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历史介绍(湖北恩施市----皇帝恩赐于该地得名)(1)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总面积3972平方千米,总人口87万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世界硒都。

一、历史沿革

1、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析巫县置沙渠县,属建平郡。北周为施州治。《方舆胜览》:东晋末,桓诞窜蛮中,自称施王,筑城临施水,号施王城,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初始平之,以其地置施州,乃施王屯余址”。

2、隋开皇五年(585年)改沙渠县为清江县。唐、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县入施州。

3、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卫置恩施县,属归州;十三年为施南府治。

4、1912年废府留县。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施鹤道,1927年直属省。

5、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1年划恩施县施南镇及近郊置恩施市。1983年撤销恩施县,并入恩施市,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地名来历

据同治《恩施县志》:“明设施州卫,雍正六年称施县,雍正七年改称恩施……”恩施之意,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名,故名恩施。

恩施历史介绍(湖北恩施市----皇帝恩赐于该地得名)(2)

三、世界硒都

世界硒都指湖北恩施市,恩施市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所在地,境内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

在2011年9月19日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简称TEMA14大会)·仙居恩施国际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上,被 授予“世界硒都”殊荣,是全球唯一获得“世界硒都”称号的城市。

四、旅游景点

恩施历史介绍(湖北恩施市----皇帝恩赐于该地得名)(3)

1、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北接重庆天坑地缝、恩施梭布垭,南连利川腾龙洞,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大小峡谷沿线总长108公里,主要景观有: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大河碥绝壁、后山绝壁、前山绝壁、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等。五大奇观是:清江升白云、绝壁环峰丛、天桥连洞群、暗河接飞瀑、地缝配天坑。

恩施历史介绍(湖北恩施市----皇帝恩赐于该地得名)(4)

2、清江闯滩漂流。以其独特品质被评为“中国特色旅游三十佳”。 漂流全程约为13公里,自恩施城区舞阳坝水厂斜对面清江闯滩码头启程,沿途闯卡门、洑三跳等等险滩,落差2—4米。

恩施历史介绍(湖北恩施市----皇帝恩赐于该地得名)(5)

3、龙麟宫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西郊,距市中心8公里。属5.5亿年前寒武纪形成的洞穴,全长2300米,其中水洞长480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分为一坛、两府、三峡、九龙、十三厅、二十八珍奇共200余景点。

恩施历史介绍(湖北恩施市----皇帝恩赐于该地得名)(6)

4、恩施土司城。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土司路138号,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被誉为“中华土家第一城”,被授予“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主要景点有:墨冲楼、施州土司春秋、素素卡斜车、廪君祠、九进堂、土司简介碑、捞此罗又、爽心园、钟楼、鼓楼等。

恩施历史介绍(湖北恩施市----皇帝恩赐于该地得名)(7)

5、梭布垭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恩施市太阳河乡,距城区50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石林形成于远古奥陶纪,距今已有4.6亿年,最高石林达20米以上,为中国第二大石林。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