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乐演奏有必要脱谱吗(怎么强调呼吸都不为过)(1)

韩小明大师课

文 | 张听雨

新年已至,我们总爱说“新年新气象”,而对于管乐,乃至所有的音乐形式而言,“气”的概念在具象和抽象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抽象上来说,艺术理论中常讲求的美学效果是“气韵生动”“神完气足”。而具体到音乐上,管乐器发声的核心原理便是人吹出的空气柱振动发声(而并非有些人以为的嘴唇或哨片、号嘴振动发声),因此,气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呼吸的问题值得不断地再思与重提。为此,笔者特邀众位管乐名家,一谈对于气息运用的一些心得与“新得”。

如何强调呼吸都不为过

在管乐器的演奏中,呼吸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巴松首席姬晶晶认为,管乐的呼吸是演奏管乐器最重要的基础,合理和正确地运用气息才能演奏出漂亮的音色和乐句,比如弱的乐句演奏,气息的连贯和集中、支撑尤为关键。强奏的时候气速的变化都很讲究。气息的运用又很难像弦乐、钢琴这类乐器的演奏技巧那样容易观察和感知,所以正确的方法,和适合自己的使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呼吸的核心要旨在于能吸入足量的气并很好地控制。小号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朱光谈到自己小时学习小号,练得最多的就是呼吸,“刚开始上号时练习长音,要求每个音必须吹够20秒。对于基本功与长音的保持性,我现在也会这样要求学生。”

所有的管乐教师都在强调管乐呼吸的重要性,但韩小明认为,再如何强调呼吸的重要性也不为过,“尽管我们强调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但许多教学仍缺乏细致的概念。首先在于细节的真正理解。例如对于呼吸的位置,我们总谈气沉丹田,而真正落实到学生的理解上,很多人找不到所谓丹田的位置。在欧洲,很多管乐专业都有解剖学的课程,具体到每一块呼吸肌肉如何运动,都讲得清清楚楚。另外,只在理论与基础练习上强调呼吸是不够的。职业乐团演出瓦格纳、马勒的鸿篇巨制,都对气息提出很大的考验,许多学生刚进入职业乐团最大的感受往往都是感觉气息不够,从而导致演奏的音量不够且十分疲劳。这需要学生在音乐学院时便能够在乐队训练、乐队片段课中多演奏这些考验气息的大作品。”

呼吸方式各有不同

在管乐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的地方,就“气”而言,最重要的是“气”的速度和吸气的位置。仔细考究,其中有演奏学派与演奏历史的复杂原因在其中。不同的学派在用气方式上有着细微的差别,而正是这样的差别产生了演奏风格的不同。

管乐演奏有必要脱谱吗(怎么强调呼吸都不为过)(2)

刘一在教学中

谈到吸气与吹气的速度,曾负笈奥地利与美国的小号演奏家、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刘一谈到这两个学派呼吸方式的差异:“在对于气息的运用上,奥地利跟德国是相仿的,在呼吸上都十分考究。其中最讲究的是一定要慢吸慢吐,忌讳呼吸特别快速,在基本功练习上都强调这种方法,只是在演奏双吐、三吐那种速度比较快的段落时会稍微加快气速。美国则和欧洲不太一样,讲究的是敏捷快速的呼吸,这种区别主要在实际演奏中,在基本功练习时两者都讲究慢吸慢呼的持久。在独奏与乐队演奏的时候,美国学派要求演奏员有这种快速呼吸、吐气的能力。而快吸不等于无控制急吸,更多是在指单位拍内能吸入更多的气,这样的方式在演奏马勒这样的大作品时能满足美国学派需要的亮而满的声音。”

呼吸方法不断更新

中国对于呼吸观念的改变实际上是西方管乐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乃至如今倡导的全呼吸,各有演奏的优劣得所。

关于气息概念在中国的变化,长笛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韩国良回忆,上世纪60年代的苏联、捷克专家来到中国上大师课,有好几位是用胸式呼吸,也就是吸气身体上提的胸式呼吸。而胸式呼吸的最大问题便是,控制不好会导致绵软无力。到了七八十年代,西欧与美国开始改为利用横膈膜扩张下沉演奏的腹式呼吸方法。腹式呼吸的优点是声音厚实,但容易造成音色过硬缺乏流动性的问题。在90年代,结合两种方式的胸腹式呼吸更为流行,这种方式综合了以上两种方式的优点。

管乐演奏有必要脱谱吗(怎么强调呼吸都不为过)(3)

美国专门的呼吸教材the Breathing Gym的配套影片截帧

而到了21世纪,我们更多地采用一种“全呼吸”的概念,让全身像一个气球一样。如今音乐厅越来越大,演奏需要更大的音量,因此需要吸更多的气,这样偌大的音乐厅最后一排的听众才有可能欣赏到你的音色。现在,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演奏者开始采用这种方法。

管乐演奏有必要脱谱吗(怎么强调呼吸都不为过)(4)

