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间操一个学生没有参加,而是待着教室里伏在课桌上打盹。我询问原因,她说已向我请过假了,对于我的过问,她内心里充满抵触情绪。我这才想起那是两周以前的事了,当时她崴了脚。我有点生气,因为两周时间后她的脚早就好了,几天来课间活动时间我都看见她与同学们跑来跑去地玩。我冷静下来想,如果借此事情此刻批评她当然合理,可是我换了一种方式,说:“高考在即,身体健康最重要,但是一个上午时间待在教室里闷着对健康无益。如果你能在课间操时间到操场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缓解学习压力。你的意见呢?”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老师,我错了,我应该出操。”上述对学生的思想工作中,我用的是右脑思维。没有从纪律方面,由逻辑上冷冰冰地推理出她应该出操,而是转换了角度,从关心她健康的角度来让她认识到锻炼身体的必要性,所以她发自内心地接受我的建议。解剖生理学和心理学认为,左脑主管逻辑思维,右脑主管情感思维。美国思维训练专家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被称为“21世纪商业思潮的拓荒者”,他在《全新思维》一书中认为,左脑负责的是逻辑推理能力,我们整个教育制度就是为了打造左脑而设计的,但是以前看上去正确的路,你要是一直走下去,那你的处境可能只能沦为一个社会的中下层,作者预言,我们已经从左脑时代转向了右脑时代,我们都知道工具就是我们人体肢体的延伸,随着我们工具越来越多样化,肢体的功能就被逐步的外包出去了,比如说汽车是我们腿的延伸,手机是我们感官的延伸,我们以前觉得大脑功能应该不会被延伸吧,工具是没有办法代替我们思考,但是现在人工智能就是在逐步在代替我们左脑,计算机比我们有更强的计算能力,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可就比人类强的太多了,那我们还剩下什么呢?其实只剩下了那个善于想象,善于创造,善于图像化思维的右脑了,于是右脑的开发过程就变成了为了一个人真正竞争力的重要的抓手。

发展右脑的方法(延伸右脑潜力)(1)

推动我们转向右脑思维的有三大推动力,使得右脑思维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物质财富激增,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走过了物质匮乏的时代,实际上,我们开始进入了一个选择困难期,以前我们买东西追求的是实用,现在我们除了实用,还要追求美观,追求品质,追求款式更多,那么,人们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办法用你的右脑来赋予更多的价值感,那你的价值实现就会举步维艰。第二个原因是全球产业结构重新建构,大量的知识性的业务都在被后来发展起来的地区团体外包。第三个原因,就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在我们知道,记忆和逻辑性的工作,电脑比我们做的更好。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软件就是头脑的铲车,他会把大多数需要左脑工作的全给铲掉。所以说有三种力量让左脑思维比重剧烈降低,把我们从信息时代推向了概念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用右脑思考。

丹尼尔·平克认为,未来需要有六大能力,即三感三力,也就是三种感觉,三种力量。三感指的是设计感,娱乐感和意义感。三吏指的是讲故事的能力,共情力。

所谓设计感,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自身的设计师,他平时喜欢给孩子们做公益演讲,在演讲之前,他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是艺术家,请举一下手。” 结果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如果是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大家都会举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艺术家。如果是三年级的学生,那举手的呢?只有一半。到六年级,基本上没有一个孩子举手,这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正在扼杀一个人天生的设计感。设计感也就是审美的能力,就是靠直觉提取优化信息的能力,人的这种能力是机器取代不了的,在未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一定不是更加便宜的,更加实用的东西,而是更加好看的,更加美的。美是需要不断的接近和陶冶的。

娱乐感,并不是会讲一个笑话段子,而是说把娱乐像基因一样侵入到你的血液中,产生娱乐感。如果你与他人交际或服务里没有娱乐感,那你的用户可能不会买账,你可能会说我天生就比较严肃,那可怎么办呢?你不会讲笑话,其实只是因为你习惯了用左脑思维,左脑会控制你的逻辑,让你遇到任何事儿都是直线型的思考,但是幽默呢,恰恰是把这种直线型的思维突然打断,拐了一个弯儿,这就需要用右脑思考。其实笑是可以没有理由的,小孩子每天笑好多次,他有理由吗?而且,只要他笑,旁边的人也会被逗得很开心 。

意义感,其实对应的是马斯洛需求定律中的最高层--自我实现。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一个人是不会去关注做一件事情的意义。有才能的人,才会去追求自我实现,要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其实是你自己定义出来的,你要说有那他就有,你要说没有,那就没有。所以要学会把自己的事儿加到一个“伟大”的目标上。意义是我们自己找的,需要我们自己赋予。

两个能力的三力,第一是故事力。讲故事就是把信息置于一个场景中,让信息具有一种情景冲击力。比如说王后死了,国王也死了,这个就不是一个故事,但是如果这样讲,王后死了,国王也心碎的死了,这就是一个故事。所以讲故事就是加入许多的情绪状态,才能吸引人。假如你面前有两种酒,你要给这两种酒做广告,第一种你说用了很多的形容词来推销这个酒,好喝,味道甜,质量好,送出去有面子。对于第二种酒,你说酿造造这个酒的是一对儿偏远农村的两姐妹,祖祖辈辈都是酿酒的。有一天,他们的酒厂遭了火灾,他们的父亲拼死冲进火海,拿出来了一个秘方,不幸的是,他们的父亲也被烧成了重伤,最后不治而亡,临终前,父亲把这个秘方托付给了她们,希望她们把祖传的事业继承下去,为了纪念父亲,他们打算每卖出一瓶酒,就从里面抽出一笔钱来,为烧伤人们疗伤,目前累计捐献了100多万。即便这个故事是瞎编的,但具有故事力,能够调动人们的情绪,现在同样的两种酒放在你的面前,让你选你就很有可能选后面讲的故事的那一个,这就是故事在商业上的运用。

第二点是交响力,指系统的思维能把看似无法匹配的因素组合起来的能力,这也是右脑的思考特点,注重大局而不纠缠细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成为一个跨领域人才,其实你没有真正的创新,全都是跨领域出现的,互联网公司成了最大的汽车服务公司,一个电池公司了,公司一个做游戏的电影公司,正在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去开拓视野,那可就危险了。提高跨界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练习比喻,以前我们总是把比喻当作理解事物的一种修饰,现在可要把它提升到一个高度了,人类的思维过程啊,基本上都是比喻似的。如果你要了解一个新事物,第一个想法一定是做比喻,把它转化成一个你熟悉的东西,练习比喻也可以用一个比喻记事本,把你想到的,听到的比喻都记下来。也可以随手记在手机里。

第三点共情力,和别人产生共鸣,常理思考表现为智商高,客观的,不带情绪的分析问题。就理性思考而言,而机器比人强太多了,但情感方面,机器永远不可能胜过人。比如说你女朋友抱怨她遇到的什么什么样的麻烦,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的想出解决的方法,一二三四列出来,其实女孩儿这个时候哪是向你寻求帮助啊?她就是想表达情绪,让你知道她的感觉,所以你根本不需要说任何对策,那是左脑思维,右脑思维是体验情绪,引导。如果说她不高兴了,你也要表现的不高兴,与她处于同一个状态,听她说,然后等她说完了,她知道你也感受到她的情绪了,然后你再说一点开心的事儿,把话题引到好玩的事情上,这样的对方才觉得你懂得她。

发展右脑的方法(延伸右脑潜力)(2)

这三感三力完全可以为教育所用。

*参考《全新思维》Daniel. H. Pink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