餐桌,你说这个房租也省不下来,人员成本也省不下来,那怎么省成本?想来想去我觉得必须实现规模化的采集。后来到宣威田间去考察原材料的时候,我就接触到了这个百年老字号。”

陈阳所说的百年老字号就是他正在全力发展的云南宣威火腿集团。宣威火腿制作技艺是云南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孙中山先生曾题词“饮和食德”。宣威火腿还曾在1915年的国际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宣威火腿集团的前身是宣威县食品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地区唯一指定的“中华老字号”。1984年宣威火腿注册了“宣字”牌宣威火腿商标,“宣字”火腿获得过100余项大奖,还曾受到李鹏总理的称赞。

就是这样一家驰名中外的企业,却在重组中没落、停产了十几年。

2004年,宣威火腿集团重组失败,员工集体罢工,工厂也随之停产。2016年末,陈阳听到了宣威火腿集团将再次重组的消息,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宣威火腿集团,要让宣威火腿在我们的努力下再次走出云南,重现当年的辉煌。”

参加本次重组的企业共有50余家,在经过了长达一年的层层选拔后,只剩陈阳和另外两家企业。“负责这次重组的领导先到其他两家公司考察,到我们公司已经是最后一站了。那段时间,我一直没日没夜的和领导开会讨论、接受领导的审查。”

最终,陈阳投资2000多万,终于成为宣威火腿集团的掌门人。“我能在最后的环节胜出,一定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对宣威火腿由衷的热爱,和我要做好宣威火腿的决心。如果这个事情做不好,把宣威火腿的品牌毁了,我是要被人骂祖宗的。”

接管宣威火腿集团,陈阳的野心不仅在于做“中国第一腿”,还要对标西班牙、意大利火腿,让世界看到中国火腿的魅力。

一辈子一条腿 一件事 一生情,他要做中华老字号传承人

以前的陈阳是个实打实的生意人,赚钱是他的第一目标。接管宣威火腿集团后,把这个中华老字号发扬光大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这次,他的目标不仅仅是盈利,更在于对宣威火腿品牌的推广和文化的传承。

“从接管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想怎么让宣威火腿的品牌走出去。我们考察、学习了最知名的西班牙火腿和销售量最大的意大利火腿,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

为了让宣威火腿更适应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更快地走出云南,陈阳在接管之后马上做了这几件事:

1、 品牌年轻化

为了让品牌和产品更加适应现代年轻人的需求,陈阳找到了北京正邦设计公司,设计了全新的品牌logo和VI。

在产品结构上,陈阳对原来的大火腿进行了改良。“以前的火腿可能都是2公斤、1公斤重,现在我们就把它变成100克、50g,一片一片的。”这样的包装更加小巧方便,很适合年轻人当作休闲的零食。

2、 标准化生产

原来的宣威火腿都是人工切片的,在这个过程中很难控制切片的一致性。为了保证每片火腿都是8毫米的厚度,陈阳用机器代替了原来的手工切片。

“如果我作为一个顾客,每次买到的产品都不一样,那你这个品牌就会很大的问题。只有做到了标准化,品牌才能建设出来。”

3、 机场铺店

火腿生产出来了,在哪卖成了陈阳考虑的下个问题。为了让宣威火腿更快地“走出云南”,机场店成了陈阳地首要选择。

“云南是全国人流品质最高的一个旅游省份,如果我们在云南的各大机场都开店的话,来云南旅游的人就都能看到我们的火腿,都能了解我们这个品牌。”

按照这个思路,陈阳在大理机场开了宣威火腿旗舰店;在昆明机场开了店中店售卖自家火腿。除了这两个店之外,陈阳在长水机场、西双版纳机场、丽江机场都铺了店。今年, 6月份,他还将在上海开一个大型的火腿体验店。

宣威火腿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绝佳的口味,但就像黄酒、普洱茶等行业一样,从业者很多,但大都是家庭小作坊,缺少行业龙头企业。

陈阳这个农村小伙,大一辍学,从推销员一步步成长为老板。如今,他又要带领宣威火腿集团成为宣威火腿的龙头企业,为宣威火腿代言。“我希望宣威火腿在我手上再次开花结果,能真正得像100多年前一样,驰名中外。”

广东小伙打拼成千亿富翁(农村小伙放弃念大学改卖火腿)(5)

本文来自,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