几种呼吸练习器

中国管乐界对呼吸的研究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便已开始。195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苏联吉科夫(Б.А.Диков)的《管乐器吹奏呼吸法》。

管乐演奏有必要脱谱吗(怎么强调呼吸都不为过)(5)

吉科夫《管乐器吹奏呼吸法》音乐出版社1958年第一版

上世纪70年代,四川音乐学院向振龙写作了《管乐吹奏时的呼吸》;80年代,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翻译出版的美国圆号演奏家法卡斯的《铜管乐器演奏艺术》中有很多关于呼吸的论述。90年代至今,大量关于管乐呼吸的论文发表,中国管乐界对呼吸有了不断更新的认识。

乐团吸气有诀窍

绝大多数管乐演奏者都以管弦乐团的工作为职业和奋斗学习的目标。在乐团中的呼吸又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诀窍,其中吸气气口的选择、与“左邻右舍”的配合都十分重要。

近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排演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这部作品有着庞大而困难的管乐声部。第一段引子基本都由管乐演奏,其中最困难的是刚开始的巴松管独奏。排练期间,笔者在排练厅见到了乐团的巴松首席姬晶晶。

管乐演奏有必要脱谱吗(怎么强调呼吸都不为过)(6)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春之祭》,图为管乐声部 牛小北/摄

谈到乐团呼吸,他说道:“呼吸的方式经常会影响到发音,大管乐器属于双簧乐器,发音困难是每位演奏家头疼的一件事情,它远不如单簧管或者长笛等乐器容易发音。在《春之祭》开头,我的气息方法更像黑管演奏家——找到一个合适的支撑点用气息来发音,加上嘴的控制,让声音从开始的声若游丝迅速发展到整个声音打开,振动到音乐厅的每个角落。这个过程大概在三四秒钟的样子,但这三四秒中需要演奏家对气息极高的控制力,这里气息和口腔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担任中国交响乐团长笛首席多年的韩国良认为,在乐团里的呼吸技巧有时的确非常不同,在乐团中经常有一些不太长的独奏部分,尽管谱子上写着solo,但实际上是和其他乐器一起组成的乐句。此时要注意不要过量吸气,吸太多反而不易控制,导致音量过大失去平衡。另外,演奏中要配合左邻右舍的同事。在管弦乐中经常有许多由木管段落牵线搭桥来完成的连接段,这种地方要注意在音乐、乐句里呼吸才能衔接准确。而许多木管齐奏的段落,四个木管的呼吸要十分注意整体感,同时吸气同时发音。

管乐演奏有必要脱谱吗(怎么强调呼吸都不为过)(7)

韩国良与学生张毕乐一起录音

指挥、作曲与管乐器的呼吸更是“吸吸相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演奏员说:“有一些作曲家不顾乐器的实际性能,经常在一些极端音区写作超过呼吸最大荷载量的段落。有时候,呼吸不够可以采用循环呼吸的方式,但在一些极高或极低的音区是无法使用这种技巧的,并且循环呼吸并非所有管乐器的必备技能。这种段落本身就是不科学、不可能完成的。此外,在乐团中,管乐演奏者的呼吸与指挥的起拍息息相关。好的指挥会在起拍中有着充分的呼吸感,我们吸气很顺畅;有的指挥起拍不均匀甚至不起拍,我们吸起气来就非常难受。”

管乐和声乐呼吸几乎一致

美声唱法的呼吸经常被说得玄乎其玄,而事实上,其中许多原理和管乐呼吸相通甚至完全一致。

举一个著名的例子,当今世界上极为重要且稀少的瓦格纳男高音之一沃格特(Klaus Vogt),曾担任科隆爱乐乐团的圆号首席,后来学习歌唱后谈起自己的管乐经历仍难以忘怀:“作为圆号手,在汉堡歌剧院我吹过《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漂泊的荷兰人》也吹过多次。瓦格纳的作品对圆号手来说是最刺激的,所以我非常喜欢,但《罗恩格林》只吹过两次。演奏‘指环’时我还吹过瓦格纳号。吹圆号的经历对我的呼吸法大有裨益,在唱很长的歌剧唱段时,好的呼吸法显得尤其重要。”

无独有偶,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最开始也是学习管乐出身,她10岁开始学习长笛,后来发现了自己的声乐天赋转攻声乐。

管乐演奏有必要脱谱吗(怎么强调呼吸都不为过)(8)

宋元明在音乐会上演奏长笛

谈到管乐与声乐的呼吸,她说道:“美声的吸气方式跟管乐完全一样!都是用横膈膜的气息,以及整个腰部的力量,把自己鼓成皮球。这和瑜伽的吸气方式也是一样的。我的气息是当年开始学吹长笛的时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至于后面开始学声乐的时候气息部分基本不需要再学习,直接代入即可,甚至比当时其他声乐同学的气息还要深和长。”由是,管乐与声乐呼吸方法的亲缘性可见一斑。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管乐演奏有必要脱谱吗(怎么强调呼吸都不为过)(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