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这么多年来,关于郑汴一体与绿博片区的声音从未休止过。

自2005年在“中原城市群规划开封专题座谈会”上,“郑汴一体化”概念被正式提出后,这个标语便伴随着中原城市群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运行了17年的时间。

2006年,双向10车道的郑开大道建成通车,郑汴一体化迈开了步伐。17年间,白沙——绿博组团的形成与崛起,成为承接郑州和开封核心城区扩张与转移的最大平台,开封也“如愿”成为郑州都市圈的功能城市。

为了加快郑汴一体化说一条建议(构建了17年的郑汴一体化)(1)

在今天,不可否认的是,郑汴一体化的构建让两地在通信、交通和城市功能定位等方面,都变得更加协调与趋同,且在基础建设和土地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实绩,也为郑州的城市功能升级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的空间。

但同时,这种协同式发展也存在被诟病的问题,在近几年的发展上也变得相对滞后,尤其是经过十几年发展,在行政体制和产业结构上仍存在一定障碍。

从“绿博模式”看到什么

2006年郑开大道通车,2013年郑州、开封共用区号,2014年郑开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2016年连接郑开两市的郑徐高铁开通运营,2020年郑汴一体升级为同城化……

为了加快郑汴一体化说一条建议(构建了17年的郑汴一体化)(2)

这其中两地的融合发展有很多举措和成绩值得述说,今天我们只是拿绿博片区作为其中一个组成版块的发展影像来作为切片举例来说。

作为五大组团之一,绿博片区被誉为河南的东方“奥兰多”,拥有132平方公里面积,四纵四横的立体交通网络,位于中原经济区、郑汴新区、郑州都市区“三区叠加”的优质位置。

根据“郑州东强,开封西进”的政策规划,除了绿博园之外,方特、奥特莱斯、4万亩的郑汴中央公园、建业·华谊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碧桂园海昌海洋公园以及杉杉奥特莱斯、海宁皮革城等一众代表性项目,让这里成为郑州最炙手可热的文化旅游新城。

为了加快郑汴一体化说一条建议(构建了17年的郑汴一体化)(3)

也正因如此,2014年名门紫园入市,成为当时片区内最大体量楼盘;

2015年普罗理想国进驻,成为区域的拓荒者;

2016年,万科兰乔圣菲、康桥香溪郡进驻,出现一房难求的场景;

2017年,融创、碧桂园、亚新、永威、金科、雅居乐项目入市,绿博一时被推为投资高地;

2018年3月,绿博片区20大配套项目签约,同时又有数 10个项目集中亮相,绿博迎来高光时刻。

曾经绿博在售项目达到30个左右,然而也就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对于投资房产的人群来说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变化,从过去的万千宠爱到现在的恨铁不成钢,先天性的短板,成为了后力不足的最大障碍。

为了加快郑汴一体化说一条建议(构建了17年的郑汴一体化)(4)

但对于区域发展来说,房产指数只是片区市场变化的缩影,“绿博模式”并不会因此而沉沦,郑汴同城的步伐并不会因市场的冷却而停滞。

郑开大道快速路和地铁8号线以及连接郑、汴、洛K2线的开工建设,让郑州和开封正在真正实现交通同城,过去的诺言并没有太大变化,一切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从“郑汴一体化”到“郑开同城化”,绿博园片区文旅、商业、地产项目目前看正在迎来利好,医疗资源上有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区和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入驻。

为了加快郑汴一体化说一条建议(构建了17年的郑汴一体化)(5)

教育资源引入上,有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河南省实验小学、衡水中学德钊外国语学校,另外绿博片区还规划建设两所公立高中:郑州市第五十六中、四十一中等新校区。

白沙——绿博片区的发展只是郑汴一体与同城中的一个面,我们从中找到两个城市合作的契机以及反复的问题所在,但更多的应该是看到对未来的展望。

郑汴同城还有哪些问题

虽然在走向同城化,但郑州和开封毕竟有着各自的行政区划,这就导致了天然壁垒的形成,利益的取舍也会成为区域发展和项目定夺得侧重点。一旦政府干预实施主导,连锁反应必定会导致一定的资源流失。

为了加快郑汴一体化说一条建议(构建了17年的郑汴一体化)(6)

一切都是对配置上的平衡,无论是在就业、住房、医疗还是教育上,两地的政策都会不尽相同,在融合和一体化的进程中障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如果各自都局限于自身的发展,同质化和功能定位的重复,也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在郑汴一体化刚刚启动的时候,两边其实并没有一套现成或者成熟的协同机制,很多东西也是模糊的,如果对于新区没有贡献性或者创新增长的话,就很难形成真正的优势互补,甚至可能出现一方虹吸效应过于强大,而造成另外一方发展上的乏力。

为了加快郑汴一体化说一条建议(构建了17年的郑汴一体化)(7)

但说到底,而无论是一体化还是同城化,最终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博弈,但这种博弈会是多维的,既然是博弈,在协作中就自然少不了对抗的存在。

但这种博弈又是不对等的,毕竟郑州是省会城市,如果单纯的拿出自己的资源和开封进行分享,郑州对这种形式的一体化自然也会存疑。这就需要在一体化过程中,郑州在作为政策的制定方时,势必要对开封形成一定的资源倾斜。

为了加快郑汴一体化说一条建议(构建了17年的郑汴一体化)(8)

很多人会觉得,这么多年的一体化推进对于开封来说似乎并没有看到明显得好处,因为本身两者的经济差异就是巨大的,郑州也是在追赶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也并没有过多的现成资源供给开封,还是要紧着自身发展为首要任务的。

但随着郑汴一体化进程的深化,技术、资本和人才很多东西会形成市场分配的流动,开封也会承接一部分郑州的产业布局。

但开封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在文化上,相形之下郑州市的文化软实力明显不足,如果郑汴两市在文化层面上能做深层次的整合,开封以文化赋能,郑州以经济来拉动,理顺二者间的文化关系,对郑州和开封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了加快郑汴一体化说一条建议(构建了17年的郑汴一体化)(9)

因此说,郑汴同城化的发展绝对不是简单的城市间的经济往来和共同建设,对于两座城市来说,利益共同体的形成既需要将三个维度联合起来考虑,又需要在博弈中寻求合作。

无论如何,郑汴的同步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郑汴两市自古以来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城市,双方应该利用好各自的差异与优势,形成更好的合力,成为中原城市群最为紧密的和具有增力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