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显炽心 三哭峰路转

---《儒林外史》漫话一

儒林外史第40话(儒林外史漫话)(1)

从今天开始,和大家一起读《儒林外史》,在读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思和感,不拘形式写出来,就是漫话。着眼点和思考方向不同,见仁见智。希望能以此陋砖引出诸君之珠玉,善莫大焉。

《儒林外史》第三回写了周进的一场大哭,这哭可谓是至死不休、吐血不止,引人凄惨、效果甚佳。让我们来细细看看这场哭吧。

起因是六十多岁的周进屡试不第又没有人请他当老师,穷困潦倒,生活无着落后不得已随姐夫到省城做账房糊口,一日闲逛恰遇上修理贡院,周进想进去看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晚上又向姐夫说想要去看看。贡院就是科举时代举行乡试和会试的场所。这应该是周进人生梦想开始的地方,可是此时的周进仍只是一名童生,从没有资格到贡院来考试。照他目前的状况看,以后也估计不会有到这里来考试的机会了。所以周进看到贡院的时候,想进去看看是人之常情,就好像我们看到一件漂亮而奢华的衣服,虽明知买不起,但爱慕心总会说:试穿一下拍个照总是可以的。周进的姐夫还是很理解小舅子的心思的,于是使了钱,托了人,第二天带周进和一伙客人同去参观贡院。

周进一进到贡院,看到考生考试的号房,“见两块号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省人事。”突然见到梦寐以求却又再不可能到达的地方,万念俱灰,一头撞上去,死志坚定。他的那声长叹,何其沉重无望啊!

如果就这样一头撞死了,周进也不过是科举制度下的一个失败者罢了,没啥稀奇的。可是偏偏他又被救过来了。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周进,被众人扶了站起来, “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伤心啊,比死都让人伤心的是,人没死,梦想死了。

“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淘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这个痛哭伤心,用“如丧考妣”都不足以形容了。在这吐血不休、拖拽仍不止的嚎哭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对科举旺炭一样的炽心,虽经六十余年的风霜,依然炙热坚定。因生计而不得已蒙上的一层薄灰,让看起来火红的旺炭好似熄灭了,其实那埋在薄灰下的炽心何曾一日熄灭?不信且看。

当金有余给同行者分说了周进为何如此伤心时,“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就有人提议给周进捐一个监生的身份进场考一次,于是众人议论商量,最后议定了一个方案,刚刚还万念俱灰,只愿哭死的周进,马上说到““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从哭到笑,只要金钱足够,梦想就有了依托。残酷而现实。

这场哭,收到了意外的好效果,让周进在绝望中又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贡院,这可能是周进没有想到的。也得亏这场哭,才有了后来周进的高中和范进的中举。看来必要的时候哭一哭,还是有用的。诸君读时,有何想法,也说一说?

儒林外史第40话(儒林外史漫话)(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