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礼仪于我国周朝时期就极为盛行,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极为重视礼仪廉耻,道德仁义。

在众多繁杂的礼仪中,古人相见要根据身份高低先后行礼,站立有站立的礼仪,坐着也要有坐着样子,这就有了那句老话:“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九窍(古代嫔妃下葬要堵住九窍)(1)

行为举止端庄大方,是古人最为重视的,除了生前之事外,人们对身后事也尤为重视,特别是人死后的众多繁杂礼仪规矩。

就算是普通百姓去世,土葬文化也极为繁琐,各种规矩数不胜数,哪怕是到了现代,虽说实行火化,但丧礼流程也是有着许多规矩的。

普通平民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皇宫中的众多妃子。

古代皇帝的妃子死后,入葬时,要将身体上的九窍给堵住,既是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嘴巴,以及最后的肛门。

这样算来只有八窍,那最后一窍是什么呢?

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九窍(古代嫔妃下葬要堵住九窍)(2)

古代贵族封九窍

古人认为,凡是玉器都有着十分神奇的作用,玉器质地温润,通透之中又带有一丝晦涩,正如同一位谦谦君子一般,因此玉器在古代的地位尤为之高。

和氏璧就是古代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美玉,相信历史上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大家都有所耳闻,可见玉器在古人看来有多重要。

由于人们对玉器的推崇,玉器的价格在古代也是极为昂贵的,普通百姓大多用不起美玉,多数是由王公贵族佩戴的装饰品,代表着身份的象征。

俗话说,人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上,死后也带不走任何东西。

但古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人生前是什么样,死后也必然要相同,并且死后要将生前所用全都带入墓中。

若是帝王,甚至会将生前所爱的妃子也一同带走,这就是古代的陪葬制度。

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九窍(古代嫔妃下葬要堵住九窍)(3)

基于玉器象征着身份与尊贵,乃是古代陪葬品的首选之一,在妃子死后,人们会将大量的玉器放在妃子墓中与之陪葬。

除了用作装饰品、或者妃子生前用过的玉器之外,古人还会专门为妃子打造一整套玉器,这一套玉器名叫“玉塞”。

顾名思义,“玉塞”就是用玉器所打造的“塞子”,用来封住妃子的九窍。

事实上在古代贵族中,不仅妃子死后会用“玉塞”封九窍,男人去世也同样如此。

人的九窍分别是眼、耳、口、鼻、肛和下体,在前八项上男性与女性的“玉塞”并无太大的区别,不过在最后一项上,区别还是挺大的。

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九窍(古代嫔妃下葬要堵住九窍)(4)

人死后为何要封九窍?

上面我们说到,妃子死后要被封住九窍,会有人专门用玉器为其打造一副“玉塞”,用来封住妃子的九窍,那么为什么要封住九窍呢?

迷信是封建社会中标志性产物,鬼神之说自古便有,相对于现代人来说,古人还是比较相信鬼神之说的,最起码会有敬畏之心。

古代帝王为此个个都想着长生不老,基本上大多数君王都曾吃过所谓的“长生不老丹”,这些丹药都是由江湖术士所炼制。

无一例外,至今没有发现能够长生不老的皇帝,相反的是,因吃“长生不老丹药”所中毒而死的皇帝,大有人在。

既然长生不老不可追寻,人们便想着在人死后将灵魂封住,如此一来就不会成为孤魂野鬼到处飘荡。

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九窍(古代嫔妃下葬要堵住九窍)(5)

用“玉塞”来封住九窍,使之不被天地沟通,这样灵魂就不会飘忽而出,能够很好地封在体内。

这是古代封建的一种观点,但又与轮回观点背道而驰。

除此之外,“玉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防腐。

每个文明都有每个文明独特的丧葬世俗,并且若能保存完整的尸骨也是丧葬习俗中的一项,比如古埃及中的木乃伊。

古代为了防腐,便会将棺材弄得十分干燥,并且用“玉塞”来堵住九窍,使之不能流通空气,保持尸体的干燥,防止尸体腐烂。从茅草,木炭到水银,不一而足,玉塞的作用就是防止水银进入尸体内部。

水银能够完好的隔绝空气,但它的流动性很强,为了避免流进身体中,“玉塞”的作用便显现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