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先后主持蜀汉朝政,随着两人的先后逝去,最后军政大权都落入姜维手中。

姜维在蜀汉后期延续了老师诸葛亮的做法,共发动了11次北伐(还有九伐中原一说),在穷兵黩武方面比师傅诸葛亮有过之无不及。

姜维为什么讨伐中原(张翼反对姜维穷兵黩武)(1)

姜维抓牢兵权后,以不断向曹魏发动战争而著称于世。而彼时蜀汉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朝中文武大臣对姜维的好战做法亦颇有非议。

其中对姜维无休止发起北伐反对最坚决的当属张翼。《三国志·蜀书·张翼传》记载:

“维议复出军,唯(张)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

大意是每次姜维准备出师北伐,蜀汉高层中只有张翼敢在朝堂上当众与姜维争辩,以国家弱小,人民疲惫为由,反对姜维穷兵黩武,连年征战。

姜维为什么讨伐中原(张翼反对姜维穷兵黩武)(2)

奇怪的是,姜维明知张翼反对自己连年出军北伐,却在每次北伐时都要拉上张翼一同出征。关于此事,《三国志 ·蜀书·张翼传》里同样有明确记载:

“维心与翼不善,然常牵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

大意是姜维内心对张翼并不友善,却在每次北伐时都让张翼和他同行,张翼虽不情愿但也没有办法,只好随其一起出征。

两个三观不同,基本思路截然相反的人怎能处到一块去呢?

姜维为什么讨伐中原(张翼反对姜维穷兵黩武)(3)

蜀汉延熙十八年(255年),姜维率蜀军大破魏军。张翼对姜维建议说,此次出征的战略意图已经实现,现在已击破魏军,可以见好就收,就此罢兵回朝了。姜维闻言大怒,拒听张翼意见,并且率军围攻狄道城,由于曹魏援军源源不断地赶来,蜀军反胜为败,作战失利。

明知张翼与自己的战略观点与战术思维完全不同,为什么姜维每次出征还要硬拉着张翼一同前往呢?

张翼谋勇兼具,能征善战,是蜀汉后期不可多得的杰出军事将领 。而姜维看中的就是张翼的军事才能。

姜维为什么讨伐中原(张翼反对姜维穷兵黩武)(4)

或许姜维认为自己是蜀汉大将军 ,官职高于张翼,不管你张翼是否和俺一条心,你都要服从俺的命令,因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不管张翼内心如何抵触,每次都坚持把他带在身边。因为打仗靠的是实力,张翼的军事能力摆在那儿,且有目共睹,不用他用谁?但姜维疏忽了一点,不同心就难以劲往一处使,所以姜维11伐中原,总是胜少败多。

至于张翼呢?明知姜维是诸葛亮亲传弟子,自己的顶头上司,权倾朝野,他还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与其在朝堂上激辩,其精神着实令人敬佩。但既然两人一主战一主和,思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张翼为何还要一次次跟着姜维疲于奔命呢? 这也是无奈之事,官大一级压死人嘛 !抗命不尊的后果可想而知,再说谁让自己的能耐让领导看上了呢?姜维独掌军权,势焰熏天,作为其下级的张翼敢不从命吗?

姜维为什么讨伐中原(张翼反对姜维穷兵黩武)(5)

可张翼跟着姜维这样热衷功名、好大喜功的领导,结局又能怎样呢?《三国志》记载:

“景耀六年,(翼)与维咸在剑阁,共诣降钟会于涪城。明年正月, 随(钟)会至成都,为乱兵所杀” 。

大意是,景耀六年(263),司马昭派大将钟会、邓艾伐蜀。张翼和姜维同守剑阁关,后来又和姜维一道投降钟会。次年正月,张翼、姜维随钟会入成都,在钟会、姜维策动的那场莫名其妙的叛乱中,被乱兵所杀。

如果张翼不跟随姜维,或许不会卷入后来姜维策划的“诈降”事件,那么他至少不会死于乱军之中,其人生结局大约会好些吧!

姜维为什么讨伐中原(张翼反对姜维穷兵黩武)(6)

【插图源自网络】

,